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挂剑曲之江山如画美人娇 » 第三章 求亲

第三章 求亲

    国师阿鲁迭不花率领庞大的北狄使团到达京师的时候已是夏天。

    阿鲁迭不花是在早朝时觐见皇帝的,呈上国书进献贡品后,就和使团一行下榻在万国馆。万国馆在皇城西侧,靠近礼部和鸿胪寺。凡是外国来使均入住万国馆,按照身份不同拥有不同的待遇。

    第二天,礼部就差相关官员前往万国馆接洽和议事宜,然而北狄方面答复说,一切要等阿鲁迭不花再次觐见皇帝后再作定夺。

    下午,天泰帝在保和殿单独召见阿鲁迭不花。阿鲁迭不花此番前来魏国实际上是为吉罗可汗求亲,迎聘魏国唯一一位适龄公主——长宁公主赵长宁!

    “陛下,外臣此次出使贵国,乃奉敝国汗王之命以良驹一万匹、甲具十万件求聘长宁公主,与贵国永结盟邦。敝国汗王久闻长宁公主秀外慧中、才貌双全,欲聘为小阏氏,还望陛下欣允。”阿鲁迭不花跪拜道。

    “大胆!”殿值太监高声喝道。

    “吉罗比朕还要大十几岁,他还好意思娶朕的女儿,他以为朕会同意吗”天泰帝强忍怒火道。

    “陛下,敝国汗王知陛下您素怀大志早有一统江山之决心,今淮南凋敝正是千载难逢之良机。若贵吾两国结成姻亲,我北狄铁骑愿为前驱。”阿鲁迭不花右臂横在前胸,低头说道。

    “朕若不允呢?”天泰帝怒道。

    “陛下,楚国已遣使到访敝国,愿将公主嫁于汗王,两国结为盟友,那时,不知陛下何以自处......”阿鲁迭不花还没说完,就被天泰帝打断。

    “你在威胁朕!”天泰帝拂袖大怒。

    “外臣不敢。一名公主能解决的问题,何必要让数万将士无数百姓流血。请陛下三思。”阿鲁迭不花不慌不忙的道。

    “退下吧。”这是一个让人值得思量的理由。

    “外臣告退。”阿鲁迭不花起身朝殿外走去。

    “扶朕走走。”天泰帝朝殿值太监招手,似乎一下子浑身没了力气。

    当晚,天泰帝在御书房紧急召见六部尚书(刑部尚书丁忧在家)等朝廷重臣,就连病中的老丞相宇文觉也奉诏入宫见驾。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巍巍宫城在夜色之中,灯火通明。

    “沈侯爷,圣上匆匆召见我们,您知道是什么大事吗?”卢林忍不住问了一句。

    “跟诸位一样,我也不知晓。”沈百川回道。

    “魏公公,圣上这个时候召见我们,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韩延寿问引路的司礼太监魏贤忠。

    “诸位大人,见了皇上,你们自然就知道了。”魏贤忠答道。

    众臣鱼贯走进御书房,皇帝赐座。

    “阿鲁迭不花不仅仅是来和议的,还是来求朕和亲的。”天泰帝目视众臣道。

    “莫非皇上您真要迎娶北狄公主......”韩延寿说话素来直来直去,哪怕对方是皇帝也一样。

    “咳...咳...咳...”老丞相宇文觉到底老成持重,低咳数声打断韩延寿。

    “朕哪有哪个心思。”听韩延寿一说,天泰帝有点哭笑不得,顿了顿又说道“是吉罗欲求聘长宁公主。”

    “万万使不得啊,皇上,吉罗那个老畜生生性荒淫无道、性情乖张,简直就是极品人渣啊!长宁公主是微臣从小看着长大的,不能把她往火坑里推呀!”沈百川急急说道。

    “沈侯爷,注意你的言辞。”魏忠道。

    “无妨。”天泰帝摆摆手。

    “微臣也认为不可。”韩延寿难得的和沈百川意见一致。

    “楚使已到北狄牙帐,且愿意和亲......”天泰帝停顿一下。

    “难道我堂堂大魏还怕了他们一群鞑子不成,请皇上下旨,现在就发兵灭了他们。”韩延寿道。

    “朕何尝不知,朕是大魏皇帝,但同样也为人父母,朕不心疼吗?”天泰帝无奈的说“可是,一名公主能解决的问题,何必要让数万将士无数百姓流血牺牲。自我大魏立国以来,多少次挫败外敌亡我之心,又有多少父母送儿上疆场妻子送郎打豺狼。最近我看道不知到谁写的叫做《陇西怀古三首》的诗,现在我且吟给众卿听听。”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众人听了皆默然不语。良久,老丞相宇文觉问道“皇上业已决定了。”

    “朕意已决。”天泰帝咬牙道,“和议也得加紧。”

    众臣告退,沈侯爷被单独留下。

    “百川,我知道你不同意和亲,觉得憋屈;也舍不得长宁远嫁,我有何尝不是如此。你也知道,这帮丫头小子当中,太后最喜欢的就是长宁和你家知远,她老人家和我那个妹子也都有意亲上加亲。”天泰帝来回走动。

    “知远自小顽劣,臣从没想过高攀。”沈百川惶恐道。

    “你看你,今儿个就你我二人,用不着紧张。朕其他几个丫头都太小,也不能让知远干等着。这样,今后但凡知远中意的,由你禀报上来,我和你嫂子共同赐婚。”天泰帝拍着沈百川的肩膀说道。

    “臣,谢主隆恩。”沈百川欲跪拜谢恩,被天泰帝一把拉住,“我们哥俩随便说说话也不成吗?现在没有君臣,只有妹夫大舅子。你呀,就是太无趣。”

    沈百川讪讪的笑了笑。

    “还有,我那个妹子。唉!你懂得,她那边还得你去说。你们两口子明天午后进宫,现看望太后,晚上留下来一家子好好吃个饭。”天泰帝接着道。

    “遵命。”沈百川露出无奈的神色,天泰帝也不以为意。

    “皇上,和议的底线是多少,臣心理得有底啊。”沈百川恭敬的问道。

    “双方各退一百里,以阴山为界,罢兵,互市。”天泰帝肃然道。“嗯......公主大婚,就由你这个姑父代朕送亲吧。”

    “谢皇上信任,臣定当统筹谋划全力以赴。”沈百川道。

    沈百川告退时,冷不丁听到天泰帝似乎随意的说“其实即使不是长宁,你也会反对吧。”,顿时涌出一身冷汗,正待回身答话,又听到天泰帝说“没什么,走吧。”,这才小心翼翼地朝外走去。

    天泰帝嘴上说的轻松,做的也很坦然,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但他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并不能掩盖其内心的波澜,个中滋味,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当时是很矛盾的。他嫁女的决定,应该早已做了打算,但仍要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足见其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他并不心甘情愿把女儿嫁到柔然,他也同那些中原的前朝皇帝一样看不起这个尚处于原始落后状态的游牧部族。他之所以委曲求全,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权衡。其难言之隐,来自当时的形势。

    辰时,漱玉宫,长宁公主寝宫。

    天泰帝和崔皇后同时驾临,长宁公主叩安。

    坐上的天泰帝徐徐说道,“不必拘礼,起来说话。今天父皇是来和你说一件大事。”

    “什么样的大事情,父皇。”长宁公主谢了恩后,方才起身惊讶的问道。

    “你是我们大魏的公主,现在需要你要去完成一件旁人代替不了的事情。”天泰帝盯着长宁公主,顿了顿,才艰难地说道“北狄吉罗可汗求聘你为小瘀氏,两国结为永世之好。朕和你母后都已答应了。”

    “父皇......”长宁公主像遭到重击一般,一下子懵了。

    “朕知道这对你不公平,知道你会受委屈。可你生长于皇家,就应承担应该担负的责任。可怜如花似玉女,只恨生于帝王家。”天泰帝接着道。

    “儿臣......领旨.....谢恩。”长宁颤抖了说。

    “要什么赏赐,父皇都答应你。”

    “儿臣不要赏赐,只愿父皇、母后和皇奶奶圣体康建,不要为儿臣操心”长宁平静下来道。

    “难得你一片孝心,不愧是我大魏深明大义好儿女。钦天监说半个月后便是黄道吉日,届时嫁妆准备停当,你便要虽让人使团前往和亲。”天泰帝眼角渐渐湿润起来。

    “儿臣想见见知远,和他道个别。”长宁道。

    “别的父皇都能答应你,唯独这件事不行。这半个月你要待在宫中,学习皇家礼仪。”

    “求你了,父皇。”长宁央求道。

    “君无戏言,不行就是不行。”天泰帝有点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