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外企生涯 » 第十二章 维修工成长记之七

第十二章 维修工成长记之七

    一、F部的家宴

    F部把我们招进来,一直都是很重视我们。除了工作上的照顾,也有恩威并施,平时在公司还没机会向他直接汇报,交流不多,感觉他有点高高在上。而他为了拉近和我们的情感距离,他还专门安排我们周末去他家吃饭。

    我们一共10个人,所以他是安排分三批过去,我、Q,W自然是一批过去。

    我们约的是周天的中午,当时我们也是傻傻的,不懂人情世故,也没想着买个水果或礼物上去。

    没去他家之前,想着F作为公司中高级领导人,家里怎么也是富丽堂皇吧。而按他的指引,他住在梅林的一个小区,他和李姐,还有李姐的妹妹住在一起,我们进去才发现,原来颜主管也和他们住在一起,且他们租的是2房1厅。F部夫妻一间房,李姐一间房,颜则做厅长,这和我们宿舍环境也差不多嘛。

    颜见我们来,打了个招呼,找了个借口出去了。兄弟他知道F找我们吃饭,并没有邀他参加的意思。

    我们确实也很吃惊,知道条件较好的同事没住宿舍,却一直不知道颜和领导住在一起。同事之间能住在一起,自然是关系很熟,互相信任,平时在公司感觉不到颜和领导有这么熟。而这事维修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为那里是没有秘密的地方,如果有人知道,自然很快就会传开了。

    当时内心有点小吃惊,我们平时和颜的关系一直不错,他也很照顾我们。好在没有在他面前去抱怨领导和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否则领导当天就会知道了。

    F部和李姐给我们做的是家常菜,他们住的地方,现在想起来也算简陋。我们是围着茶几,坐几个小凳子,边吃边喝边聊。

    F说他们也是刚搬到这个小区没多久,家具也没有配置太多。说了一句至今印象深刻的话:“没有搬过好几次家的,就不叫深圳人了。”

    F部以真实面目示人,确实拉近了我们和他的心距离,一顿饭下来,感觉他对于我们不但是入行的领路人,公司的领导,更像光长般照顾我们这批小弟妹。

    F说起了他的经历。他是90年大专毕业,但分配却分配到最差的地方。他是被安排到看冷库,专门让他值夜班,在那个单位明显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湖北人是九头鸟,也大都有点血性。顾他没看了多久冷库,便愤而辞职南下深圳。

    他在深圳举目无亲,也尝尽了各种各样的苦,一开始也是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为了省一块钱的公交费,从蛇口走路回福田,走了两个多小时。

    话题一转,说:“正因为我刚来的深圳,没有任何人帮助,太苦了。所以招你们进来,我也是尽力一开始的时候帮你们争取更好的条件,不让你们开始的时候还像我一样,差点走投无路。而现在你们,起码有比我更好的起点。”

    一番话,说得我们感动不已,差点痛哭流涕。赶紧举起酒杯,敬F部,一仰而尽。

    “让我们进来也是完全为了公司寻找人才。很多人握着招人名额就想着法子捞钱,我叫你们进来没要过一分钱吧。”

    这是事实说的,我们连忙点头。那当时如果他想找我们要钱,不管是几千几万,我想我们也都会尽力去凑。

    “你们大部分都是穷苦家的孩子,我也不会昧着良心想着去收你们的钱。家里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而当初小D和阿W,差点进不来。石化把这两个名额拿去了,想给其他关系的人。我当时气愤的不得了,自己去跟他们吵了一架,最后还是把你们的名额给争取下来了。”

    这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事实。但D和W确实一开始没在名单里面,只靠他努力争取回来的。这一点,小D做得不错,一直把他当做恩人,不但口头上,行动上也如此。

    一顿饭下来,F恩威并用,把我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二、维修趣事

    吃完饭,生活依旧继续。该出单的出单,该娱乐的娱乐。

    维修部大部分时间是个开心的地方。人多时往往充满了笑声,即使在外面受了气,遇上难缠的客户。回来一吐槽,往往变成幽默的故事。

    迪叔和LYL去红桂路一个老头那修洗衣机,由于问题比较刁钻,他俩去了好几次。第二次去到,客户一开门,就一脸认真地说“你又来(LYL)修我这台离晒谱(惠而浦)了……”当LYL回到维修部和大伙重复这句话时,引起了大伙哄堂大笑。

    阿Q和W第一次烧电焊,没有带防护罩,两个眼睛都骚得火眼金睛,有人告诉他的用人奶洗眼有效,不知道他们去哪里找人奶……但他们却学会了烧电焊,还焊得很不错

    一般有客户投诉噪音大的维修单,颜就会派二五仔或金牙佬去,因为他俩口才好,噪音大小的事情本身就是个人的感觉。而他俩往往一脸正经,用各种所谓科学数据,告诉客户这是正常的……那大多数的单,他们出马是能搞定的,只有确实有质量问题,噪音太大了才需要维修。故颜一看这种单,就派给他俩,说“去,口交(口头交涉)吧……”旁人听到也是一阵偷着乐。

    二五仔,阿六他的基本功却很扎实,尤其他们装空调的能力确实是比一般师傅高一筹。空调如果要加长铜管,如果用螺母接口,即使你在现场拧得的再好,用肥皂泡去检验没有漏气,往往一两年之后就会把雪种漏完,要重新加雪种。那他们会很认真的把铜管打上喇叭口,然后把铜管里面的杂质吹干净,再用火焊把铜管焊上,这样保证了以后基本不会漏雪种。而二五仔打喇叭口水平之高,就像机器打磨出来一样,非常整齐光滑。可想而知他们当年在基本功上也是下过苦功的。

    有一次我和迪叔去宝安修洗衣机,客户没有留具体的地址,只说到了指定的地方打电话来接。结果打完电话没有多久,来了辆BMW接我们去客户那里。这是第一次坐宝马,当然,我们不会在后排哭。

    过了几天,有一个清水河修洗衣机的单。客户在电话里面说,会来维修部接我们的人过去。当时想的是有车来接,于是开玩笑说让经常坐宝马车的人出这单吧。于是派我去这一单。

    下午上班的时候,接线员汤姐跟我说:“接你的人来了,跟着走吧。”于是我出去,其实我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戴着眼镜,其貌不扬。

    “你车在哪?”我问道。

    “旁边就是,你是我载你过去呢?还是你你也骑个车?”那人指着他身旁挺好的单车说。

    我觉得我当时的表情应该挺吃惊的,还好维修部有同事骑单车来上班,于是找同事借了车一起跟他过去。

    当时汤姐已经抿着嘴巴在偷笑,等我下午回来的时候已经传开了,说我是第1个被人用单车来接去维修的人……

    另外一次兴仔、LJ三个人去科技园修洗衣机(淡季活不多,三个人一起出几张单,也是有个伴,凑个热闹),是在深大北门附近的小区。到了打电话客户不一会就过来,看来他公司是在家附近。也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戴着眼镜,里面也好像是家徒四壁,东西不多,但买的是惠而浦最好的滚筒洗衣机335,洗衣程序全面,带烘干功能。修好之后给我们一人派了一张他的名片,也没说话。上面赫然写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职位:副总裁。

    当时有点小吃惊,正常我们修完就走,一般是我们给客户留电话,让客户有问题可以后续找我们,很少客户主动给我们派名片。似乎在华为工作的人对这公司天生有一种自豪感,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这家公司似的。

    “这个人的工资起码8千以上。”出门之后兴仔羡慕地说。当时华为的高工资在深圳是出了名的,而任何人有本事觉得自己行,可以随时到华为的前台去要求面试。

    就这样,虽然每天看起来干的是类似的重复的工作。但也会碰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着不同的故事和各种各样的事故。

    对我来说,仿佛每天也有点小进步,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1997年很快过去,开始相约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