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想着被穿越 » 第五十一章桃园丰收

第五十一章桃园丰收

    火锅连续在京城火爆的进行着,打败了几家眼红的商家,由于没辣椒,没有可比性,几天时间就息鼓了。

    程于渲接到了来自京城的一个月的帐册,一家店一天营利两万出头,是啊!京城不缺的就是有钱人,有钱人的钱才更好挣,程于渲又拟定了开分店的计划。

    于是第二天,程于渲就组织人手,连程二夫妻俩都一起加入,炒火锅底料。炒好用特殊材料分成小份,一锅一份,很好操作,如果吃得辣些的,另炒干辣椒。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十多天。

    程于渲想把火锅开遍大奉朝,但现在不能太张扬,辣椒还没找到出处,就凭她那几亩地的辣椒,说服不了聪明人。所以她只能先开几家分店。

    管家把程于渲做的火锅底料和干辣椒装了几辆马车,连夜亲自押送去了京城。

    这时村长找上门,对程于渲说:“渲丫头,红薯藤已长出两尺多长了,看是不是可以移栽了?”

    程于渲起身,跟村长一起去了地里,果然薯藤已经可以移栽了。

    于是程于渲让初夏找来锄头,把地重新翻了一遍,摞出一条条的流水沟,两边是堆得高高的泥土。

    程于渲剪了几节红薯藤,亲手栽下了第一节红薯藤,接着又隔开五公分的距离,再栽下一节。然后拿出玉米种子,在薯藤旁边撒下两颗玉米种子。

    程于渲伸了伸腰,初冬连忙轻拍她的背,送上了热水。程于渲喝了几口,说:“村长伯伯,你要让村民都挖成这样的泥沟,如果是板土,红薯就长不大个,雨水来时,又不能排水,这样会影响红薯的生长,玉米种在旁边,施肥时一起就可以完成,玉米长大后可以为红薯遮盖太阳。利于红薯生长,这样一举多得,节约了土地,提高了产量,你说划不划算?”

    旁边的看热闹的村民和村长都激动极了,这个不用饿肚子啦!

    村长说:“渲丫头,伯伯代表村民们感谢你,感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说完村长就宣布了任务,从今天起大家要全力以付,争取早日播种完土地,好另外打工挣钱。

    程于渲忙完这些,就带着两丫头去了桃园山庄,山庄被何尚俩夫妻管理的井井有条,满庄子的桃子快要成熟了,柿子也结满了枝头,柿子成熟的季节要比桃子晚些。

    何尚正准备去桃园里去巡查一番,有些桃子开始成熟,如果卖鲜果,现在就是釆摘的时候,鲜桃要釆摘青一些,在路上担搁几天,到目的地时,刚好。

    看见主子一行人,连忙过来表示欢迎,又汇报了桃园的情况。

    何尚已联系了几辆马车,明早马车来装货起程,那边也有人接应,这次要把桃子销往各洲县,光京城销售不了多少,况且桃子熟得快,就一个多月的事,全程要摘完,不然我熟透了,一碰就坏。

    何郑氏也和庄头一起,组织庄农釆摘桃子,一些品像不好的全留了下来,放在仓库里,由一些年龄大的老人在家削皮。

    大缸小缸罐子都陆陆续续的送上了山。

    程于渲和丫头们一起动手,搬来几口大锅,开始生火滶制罐头,把削好皮的桃子用清水浸泡,然后放进锅里,放入白糖,开大火滶制,待水蒸发得差不多时,舀入大缸冷却。

    再把小罐子清洗干净,晾干,等滶制好的桃子装罐,盖紧盖子,成品的罐头就生产出来了。

    程于渲看见有人提着桃子来库房,都会加入空间里的桃子,就这样,罐头生产了三个多月,才停止了生产。因为山庄里桃子已经摘完了。她也不敢再拿出桃子来。罐头已堆了几个仓库,这种食物,都是高端消费才能消费得起的。

    奉梓晨命人直接送往京城或者各个洲,县城都没送。

    这个鲜桃生意也一直持续下去,从没间断过。都是在奉梓晨在青龙镇的别院库房里,隔三差五的,程于渲都会去给仓库补货。这支运输队也是奉梓晨挑的人手。

    转眼过了端午迎来了中秋,柿子熟了,大家又进入做柿饼的劳动中,桃园山庄的庄民从滶制桃子罐头中缓过神来,制作柿饼的紧张削皮和压缸中。

    运输车队也不停的往反跑,这些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员。

    村里,玉米也成熟了,村长给程二一家搬来几十个玉米棒子,说他们人多,尝尝鲜。

    又问程于渲:“渲丫头,今天我扒开土一看,都有这么大了,什么时候可以把这些红薯挖出来?”说完还举了举拳头。

    程于渲说:“村长伯伯,别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红薯呀长大了,还要等一段时间,才好吃,到时粉粉的甜甜的十分美味,到是土豆可以挖了。”

    晚上,程二一家人吃上了玉米,甜糯糯的,程于渲吃了两个,饱了,连饭都没吃就洗漱一下歇了下来。

    进入了空间,躺在床上,想着奉梓晨在京城的艰难。

    此时,远在京城的奉梓晨也在想着他的丫头,渲儿你还好吗?

    他自从回到京城,一直有人监视着,所以他只能装病,以此来麻痹有心人。

    景王奉梓寒昨天以拜访贤王叔为由,硬闯进奉梓晨的院子,看见奉梓晨一脸病容的样子,才找借口走错房为理由,嚣张跋扈的离开。

    所以奉梓晨再想程于渲也不敢轻易离开。皇上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没封太子,他是尊守自己承诺呢!还是想看看几兄弟怎样夺嫡谁胜出,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做错了事也睁一眼闭一眼的。

    皇上有三个儿子,两个已成年,景王四十岁,朔王三十二岁都是皇后所生,王皇后的父亲乃一朝丞相。平王六岁,是贤妃所生,贤妃母家家世平平,父母只是个知府。

    再就是奉梓晨,满十岁时皇上要为奉梓晨封王,被父亲拒绝了。现在想想如果奉梓晨被封王,早就尸骨无存了。

    奉梓晨不管朝政,都以公子自称,辟免了好多纷争。

    但你不争,代表不了别人不争,所以奉梓晨就成为了有心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拔支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