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是,帝国! » 第二十章 在地宫内的发现

第二十章 在地宫内的发现

    “你在想些什么?”

    祁佳君看向紧闭双目如同汉白玉雕像般的关汝轼。

    “没什么,我只是在回忆我看到的一切,那些宫殿,雕像,和地宫里的那个石像。”

    关汝轼睁开眼睛,打量着身边的墙壁。他用手蹭了一下,一层土掉了下来。

    “这样的建筑材质无法支撑一个那么高大的宫殿群。整个宫殿都是由土制成的,包括一切家具。这简直,不可思议。”

    他又轻轻拿起房间里的一个花瓶,这是一个不知道年代,画着奇异花纹的花瓶,也是用土做的。

    轻轻一碰,花瓶失去形态,化为一堆沙土。

    “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这样的宫殿是一个完全没有稳定性的模型。究竟是如何建造的呢?”

    关汝轼又看向那道门,那座门也是用土做成的,但是却坚固的纹丝不动,一点土也不会落下。

    更奇特的是窗户,难以想象一层单晶的沙子铺成一层,从里面可以看向外面,就和玻璃一模一样。

    关汝轼轻轻一碰,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竟然被推开了。

    祁佳君看着这诡异的一切,不知所措的注视着关汝轼。

    “在不改变物质的外观的情况下,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虽然的确是存在的,但也仅限于一些流体物质。改变沙子,直接形成单晶结构。真是令人感到咋舌。”关汝轼继续自言自语道。

    “如果说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叶实验室里的建筑,我还会有所相信。如果这是二十二世纪科技的产物,我也会认同。但现在是十七世纪,就有文明达到如此高的地步。为什么帝国没有发现他们呢?”

    “隋大哥,那个白袍人说是在七天之后等待神的降临是吗?”关汝轼转头看向隋军刚。

    隋军刚点点头。

    “好,请你照顾好祁佳君小姐,暂时这里应该是安全的,我要去外面看一下。我觉得我可能会发现一些线索。”

    祁佳君眼泪憋在眼中,而且有些害怕的哽咽,但她还是勇敢的点点头,朝着关汝轼笑着。

    “我等你回来。”

    “嗯。”

    关汝轼从窗户外向走廊望去,没有人。

    他从窗户翻了出去。

    那个走廊里有很多的房间,大多数都上了锁,那些醉酒的人都被关在里面。

    关汝轼蹑手蹑脚的一步步走出走廊,趴在墙边向前方望去,发现这是他们集合的那个大厅。

    奇怪的是大厅没有任何光源,但却有着微光。

    没有人。

    沿着墙壁,关汝轼来到了那群摆放的佛像菩萨的背面。

    关汝轼小心的触摸了佛像的背部,果然佛像也是用土和沙子做的。

    隐隐约约,关汝轼看到了一些字好像在佛像的背后出现。

    他擦了擦,又有一些字出现了。

    这好像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文字,不是字母文字也不是象形文字。

    给关汝轼的感觉好像是,一种气味文字。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但事实给他的感觉就是如此。

    无法识别。

    关汝轼用眼睛记录下了自己所看到的所有文字,如果回到京城,他可以使用虚拟投影转译试一试。

    但现在,他要继续探索。

    沿着墙边走,关汝轼小心的不发出动静。突然一个东西绊倒了他一下。

    是什么?

    关汝轼小心向下看去。

    似乎是一张纸,一张真正的纸。

    那张纸被对折起来,似乎很旧了。

    关汝轼打开它,纸边似乎泛着黄。

    墨迹也有些缺字。

    关汝轼看向开头,似乎有些熟悉,这是《述异记》的刘晨阮肇之章,草书写的。

    继续向下看去。

    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这一句似乎被手摸过很久,有些发黑的地方。

    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欣喜。问:“来何晚耶?”因邀还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

    这里的句子则有些破损,有些字好像被扣掉了一样

    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

    后面被撕去了。

    看向背后,却有一个墨字。

    “薄”左面则有半个京字。

    薄凉。

    这张纸到此便了结了。

    关汝轼把纸放在口袋里,继续向前走着。

    大殿之内似乎没什么好看的了,他想走出去殿外看一下。

    紧贴着墙向大殿外望去,似乎没有人。

    正要前去,一个黑袍人突然出现在殿门口,正要进去。

    关汝轼缓缓向后靠去。在一步一步后退的同时,紧紧地盯着黑袍人的方向。

    突然关汝轼感觉脚下一空,随后身体不受控制的向下掉落,往下一看。

    一个洞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脚下。

    艹,又是亚空间隧道。

    听见大殿里有动静,黑袍男子走了进去,左右观察,却什么也没有。

    黑袍男子又在大殿里面找了找,突然发现佛像背后有一个脚印。但顺着脚印的方向,却最终消失了。

    黑袍男子一脸不解,但也没再追究,拿着一包东西走进了走廊,消失了身影。

    另一边

    关汝轼发现自己又处在这个既漆黑有有些紫色光亮的隧道里。

    这一次他可以打量着四周了。

    他伸手向隧道周围摸去,好像有一道空气墙在手的最远处挡住了,让自己不能再继续探伸。

    四周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材质,只感觉像一堵堵空气墙围在了四周。

    他的探索没有结果。

    关汝轼回头看向自己进去的那个洞,似乎已经关上了。

    只有前面有路了。

    他继续向前走去。

    过了几分钟不到,他就穿过隧道,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和人类的乡村一模一样。

    我这是走出去了吗?

    整个村庄好像没有一个人的样子,修筑着很多木质的房子。

    一个水田旁,一头牛似乎在耕作。

    关汝轼缓缓走近乡村,不知所措的看着这一切。

    他悄声走到那头牛的跟前,谁知那头牛根本没有反应,只是在木木的耕地。

    细细观察,这并不是一头真牛,而是一头仿真的机械牛。

    但是和真的水牛几乎一模一样。

    真是精巧的结构,至少达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科技水平。

    关汝轼一边感叹,一边走进水牛耕作的水田边上。

    他的眼前有一座屋子,他绕房子走了一周,把耳朵放在墙上。

    发现似乎屋中没有动静。

    缓缓推门进去,一个简单的桌子,一张很破旧的床,还有一个锅和灶。

    很简单的一个农家。很整洁,只是有些许灰尘的样子

    但当关汝轼往房顶看去,他发现了一些问题。

    不对,这屋子里没安烟囱。

    关汝轼又尝试着继续搜索着什么,他看向灶台的下面,没有灰。

    这不是一个住人的房子。

    继续寻找,但关汝轼什么也没有发现。

    他无奈的走了出去。

    这房子的后面有一架水车,但已经停止转动了。

    真是荒芜的村落啊。

    关汝轼看到眼前的有一个房子,这个房子看上去好像比任何一个房子都要高一点。

    而且好像也破一点。

    最关键的是,房子外面摆着一个灶台。

    这至少是有人曾经在这里的证明。

    关汝轼轻轻推开房门,那门立刻就倒塌了。

    似乎已经很破损不堪的样子了。

    关汝轼向里面望去,一张床摆在屋子的最里头。好像还有一张被子。

    桌子上摆上了很多陶器和瓷器。

    有一股不太好闻的气味传来。

    关汝轼走进靠窗户的位置,那里好像有一本竹简。

    关汝轼小心翼翼的打开这本竹简。

    用来绑竹简的绳子已经烂了。

    竹简上面写着几个字,关汝轼不太认得清楚,好像是隶书也好像不太像。

    第一根竹简上写着“余在江左与仙”

    第二根竹简上,歪歪扭扭的看不清楚,只有“宛如梦”几个字。

    第三根竹简辨认不清。

    第四根竹简上写着“此乃仙境,非人间也。”

    后面的竹简似乎断开了。

    只有最后几根竹简还能辨认。

    “仙非仙,人非人。终是无缘。”

    还有一根竹简上不知道画上了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像佛像背面的那种文字。

    等一下,隶书,佛像。

    他看了看周围的房屋。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似乎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屋子。

    拿着竹简,关汝轼的心中的疑问不但没有得到解释,反而越来越多的疑惑向他袭来。

    他走出了屋子,突然感觉有些不对。

    关汝轼仰望着天空,看了看太阳的位置。

    他刚进来看天空大约是十点钟方向,而现在好像是还是十点钟方向。

    自己大约在这里呆了一个时辰,竟然什么都没有变化。

    到底是为什么?

    关汝轼努力想寻找这些奇怪问题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