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兄弟听话 » 第22章

第22章

    从省城到县城,多是山路,一路穿村过镇,在大山里盘旋。

    走了三个小时,经过山顶一个村庄时堵车了,路拐了个弯消失在村口一片房屋后面,车从那里一辆挨一辆排过来。

    吴哥跳下车说去前面瞧瞧。

    夏末秋初,依旧炎热,阳光无遮无拦直射山脊,远处山坡上的树和近处低矮的灌木默默地承受着它的炙烤。

    三个人晒的受不住跳下车,藏在车斗的阴影里。

    文文下了车,悄悄把一柄雨伞塞给党小苗,党小苗感到一股甜蜜在体内流淌。

    姚满满笑着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李向东假装举手做仰头喝水的状,党小苗说确实有点渴。

    李向东把空握的手伸到党小苗面前:“醋,酸,哈哈哈……”

    文文红了脸,回身和车上的梅儿两个人用家乡话说话,他们仨抻着脖子听,硬是一句也没听明白。

    吴哥无精打采的回来,说前边村里有户人家办白事的,拦过路车讨钱,嗐,一块半块的给了就完了,不给你也走不了,一个司机硬不给,这户有个傻儿子,司机车一动,傻子一头撞车上,头也流血啦,这下好了,讹住司机不叫走,棺材都横到路上了,我看这一时半会儿走不了了。

    几十辆车停在路边,车里闷热,人们都下了车,抽烟聊天。

    堵了近两个小时了,日头快悬到正当空,阴影越缩越小,大家口干舌燥,李向东便叫了吴哥去村子里找水。

    刚走了几步,就远远看有几个村民推着车子,驮着水桶过来,人们都围了上去,他俩赶紧跑上前,不一会拿了几瓶汽水回来了。

    吴哥说:“快了,快了,村里人说司机单位领导来了,正商量价钱,一给钱立马通车。”

    姚满满接过汽水一气灌了下去,玩笑道:“此地莫不是黄泥岗(水浒传劫生辰纲的地方),汽水里没蒙汗药吧?!”

    卖汽水的村民游走到他们车边,文文又买了几瓶分给大家。

    李向东和村民打趣,问:“咋把汽水泡桶里?”

    村民说:“井水凉的很,冰一下么。”

    李向东伸手进水里:“还真凉啊,这一桶水多少钱?”

    村民说:“水不要钱。”

    李向东哦了一声,搬过水桶噗一下把脑袋钻进水里,抬起头甩着水,大喊凉爽……

    又等了半个小时,路终于通了,人们一阵欢呼,纷纷上车启动,缓缓前行。

    他们到了县城已经快一点,瞧见路边有公话,姚满满拍拍驾驶室让吴哥停车,说打个传呼。

    他们仨跳下车,姚满满给成飞打了传呼,很快电话回过来,姚满满说:“我们到县城了,三哥的葬礼在哪儿?”

    成飞没好气的说:“几点了,早办完球了,十点多他家人就拿上骨灰走了。”

    姚满满一下愣住了,不知道说啥。

    成飞说:“你们先找地方住下,晚上我找你们。”

    说罢挂了电话,话筒里嘟嘟响。

    党小苗说:“那么早?那咱肯定赶不上呀,说啥也没用,抓紧去小院吧,先找到三哥的钱再说。”

    三个人回到车前,说有急事就在这儿分手吧。

    吴哥文文梅儿也下了车,说完事一定联系,又说了些道别的话,挥手走了。

    党小苗悄悄跟文文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文文望着他轻轻点了点头。

    仨人便往小院去了。

    打开小院的门,感觉拥抱老朋友一样又熟悉又亲切,已是物是人非,又不免触目伤怀。

    俩人给李向东介绍了小院情况,讲他们在哪里睡,在哪儿吃饭,三哥把装豆子的烟盒藏在哪里,王冬梅的书包曾埋在什么地方……

    院里三间老式的青砖正房,三个人分了工。

    中间屋党小苗负责搜寻,东边一间王冬梅住过姚满满负责,西边一间算是个库房放着农具之类的杂物,由李向东负责。

    党小苗说:“一定要仔细,凡是可能放钱的犄角旮旯,坛坛罐罐一处也别遗漏。”

    搜寻从下午三点开始,直到五点多才结束,期间三个人还互换房间,也就是说每个屋都搜了三遍,结果不要说五万,连五块的影子也没见到。

    三个人又在院子里好一通翻腾,连核桃树下一堆树叶子都扒拉了一番。

    一顿操作下来,仨人累且失望,说好送三哥最后一程,人没送成,说找钱,钱又没找到,岂不白来一趟,仨人好一会沉默无语。

    党小苗立在院子当中环顾四周思索着。

    姚满满趴在水龙头上嘴对嘴喝了一气水,又脱下背心冲头,用背心擦着头发说:“开会,开会,捋一捋脑子。”

    姚满满说:“三哥马马虎虎个人,不会藏这么仔细,是不是没在这儿。”

    党小苗凝眉沉思缓缓道:“应该就在这里,这会儿凭直觉吧。”

    说完点了一支烟屋里屋外东走走西看看,走访现场的侦探似的。

    就在这时文文来了传呼,留言问他忙完了没有,晚上能不能一起吃饭。

    另:“住的地方有没有蜡烛,今晚大停电。”

    党小苗此时在西边杂物间,他抬头看看房梁垂下来的灯泡,又瞅瞅窗边墙上凹进去的一方灯台,里面真有半根蜡烛,他拿了出来,回到中间的屋里去。

    进了屋朝同样位置的灯台处一望,脑子不由嗡了一下,那里竟贴着一张画。

    他忙叫姚满满李向东进来。

    画是一张老旧的梁祝楼台会,四角摁着图钉,党小苗扣掉下面两个,撩起画来。

    画后面果然是个灯台,灯台里搁着报纸包的一包东西,姚满满一把抓过来,打开一看,正是一捆钱。

    三个人激动的几乎跳起来,姚满满使劲拍着党小苗:“还是你小子有办法,真神啦!”

    党小苗声音有点颤抖“:是文文,是她提醒的。”

    他给他俩看传呼说:“走,请人家吃饭,这是咱的福星。”

    他们把钱放回原处,画抚平图钉摁回去,党小苗洗了洗脸,一起出门给文文回电话去了。

    电话里文文说吴哥要去接他们,党小苗不用接,自己过去就行。

    饭店在医院斜对面叫老六菜馆,名字朴实,是个二层楼,透过玻璃窗能看见文文的商店,规模档次在县城也算可以。

    他俩去过老六菜馆,那会在医院陪王冬梅的时候,成飞让他们去打过饭,成飞和老板打了招呼,那次吃饭没收他们的钱。

    三个人心情大好,不光因为找到钱可以慰籍三哥在天之灵,更在于他们用事实证实了自己,仅凭分析推断能准确判断未知事物,一旦成功了就是了不起,自然欢欣鼓舞。

    他们说说笑笑忘了叫车,不知不觉由大路走上田间小路。

    三个人商量下一步咋办,钱是带回省城将来一起交给王冬梅,还是直接去陈三家,交给陈三家里人。

    从当初陈三的讲述看,这笔钱和王冬梅没有关系,如果交给冬梅,她再转交三哥家人,反倒可能给她添了麻烦,因此三人一致决定明天继续南下,直接把钱送到陈三家里。

    想着三哥家人见到这笔钱震惊喜悦的样子,他们也有些心潮澎湃,觉的自己颇有几分侠肝义胆的豪气。

    他们只顾兴奋的说着话,不知不觉已到了医院门外。

    党小苗领着他们进了文文商店。

    外面天才刚暗下来,店里已亮灯了。

    文文换了一身白色连衣裙,一条红色丝巾系住头发,她从灯光下欢快的迎上来,将手里的几盒香烟塞给党小苗。

    文文说:“吴哥在饭店等他们,你们先去,我姐马上就来,她来了我就过去。”

    三个人说好。

    党小苗瞅见货柜的阴影里坐着一个人,像是脸上有刀疤的东子,心里便一阵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