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神火升仙传 » 3.六丁道人

3.六丁道人

    远远地,便能看到镇子正中的石桥上聚着一大圈人,还排出了一条长长的队,似乎正在等待往里进。

    好奇之下,庄余快步走了上去。

    只见那条长队中,基本都是年龄在十岁左右的童男童女、少男少女,很多身边还都站着父母。不时有人踮起脚尖向前看,一副生怕好事轮不上自己样子。

    从队伍旁边走过,庄余听到周围不断传出“老神仙”“收徒弟”“十文钱”“二两银子”之类的话。

    等到了那石桥上,本想看看热闹再去药铺吃晚饭,但无奈围着的人群太厚,根本看不到里面发生了什么。

    正欲离开时,只听旁边有人问道:“亮二哥,怎么这么多人?什么热闹?”

    “哎呀,毛贤弟快把你家闺女叫来,咱们虎林镇来了位老道长,正这桥上收徒,只要让老道长把下脉象,就能有十文钱拿,如果有缘被老道长收为了弟子,一个月二两银子!”一个中年声音回道。

    “啊?还有这样的好事,我那闺女跟着她娘去外婆家了,这可如何是好?”那人急切道。

    而听到这个,庄余瞬间打起了精神,瞬间不觉得饿了,二两银子可是两千文钱,撒丫子就跑回了那队伍后面,直接立定站在了最后面。

    队伍向前得挺快,几乎每过一个,石桥上就会传来一阵叹气,想来是都和那老道长没有缘分。

    不一会的功夫,庄余后面又多了六七个少年少女。再往后面,就没有什么人了,镇子里能来的孩子基本都在前面了。

    眼瞅着快要上桥,庄余又被人拉了一把,回头看,正是几个月前抢了自己果子的三个小地痞。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小土鳖,后面去,别耽误大爷的好事。”那光头地痞说着,便往庄余身前加塞。

    考虑到柴刀没有带在身上,以一敌三可能要吃亏,庄余便忍住了,往后退了几步,后面几人也都跟着往后退。

    等庄余上了桥,进了人群的包围圈,终于看清了里面的场景。

    只见,人群的正中,有一个穿着黄色道袍,须发皆白,脸瘦干枯的老道长,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给队伍中的少男少女把脉,眼睛也不睁开,还不时地捋着胡子摇头。

    老道长的旁边,站着一位年龄在十七八岁,极为英俊的黑衣青年。每当有一个孩子从老道长身前离开,那黑衣青年便会从身上挂包中取出十文钱,交到其手中。

    三个小地痞很快通过了老道长的把脉,结果和前面的一样,领到十文钱后就喜滋滋地站到一边看戏。

    轮到庄余,那黑衣青年看到后面没有几个人了,便中气十足地喊道:

    “家师远游至此,收徒结缘,凡年龄在7岁到15岁的少年少女,皆可上前一试。”

    不少中年人都遗憾地摇头,恨自己年龄不符。

    庄余站到了老道长身前,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此时夕阳正好照在了道长枯瘦的脸上,颇有仙风道骨之相。

    老道长的右手,搭在了庄余的手腕处。很快,庄余就感觉有一股凉凉的气流,从手腕处流进了自己的身体。

    那感觉就像是蛇一样,在自己身体里来回游走。

    不多一会,那股气流到了庄余腹部,猛地一下,那气流似乎兴奋了起来,开始快速打转。

    随后,又直冲向了庄余的头顶。这一冲,直接把庄余给冲懵了,眼前一黑,没了知觉。

    就像做梦一样,庄余感觉自己正漂浮在夜空中,一股红色的气流正缠绕着自己,像有灵性一般不停旋转。而自己身体里,似乎还有什么东西,正和那气流呼应。

    迷糊间,庄余听到了周围交头接耳的声音。

    “那不是东林生药铺的小杂役吗?”

    “是,就是他,跟着老王头那个。”

    “对,天天出来遛狗那个。”

    ......

    睁开眼后,正看到那老道长的双眼,精神矍铄,目光如炬,双眼中就像有火在升腾。

    老道长扭头看向旁边的黑衣青年,青年立马会意,把庄余拉到了自己身边,没有掏出十文钱给庄余。

    人群先是一愣,,接着又楞,好一会才有人暗暗惊呼,似乎明白了些什么。那三个小地痞,看着站在黑衣青年身边的庄余,嘴也张得老大。

    而从庄余之后,剩下还有八人,五男三女,被老道长把完脉之后,竟都被黑衣青年拉到了身边。

    这下众人直接惊呼了出来,前面一百多个都是十文钱,从庄余开始,竟然都和老道长有缘了,还是老道长没钱了?

    看着一排少男少女,老道长满意地点了点头,捋了捋长须,站起身来对众人拱手道:

    “贫道六丁,云游四海,今身临贵宝地,得天缘以收小徒,实乃可喜可贺。六丁欲与贵宝地再结良缘,明日起,在此开山起观。”

    老道长那文绉绉的话,庄余似乎听懂了一些,但又也没完全懂。

    稍后,老道长和黑衣青年两人,便将包括庄余在内的九人,带到了镇上最好的客栈。

    一顿佳肴之后,分别给了九人五两现银,让众人回家报喜。有好几位的父母,已经在客栈外面喜不自持地等着了。

    庄余家在老渔台,只能先回东林生药铺,那黑衣青年亲自送庄余回去。

    黑衣青年话不多,只告诉了庄余师傅道号六丁,尊称六丁道人,自己叫唐玉,庄余可以叫他师兄。

    一进东林生药铺,庄余还有些发愁怎么向吴掌柜解释,但不待庄余开口,唐玉便替他说了起来。

    简要地说完之后,唐玉直接给了吴掌柜十两银子,说是弥补庄余离开给药铺带来的损失。

    吴掌柜顿时喜笑颜开,不仅对唐玉一阵恭维,连带着对庄余也高度夸赞了起来。

    紧接着,吴掌柜又不再谈庄余离开的事,开始恬言柔舌地说起了药铺里的药材,意欲等道观建好之后,承揽道观的药材生意。

    那短短的一刻钟,让庄余见识到了,平时不拘言笑的吴掌柜,满嘴生花的本事也是虎林镇第一流的。

    几次要走、几次挽留、几次推脱之后,庄余带着自己的简易行李,随唐玉回了客栈。

    第二天一大早,九位新收弟子全部到了六丁道长面前,脸上都极为喜庆。

    还有不少从周边各村赶着驴车而来,要让六丁道长再给孩子把把脉的,都被唐玉用了几文钱,打发走了。

    早饭后,六丁道长便带着一众弟子,约上了虎林镇的几位员外,到镇子外面选址购地。

    虎林镇外围的东、南、北三座小山,六丁道长直接上了位置最好,也最高的北山。

    上了北山之后,六丁道长只原地三看,看日、看风、看水,便选定下了半山腰处向阳的百多亩山地。

    随后,唐玉便拿出一张银票,给了一个年老员外,看那老员外的喜色,价钱肯定童叟无欺。

    仅几天之后,道观便在那块地上开建了。

    虎林镇兴建道观的消息,也迅速向周围扩散了开来。这样的大兴土木,不需要张贴告示,便有各色人等前来承揽活计。

    暂住在客栈中,每天看着师兄唐玉一张张银票往外出,庄余在感叹师傅师兄财大气粗的同时,倒也没有太大感觉,因为对他而言,还是一块块的现银、一文文的钱更有份量。

    道观地基上的杂草杂树尚未清理干净,庄余的二叔庄倆,也带着一队人,赶着几辆马车从老渔台赶来了。

    二叔已经知道了庄余被老道长收为徒弟的消息,来了后便找到了庄余,让他给引荐下,好让乡亲们承揽个好活。

    庄余还从未干过这样的事,这些天他也没和师傅六丁道长说上几句话,便硬着头皮先去找师兄唐玉问问。

    本来,庄余还准备了一大堆老家渔民生活不易,都是老实人,都是肯干活的人,希望师兄通融帮助之类的话。

    结果庄余只一开口,唐玉马上就把购买石料木料的活,交给了庄余的二叔,交给了老渔台的渔民。

    这让庄余觉得,自己这师兄,真真是个顶好顶好的人。

    而道观的兴建过程,实打实地让庄余见识到了,什么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月份开建,只三个多月时间,道观便落成了。诺大的道观,依山而起,前后三个大院。

    前院中住着些做饭、洗衣、干杂活的人,正中有一个大殿,可供善男信女们烧香祈福,但大殿中没有任何神像,只有一个大大的“道”字。

    中院中住着9名新收的弟子,每个人的起居都是单独的房间,十分清幽。

    而内院则只住六丁道长和唐玉,并且不经允许,其余人等一概不准入内。内院建得如园林一般,已经是清幽至极了。

    而道观的名字,就叫“六丁观”。

    站在道观大门外,往下可以俯视整个虎林镇,视野极好,令人心旷神怡。

    庄余等人也都穿上了道童青袍,开始有模有样地修习课业。

    每天上午,都是由师兄唐玉教一些强身健体的功夫。下午则是由从镇上请来的范老秀才,教授众人读书写字。

    上午、下午都是一个时辰,其余时间可自由玩耍。这让庄余觉得,每个月的二两银子,简直和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六丁道长平时很少出后院,只有每个月初一,才会出来见见烧香祈福的善男信女。而每当这时,道观前院便会人声鼎沸,如集市一般。

    据说只要能向六丁老道长诉说几句,无论寻物、进学、求子,都会非常灵验。

    庄余每个月还是会回一次老渔台,他也从二叔口中的好孩子,变成了虎林镇六丁观六丁老神仙坐下的好弟子。

    庄余的家境,也快速好转了起来,家里的院子和堂屋彻底翻修了一遍,每日的饭食都能见肉色,二弟、三妹也都去了村里的私塾上学。

    并且,庄母也让人给写了一副不小的“道”字,摆在了家中堂屋正中,每日五次念经祈福,从不间断。

    到了十月初一,六丁道长让唐玉叫来了庄余等人。

    一行九人站在了师傅身前,庄余还站在正中间,心情颇为有些期待和紧张,大气都不敢深喘。

    六丁道长手里拿着一卷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好一会,枯瘦的脸才转向了众人,庄余立马站直了,其余几人比庄余还直。

    “你们拜入我门下已有半载了,前一段我让唐玉练一练你们的筋骨,现在该教你们一些真本事了。”六丁道长缓缓说道。

    庄余等人脸上均是一喜。

    接着,师兄唐玉给了每人一本小册子,只有巴掌大小,还特别看了看庄余。

    “你们手上的,是本门的入门功夫,一共分为十三层,先把前三层口诀给你们。”

    “回去之后,你们要认真研习口诀,明天一早唐玉带你们修炼。”

    “以后每个月初一,我会检查你们的进度,不要偷懒。”

    众弟子齐声称是。

    回到自己房间后,庄余便打开了那小册子,里面的字不是刊印的,是手抄的,第一页上便开始了第一层的口诀。

    那些字庄余勉强能认得,但组合在一起,就看得云里雾里、头晕脑涨了。

    并且,翻了一遍,也没发现口诀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