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那失落的世界 » 第十一章 问心桥上走,无情却有情(四)

第十一章 问心桥上走,无情却有情(四)

    “我……”叶流云被噎了一下,眼里瞬间兴奋起来然后又迅速冷却。

    “可是弟子的确无法产生气感,无法感悟天地灵气怎么修行!”叶流云只当仙子师傅在安慰自己,让自己不要放弃。

    “谁说修行就必须要感悟天地灵气的?”净云子直视着他。

    “……”叶流云心想,师傅这是被自己气疯了么?无法感悟天地灵气还怎么修行,就算能修,但是没有灵气作为基础,修的一切都只是在心里施展不出来,那跟没修又有什么区别?

    “仙子师傅,这三个月我也在藏书楼读了些书,不论人、妖、魔三族,诸子百家不都是以感悟气为基础修行和战斗么?”叶流云苦笑道。

    “错!”净云子摇摇头,补充道:“你可知道儒家的言出法随?佛家的神通?阴阳家的阴阳咒术?巫家的同心蛊?小说家的因果笔记……这些,都不是以气为根本修行的。”

    “……”叶流云心想,这些神通术法,其实都是天地灵气或者自身灵气的一种运用方式吧?除了巫家的蛊毒没有听说过,其他的难道不都是依靠天地灵气施展么?

    叶流云如此想,也就如此问了。却不想净云子道:“在得‘道’之前当然是依靠灵气,但是得‘道’之后却不是。”

    叶流云有些懵。

    净云子却自顾自地道:“我见过有人施展类似的剑道神通。”她似乎陷入回忆之中,脸上露出些许温柔之色,“他修剑道,而剑主杀伐。他施展他的剑道之时,并未动用灵气,却能剑气冲霄。”

    “领域?”叶流云不确定道。

    “唔……你可以如此理解。”净云子点头,继续说:“除了言出法随,你了解儒家的立命境么?”

    叶流云摇摇头,三个月的时间,除了修行,也只够他囫囵了解这个世界,对于每个修行体系中的细分他并没有深入研究。

    “言出法随是大儒经过知命境界之后初步掌握的神通。事实上当儒家之人立命时会有天地异象,会根据自己所立之‘命’获得一些匪夷所思的能力,更有儒生写出动人心神的诗词文章,能因此与天地共鸣,获得类似言出法随的效果,这也是‘道’的一种,只不过道不同而已。”

    “正如你之前所说,世间万法不离于道,修行的终点也在于道。道有消长,但不会磨灭。”净云子的眼中有些疯狂,说出了一句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修行理论,“是的,你的确无法修气,但是你可以修道!”

    “师傅,我说的道是一种理念,而你说的道似乎是一种修行的终极状态。”叶流云哭笑不得。虽然是一个修行白痴,也知道仙子师傅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这就好比让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就不学走路而天天学习奔跑,然后期待着这个孩子有一天站起来就能飞奔着甩开跑步冠军。

    师傅一定是为了安慰自己才这么说的,叶流云想。

    “师傅,我真的想通了,你不必安慰我的。请相信我,我虽然无法战胜修行者,但是在俗世之中也能够活的不错的。”

    然而叶流云不知道自己种种匪夷所思的能力,净云子却是见识过的,对于叶流云的神奇之处,她觉得只有“道”能够解释。

    她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些魔怔了,真的更希望叶流云是一个第五境或者更高的强者,若真如此,那面前这个人除了是自己的师弟,还能是谁呢?

    看见叶流云又想说什么,她忽然制止道:“我说你行,你就一定行!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说自己不行作什么?”

    “……”叶流云在一上午的时间里已经第三次被自己的仙子师傅噎了。这话题怎么有些不对呢?叶流云暗暗地吐了个槽。

    好吧!仙子师傅都说了自己是个大男人,那确实不能说不行。

    “好吧师傅,我听你的。你说的我可以修的那个‘道’是什么呢?”

    “道可道,非常道!”净云子自己第四境都没到,如何说得出“道”的感悟,只能高深莫测地回答。

    “那如何修行呢?”叶流云听她拽了一句道德经,有些牙疼,但是依旧不死心地问。

    “人各有道,我的道是世间普遍的‘道’,是以气为基础的,你无法做参考,所以你得自己去寻找你的修行方式。”净云子无奈回答。

    叶流云都快哭了。

    “那您老人家总得给我那么一丝提示吧,一丝丝线索也行啊!”

    净云子稍一思索,便道:“那你去学习《道经》吧!世间万物,不离于《道经》,如今的许多修行方法其实都是从《道经》而来。”

    “《道经》……是《道德经》?”叶流云不确定道。

    “什么道德经?”净云子问。

    “就是您刚才说的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啊!”

    “那是老子读《道经》后,重新编写了总纲,这是里面的一句话。”净云子说,“《道经》包罗世间至理,凡万余卷,千年以来遗失甚多,太乙山目前也不全。”

    “师傅,既然《道经》如此高大上,修成以后有什么神通?”叶流云问。

    谁知净云子一副看傻子的神情。“你觉得我会?”

    “好吧。仙子师傅,您说《道经》是万法之始,那咱们太乙山目前有多少人修成过?”叶流云小心问道。

    “……”净云子不说话,难得的露出些许尴尬!

    “三个?”叶流云不确定地伸出三根手指,期待地问道。

    “……”净云子不说话,心想道经是万法之始是没错,但是道为形而上之学,术乃形而下之学,对于普通的修行者而言,形而上的理论只是指导,谁还能用理论去打架呢?

    “两个?”叶流云这次没等她回答,接着道,“《道经》的创始人总该是学会的吧?”

    “《道经》的创始人,也就是道祖他老人家只是写了经文的总纲,也就是你刚才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等语,后面的万余卷是后世的贤者们编著的。”净云子继续打击道。

    叶流云欲哭无泪。

    “不过没有人修成,但是确实有人修习过。”

    “谁?”叶流云此时只想瞻仰一下牛人。

    “近千年以来,有三人试图学习《道经》,一个叫庄子,一个叫逍遥子,一个叫流云子。”净云子说到流云子这三个字时,眼神十分复杂。

    只听她继续道:“庄子不知能否炼气,但是他修习《道经》到最后时疯疯癫癫,他妻子去世时不见悲伤反而敲锣打鼓地庆贺,说她去了另一个更好的世界,他分不清现实与虚幻,故有庄周梦蝶之叹。”

    叶流云第一次听到“庄周梦蝶”这个词和精神病车上关系,三观有些不稳,但他也知道这不是自己记忆中的世界,问道:“那逍遥子呢?”

    “逍遥子据说是在第四境后为了寻求突破而研习《道经》的,后来不知所踪。”

    “那,流云子呢?”叶流云轻声问道。

    “他的状况与逍遥子类似,但他是因为一些事情,大限将至,不得不尝试《道经》,后来也是不知所踪,他的‘龙渊’归山,太乙山才断定他已然离开了!”净云子不无伤感地说道。

    叶流云忽然有些想告诉面前的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时的那个梦中所见,但是他知道此时说来自己解释不清楚,遂不言语。

    “师傅,那你的道是什么?若离师姐找到自己的道了么?”

    “我的道么?”净云子似乎还在想叶流云,只是心不在焉地说,“莫失莫忘……”

    “你想知道若离的道,那何不亲自问她?”净云子说道。

    “好了,天色不早,我们回去吧!”净云子道。

    出得问心桥的云雾,叶流云才发现时间已经是晌午了。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依旧没有找回自己隐约缺失的部分,却似乎走出了人生的迷雾,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接下来的时间,叶流云恢复了正常的修炼人生,预备向有着“精神病患者专修”以及“失踪人口专修”称号的《道经》发动攻击了,然而观测委员会的众人却深深陷入了迷茫之中。

    这是第二次丢失观测对象,委员会的众人只知道观测对象极端的情绪波动会造成观测信号丢失,却无法探知原因。

    上一次的信号丢失是短暂的,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是这一次的信号丢失却十分彻底。

    赵子瑜在观测对象培养室里守了一天一夜,确认叶流云没有真正物理性死亡以后,又接到了命令继续守在中央观测室,等待信号恢复。

    接下来的一个周里,各界专家会一轮又一轮地召开,最终委员会作出决定,准备对观测对象实施物理干涉和思维干涉。

    所谓物理干涉方法,是对观测对象加大酰胺类中枢兴奋药,以激活、保护和修复他的神经细胞,增加他的大脑活性;所谓思维干涉有两个内容,一是人为地进行正念叠加,通过不断的使用积极情绪暗示,帮助观测对象改善和掌控自身情绪;二是不断重复暗示他寻找归途,以便重新建立连接。

    鉴于观测对象最熟悉的几样东西——哲学、国学、动漫、武侠,暗示将以一些他较为熟悉却涵义丰富的词句构成,最终选择了几句暗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读之开阔胸怀;“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世事皆知,却独守清明;“闻君有白玉美人,吾将踏月来取”,楚留香一样洒脱自如;“我没死,我没死”,坚定他存在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