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诗仙太白小传 » 太白下凡

太白下凡

    不知天上宫阙,是何年何月何日,玉皇大帝心血来潮,要看看下界的子民,如今过得怎么样。在一班仙官神将的簇拥下,玉帝来到南天门,俯瞰下界:只见战火纷飞,红尘滚滚;田地荒芜,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民不潦生。见此情景,玉帝大惑不解:“天道至公,为何却战争不断百姓遭难?”太白金星出班奏道:“都是因为饮食繁衍二事。”玉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如何是好?”正当众仙臣一筹莫展之时,玉帝情急智生,一拍脑袋,说道:“有了,民以食为天,何不让百姓少食而又不觉饥饿,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当即让太白金星草拟圣旨:“令民三日一食而足”,并张贴于南天门外。

    太白金星才高思敏,运笔成风,同时也是一个酒仙。他并没把写圣旨这一小事放在心上,而是招呼一些仙官神将喝酒、下棋,载酒载棋之际,早把写圣旨之事忘到爪哇国了。醉意朦胧间,太白金星不小心拂落了棋枰上的一枚白子,才使他如梦初醒,想起写圣旨的事。而这枚白子从天而落,落到了大唐安州之地,在安陆西北三十里外,竟成为一座方圆数十里的小山丘,当地人称之为白兆山,乃太白金星之兆。太白金星匆匆奔至南天门,振笔疾书,慌忙中误写为:“令民一日三食而足。”玉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将其逐出仙界,贬谪到人间。

    大唐则天顺圣皇后长安元年(701年)一个普通的晚上,在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个普通的胡商家里,妻子即将临盆。一轮明月照在产房的窗户上,突然一道金星划破天空从天而降,睡梦中产妇感觉到太白金星入怀,随即产下一男婴。胡商据此给男孩起名叫白,字太白。

    原来这位胡商的祖先乃是中原旺族,祖籍是陇西成纪,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八世孙,据说还可以上溯到汉朝的大将李广。在隋炀帝时,曾有一则预言:“李氏当为天子。”因此许多李氏家族莫名其妙遭到灭门之祸,侥幸逃出去的也被迫远窜国外,其中就有李浑近支的李姓一族,“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应是李白的先祖。而真正当天子的李渊家族却幸免于难,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这个胡商就是李白的父亲,由于经商频繁往返于西域中原各地,早有回归中原之心,而且老父生前有遗嘱,要求他带领家族回归中原。胡商利用经商之便,已经物色到回归后的居家之地,即四川北部剑南道绵州昌明县(现江油市)青莲乡,并恢复李姓,单名客,意即客居四川也。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秋高气爽,大漠孤烟,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商队络绎不绝,一片繁忙景象。只见骆驼骡马成群,剑客游侠结伴。不同肤色的商人,操着南腔北调,载着奇珍异货,风尘仆仆地赶路。沿途有异域风情,有异国风景,有草原山川,有大漠戈壁。一天傍晚时份,商队在草原上匆忙赶路,忽然远远传来歌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商队中有人不自觉地低声和着,接着整个商队跟着唱起来,于是商队干脆停下来,男男女女载歌载舞,以消旅途的疲乏。不知不觉中,天渐渐变暗了,兴致正高的商人们便生起篝火,举行一场篝火晚会,大家忘情地喝酒唱歌跳舞,一轮明月已悄悄地挂在天空。这时,一个小男孩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指着天上问父亲:“看,哪是什么?像一个玉盘”,父亲告诉他是月亮。这个小男孩就是李白,从此他与月亮结下不解之缘。后来李白写了一首《古郎月行》以记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李客此时就在这个商队中,他带着美貌的西域妻子和他们的孩子们随商队回归中原。李白此时五岁,上有一兄,下有一弟一妹,妹妹月圆最小,还在妈妈的怀抱里。在商队快到长安时,李客带领全家悄然离开商队,沿古蜀道经过剑门关,往四川绵州昌明县青莲乡而去,蜀道之难,剑门之险,在小李白心中刻下烙印。

    四川北部剑南道绵州昌明县是一个四山环绕的小平原,其西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匡山也。从岷山发源的涪江,自北而南,从东边抱着青莲乡;它的支流盘江,则从西边抱着青莲乡。青莲乡就在这山环水抱的平原的中心。李白到此,见中原风物与西域大异,到处都是新鲜的物事,立即就喜欢上这个新家。碎叶故乡渐渐淡去,青莲乡成为李白永远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