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历代皇帝教崇祯治国 » 第46章 扫盲班二

第46章 扫盲班二

    “三位大人,朕这法子是否可行。”

    崇祯的身子向前倾了一下,试探地问。

    孙承宗合上了小册子,慨叹道。

    “陛下,有了此册子。

    老臣敢说,大明人人识字的盛世,指日可待矣。”

    在这本小册子中,崇祯罗列了推动扫盲班的具体操作办法。

    在前期,精心挑选1200个常用字。

    每个字都对应有注音符号,借助注音符号作为辅助识字的工具。

    然后分三步:

    第一步,学会注音符号和拼音;

    第二步,突击单字,先求会读与初步会讲;

    第三步,教、学识字课本,同时开展阅读中国历史简本和圣贤之道简本,巩固所认识的字。

    倘若民众不适应上述方法,崇祯还有更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农村,首先从学写自己的名字开始。

    然后再学各种农活儿、农具、牲畜的名字。

    日常做什么,就学什么。

    初春时,农户忙着春耕和送粪,就教他们“春耕”“送粪”两个词语;

    捕捉蝼蛄的时候,就教“蝼蛄”二字。

    到了深翻地的时候,就教“深翻地”三个字。

    没有地方办学,可以在庙宇、空院、田间地头,办扫盲班。

    没有桌椅,可以用土坯垒成土台墩,上面磨平当作桌椅。

    至于两京和各省省府的城市中,则编著新的生活教材。

    教材的内容包括买菜、算账、各种官老爷的称呼,城市生活出现的事物名称统统被收录其中。

    徐光启指着册子的最后一页问道。

    “陛下,此《笠翁对韵》,是何人所做呢?

    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口齿留香。”

    说完,便轻声地诵读起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月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孙承宗和黄立极,全程闭着眼,静静地聆听。

    待徐光启念完后,两人睁开眼,意犹未尽地道。

    “此文与南宋王应麟的《三字经》不相上下啊。

    此文一出,我大明境内,连三岁小儿都可诵读。

    实为作诗做对的入门之学,不知作者是何人?”

    崇祯脸色不自然地轻咳了一声,如没记错,《笠翁对韵》应是明末清初李渔的作品。

    不过,李渔现在才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为了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崇祯打算将其据为己有。

    “《笠翁对韵》乃朕苦思几日得之,如稚子儿童皆会念,朕之幸也。”

    一旁伺候的王承恩适时地拍上马屁。

    “前有《少年中国》,后有《笠翁对韵》,陛下大才也。

    我大明天子不仅是皇权神授之人,亦是文曲星下凡啊。”

    四人听后,哈哈一笑。

    孙承宗拭了拭眼角的泪花,问道。

    “陛下,老臣觉得,此《笠翁对韵》比中国历史简本和圣贤之道简本

    更让人容易接受。

    陛下何不停了那两本,独推《笠翁对韵》呢?”

    崇祯沉吟了一会,斟酌道。

    “儒家经典传承千年,天下读书人无不自诩为圣人弟子。

    让圣贤之道简本走进扫盲班,是为了笼络读书人的心,免得其将西学的拼音视为猛兽。

    至于,中国历史简本。

    朕打算拿来给大明子民普及基本历史知识,而非给读书人做学问。

    这本书要告诉大明子民,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继承祖辈何种品格和气质。

    其二,要告诉百姓,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祖先打下来的,人人有责保护。

    建州女真妄想染指,我大明百姓应人人得以诛之。”

    在场的几个人听了崇祯的话,内心不禁一震。

    原本以为陛下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后面却藏有如此多的心思。

    陛下虽仅十七岁,布局严密,不容小觑啊。

    第二日的朝会上,黄立极正式提出,在大明境内免费推行扫盲班的上疏。

    这让毫无准备的礼部尚书来宗道和户部尚书郭允厚,措手不及。

    在两人的认知中,陛下之前提出编著课本只是少年心性,过了便忘。

    谁知,陛下不但没有忘却。

    反而先和内阁首辅提前商议好,并且附带一本可操作的小册子。

    如果在大明境内免费推行,以大明目前的师资和财政根本负担不起。

    户部尚书郭允厚第一个出列反对,免费推广扫盲班,耗资巨大。

    如今大明国库连年入不敷出,不如暂缓几年,待财政好转再推广。

    礼部尚书来宗道尚书则认为,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人口千千万万。

    而大明的读书人才两三百万,就算把全部读书人派下去扫盲,也是如沧海一粟。

    左副都御史李夔龙挺起胸,精神饱满地出列。

    “陛下,臣听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今,我大明境内西南有奢安之乱,东北有建奴之患。

    更应教化万民,振兴大明。

    人员和钱粮不够,可以慢慢想办法嘛。

    实在不行,可以先从两京和东南开始实施。

    待到国库盈余,且有试点经验,再向全国推广。”

    坐在御座上的崇祯嘴角上扬,赞同地点了点头。

    李夔龙看到崇祯满意的模样,心满意足地回到队列中。

    来宗道抬头看了看身旁的郭允厚,这位大明的财神爷摇头苦笑。

    见两位尚书不再言语,崇祯当即拍板道。

    “如李御史所言,前期先在两京、各省省府和东南富庶之地铺开,积攒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

    至于如何挑选扫盲班的授课先生,由礼部商议后,再将方案呈上来。

    关于扫盲班的经费,前期从朕的内库支出。

    待国库好转后,再由国库支出。

    众卿以为如何?”

    皇庄经过梁九的改革后,每年可为内库带来30万两的收入。

    银子只有流转才发挥应有的价值,况且是用于基础教育,崇祯干脆大方一回。

    听到陛下自掏腰包,户部尚书郭允厚额头上的川字眉瞬间散开,赶紧出列道。

    “陛下此言甚妥,臣附议。”

    来宗道双眼瞪得大大的,好你个浓眉大眼的郭允厚,居然为了省点银子就抛弃了自己的立场,实在有失朝廷重臣的体面。

    郭允厚满脸不在乎,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盐贵。

    就国库那点存银,还不够朝廷半年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