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外企生涯 » 第十一章 维修工成长记之六

第十一章 维修工成长记之六

    一、淡季来了

    那年头空调行业还是靠天吃饭的年代,天气热就卖得好,销售、安装和维修都忙得不得了。到了10月以后天气一凉,就都闲了下来。

    北方的业务基本停滞,派到各地的网点的售后人员,基本没什么事,都回到了总部。

    安装部的人也基本解散,该回工厂的回工厂,其余的人也转到维修部,只剩下谢主管和吴工,撑住这个部门的门面。而即使有安装的订单也是由维修部的师傅来接单。

    于是维修部的人员是热闹起来,但活就闲了起来。一天只出一两单,有时候是两个人出一单。还有人待在维修部也嫌碍眼,没事干之余,自然去旁边找乐子。

    一般人娱乐很自然会找一些共同的爱好,当时流行打桌球。其中F部,杨主任,颜主管都是个中高手。这一点,杨和颜有棋逢对手,惺惺相惜。在旁边看他们比赛,也时常精彩绝伦,仿佛置身于斯诺克现场一般。

    其他人虽然水平不一也会跟着玩,Q和W则是新生代中的佼佼者,水平可以和杨、颜一拼。

    维修部旁边有个桌球场,白天时常看到我们的人聚集在那玩,虽然是上班,大伙有点心照不宣。

    有一天的中午时分,维修部玩桌球的人基本都在那,开了几张台玩得不亦乐乎。忽然看到F部长走了进来,领导自有领导的气场,一帮人都停了下来,面面相觑,不敢出声。我只感到自己呼吸急促,那几秒钟脑袋是一片空白的。

    “怎么了,都不用上班吗?”领导一句话,大家都不敢吱声。

    F部长望了一周,忽然又说:“继续吧,那个谁,我的来一局。”

    一时间大家长呼一口气,隐约有点小欢呼声,原来领导也是来娱乐的,还和大伙与民同乐。

    也许这就是领导的艺术,法不责众,维修部的精英都在这里,有他的骨干,也有心腹。如果都罚了,似乎就把大伙推向他的对立面。而淡季事情不多,都在维修部闲坐着,还不如借机与民同乐,就当是团队建设了。

    二、惠而浦精神

    于是F部周末找机会给我们做培训。当然只针对新人,我们十个大学生加他的助理于美女。

    虽然是新人,于美女似乎出身娇贵,没有住在宿舍,和她的几个朋友住在景田的一个小区,有自已独立的房间。做为领取助理,传说他的工资也有3千多,也比我们高出一大截。而平时也和我们保持距离,并没有玩得太亲密。后来才听说原来她是销售公司老大T总老师的女儿。所以本来按F部的工作量和团队,没必要专门配个助理,但要安排人进来,自然能找到理由。所以F部对她也很客气。

    培训课上给我们仔细讲了惠而浦的历史,在中国合资公司的详细情况等等。

    其中让我至今还记得的就是惠而浦的公司文化——三个满意:股东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在惠而浦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三个满意来进行的。

    那其中的逻辑就是,员工努力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的服务;客户满意了,就会帮公司宣传,让更多人购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那样公司的效益提高了,会使股东满意;股东满意了就会拿出更多的金钱来激励员工,从而做到员工满意。

    这似乎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从几何学的原理来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所以三个满意代表了三角形的三个角,缺一不可,只有维持这三个满意,才能让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

    道理说起来容易,而现实的结果是往往与之相反,客户,股东,员工都不满意的情形比比皆是。

    当时停下来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五百强三所以为五百强,这百年的积累,精华就在这三个满意,简直就是公司管理的圣经宝典。

    后来才逐渐明白,公司文化其实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好的公司就会把这虚的东西做实,公司才会有一个实际的长久发展。这个所谓虚或者实的公司文化,就是你能否在员工当中灌输你的这种精神信仰,员工相信了,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精神;员工不相信,所谓的公司文化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在危难关头,所有的口号都会被无情地击碎。

    大多数的情况是,不管公司文化也好,社会管理的圣经宝典也好,都是商业发展过程中锦上添花的产物,在一个公司面临危机或破关的关头,对公司来说裁员是常用的手段,对大部分员工来说,大难临头各自飞,或者另择高枝也是人之常情。

    只有绝少数的公司,在合适的时机,大部分是在公司持续向上发展的时期,给员工灌输了公司文化的信仰,而员工也持之以恒的相信,才会在那个时间段造就了伟大的公司。

    而信仰这个东西,积累的时候需要持之以恒,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而击破它却大多数一瞬间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土崩瓦解。一个经历百年的公司,不管曾经多么的辉煌,倒闭的时候需要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比如说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或者雷曼兄弟。亦或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妻,离婚的原因只很可能只是因为吵架的一时冲动,说出了一句话,便造成了不可挽回,终身遗憾的损失。所有的东西可以归纳为信仰的缺失,在关键的时候不相信一个人以前坚持相信的思想和信条而造成的后果。

    当然那个时候我们对公司文化并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只觉得在这公司听领导的话,跟着领导走就好了。

    说完了公司文化,F部长也有意考验一下我们,问我们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知道你在这个公司有权利决定一些事情,为了和你搞好关系,或者为了拿到这个项目,请你出去吃饭,你会怎么办?”

    当时我们大部分人都很迷茫,因为从来没有碰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

    CZL似乎是我们当中比较成熟的,他举手,来回答这个问题,说:“我会让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了解我们的具体需求,但我不会跟他出去吃饭,我不想欠他人情,也不想让别人误解我和这供应商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当时我们觉得这个回答也算中肯。但F部长却给出不同意见。

    “这个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如果你要让你的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更准确了解你的需求,你和他需要相互的熟悉,和他出去吃饭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大家可以AA的,或者这次他请你,下次你请他。相互间熟悉了,以后才有机会互相帮忙。”这段话让我们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你让我们了解到处理这些敏感事情,除了条条框框的规矩之外,还有一些人之常情的东西。这也许就是早期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对我商业行为价值观的影响。

    但所谓的惠而浦精神,并没有对我影响多久,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触及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

    三、F部老婆是展厅之花

    当天的培训持续了半天,培训之后F部请我们吃饭,也当是团建。

    去吃饭的路上发现展厅之花李姐也和我们在一起,而于助理时很自然地跨着李姐的手,很亲密的小声说着话。

    后来才明白,李姐是F部老婆,两人也刚结婚没多久。

    李姐是展厅之花,那个年代确实不是吹的,要相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追打的人排队多了去了。

    F部虽然有才华,也有霸气侧漏的时候,都身高不够,和李姐相仿。听说F部追李姐也花了许多心思和手段,虽说在公司级别F比李高了许多,但看他们两个人相处,F很尊重李,也很疼爱李,而李也以F为自豪,两个人颇有相濡以沫的感觉。也许他们两个人在外人面前需要演戏,但以后不管F是落难还是富贵,李给F生了他们可爱的女儿,李对F也一直不离不弃。

    就凭这一点,我相信他们在那个时候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