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飞将吕布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凉阎行!

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凉阎行!

    “樊兄,他这是在要求斗将吗?”张济弱弱的问道。

    “嗯,没错。”樊稠很认真的点头回答道。“张老弟别慌,咱们人多。”

    鬼知道樊稠经历了什么,被贾诩拉到牢房一夜,就将樊稠说得服服帖帖,心甘情愿地拜吕布为主公。而吕布虽然很肉痛,但还是很大度的给贾诩承诺的重赏,当然,这赏金是他自掏腰包。

    “对!”这时张济才想起了派给他的一堆战将,回首大声道,“此人搦战,谁敢战他!振我军威!”

    吕布派给张济的阵容可谓豪华,两千八旗营,都是八旗营中的主力,主将张燕并一干黑山诸将、白饶,于毒,李大目,张牛角以及河东将领张希,藩纯等……但是说实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阎行是什么人?这是在历史上险些击杀马超的猛人,虽然历史上阎行是偷袭,但马超当时的年纪并不小,已是初平年间,马超已经二十出头。

    但是张燕并不知晓阎行的能耐,作为新降之将,张燕急切想要立功,岂能放过眼前的机会,当即就大声喊道,“末将出战!”

    “张将军……务必小心,此獠勇武,有万夫不当之勇。”张济忙道。

    “真的假的……我不去了,那谁,那个谁,你俩去。”张燕那叫一个谨慎,但凡有一丝危险,他都不敢上,更何况在经历了吕布冲阵的事件之后,张燕对于万夫不当这四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犹记得当年被吕布骑着嘶风赤兔马追着跑的情景,身边的渠帅吓得四散而逃,这真特么是万夫不当啊。

    被张燕叫出来的两个小渠帅都是在黑山军中拥有极小势力的小山贼头目,尚且不知大难临头,还美滋滋的骑着马端着兵器往外冲。

    几乎刚刚冲出不到一分钟,只听得阎行大声咆哮道,“久闻并州多猛将,今日一见,尽是些酒囊饭袋!!”

    “这么快啊……”张燕目瞪口呆,他派出的两个手下好歹也是膀大腰圆的汉子,手里也是有几分武艺的,怎么刚出阵就让人家给一矛刺死了?

    当首的张济樊稠则将战场发生的所有事都尽收眼底,望着阎行干脆利落的招式,出手依旧是那么快准狠,不禁面面相觑,樊稠愁眉不展道,“这阎行数年不见,武艺不减当年,若你我上阵,恐怕此时早已死于非命,要不就撤了吧?”

    张济皱眉道,“万万不可,主公说过,不可让敌军看出我军有故意撤退之势,此战我等还需并力……”

    忽然间,张济总感觉哪里不对,但却有些模糊,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恰时,阎行久经呼喝,见张济缩阵不出,没有斗将的意思,不禁横锁剑眉,虎眸中满是不悦,策马驰骋阵前,不断骂阵,极尽难听之声。

    张济樊稠眼见阎行如此嚣张,指挥兵马向前冲锋。

    此举正合阎行之意,阎行不怕并州军不出战,只怕并州军坚守阵线。说实话,这里是河东,如今是骠骑将军吕布的地盘,他作为先锋军,自然起到探路的作用,顺便与敌方的先锋军交战,战而胜之,大涨己方士气。

    但是阎行知道韩遂的脾气,如果他阎行深陷于并州军的包围之中,韩遂是绝对不可能出兵救援的,因此,阎行必须保证速战速决。

    这一战轰然开启,没有号角的鸣奏,没有鼓声的齐鸣,只有战士们怒吼的咆哮,声震四野。阎行作为西凉屈指可数的猛将,自然身先士卒,在阎行的带领下,西凉韩遂军犹如一柄锋利的宝剑,笔直的插进八旗营的心脏!

    无数八旗营将士的性命悄然逝去,却无人在意。

    八旗营就是这样的作用,如果是打胜仗,那他们的战斗力足以比肩西凉军,但是打败仗时,或者是势均力敌的战争,八旗营的战斗力会随着战局僵持的时间渐渐衰弱。

    因为这支兵马的本质就是为了利益而诞生,利用利益来驱使的军队在发现战局不利于己方的情况下,自然会丧失士气。

    阎行手持铁矛,左冲右突,一杆铁矛杀敌无数,横扫竖劈,招式老道狠辣,出矛角度刁钻,让人防不胜防,观阎行招式,沉稳如山,不动则已,铁矛抬起刹那必有一人殒命,正如其性格,沉稳如山,城府极深,动如雷霆。

    几经冲杀,阎行所属的西凉铁骑就将八旗营的阵线撕裂开一条大口子,阎行方才斩杀眼前一员黑山渠帅,放眼望去,将旗已然被八旗营的败军潮流簇拥着往解县方向而去,不禁横锁眉头,内心忧虑,‘这是骄兵之计?有陷阱?’

    这是阎行的第一个想法,但是看着八旗营近乎溃散的阵型,阎行又消去了怀疑之心,驻马谓左右道,“久闻骠骑将军有八旗之营,奴役匈奴,鲜卑,乌丸等外族为前驱,想必就是这支部队,可惜所使之将乃庸才,不得尽用其能,此乃我等之功劳所在也,当并立前行,斩将夺旗,以震军威也!”

    左右闻之振奋,轰然应诺。

    阎行当下也不疑虑,挥兵一路掩杀,杀得八旗营丢盔弃甲,期间阎行叱令督战队进行监督,但凡有停止脚步捡拾战利品辎重者,一律斩杀。军纪严明,可见阎行为将之姿,西凉大将,名不虚传。

    解县。

    城楼上,吕布赫然屹立,倚垛相望,身后王凌,蹋顿两员大将垂首挎剑侍立,其后是成排的吕布亲卫,足有三百人,寂静无声,气势森然,此番吕布至解县,没有通报任何人,包括贾诩。他是偷偷溜出来的,而溜出来的原因,就是为了见见这所谓的西凉先锋军,见见所谓的庞德阎行两员大将,以及那个未来能与他比肩的三国顶尖猛将,西凉锦马超。

    当然,吕布的脑子没有坏掉,光是带着三百亲卫并不保险,为了此次出行,他特意带了三千狼骑营随行,在征调的过程,吕布为了防止张辽劝阻,没有出示虎符……

    事实上,他只是简简单单地骑着嘶风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出现在狼骑营,整个狼骑营都会心甘情愿地随吕布出征,为他出生入死。

    正如当年宋宪的那句话。

    将军旄旗所指,吾等誓死追随。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头奉承,是从骨子里发出的信念,这个信念始终烙印在每个狼骑营陷阵营将士的内心深处,随着时间的变迁,由老兵将这个信念贯彻到新兵,就像现代的宗教组织一样…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就是狼骑陷阵的军魂。

    不出多时,远处的天际线染成了黑色,伴随着轰隆轰隆的马蹄声,一个个狼狈的八旗营猛拍战马,直奔解县而来,更有甚者,将兵刃刺入马臀,加快战马的奔跑速度。

    看得吕布俊脸当时就黑了下来,低声怒骂道,“这群混账!岂能如此作为?”

    对于汉人骑兵来说,战马就像是他们的生命,除非是迫于无奈,否则汉人骑士就算饿死,也不会吃马肉,更不会对战马做出如此行为。

    这一点,吕布深有感受,毫不夸张的说,吕布和赤兔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魏氏貂蝉在一起的时间都多,可谓血脉相连,近乎达到心灵相通的玄妙境界。

    “主公,张燕将军恐有生命之危啊。”这时王凌闻声也凑近了城垛,倚着城垛往下望去,面容焦急的谏言道,“主公,咱们出战吧,这敌将声势过猛,武艺超群,再这样下去……”

    “嗯,王老弟说的对呀主公,你看张燕那小子,瘦的跟麻杆一样,论脑子俺是玩不过他,但是打架这方面,他还是太嫩了。打不过关西汉子很正常,就由俺来出马,救他一命吧。”蹋顿一脸信心十足的样子,仿佛胜券在握。

    吕布轻轻斜了他一眼,按照蹋顿的武力值,也就能撑得过他三招,有时连一招都撑不过,谈何与阎行这等堪称一流的猛将作战?恐怕他下场的结果,也不比张燕好到哪里去。

    “拿本侯方天画戟,天下能人辈出,不可小觑敌将,此乃取祸之道,狮子搏兔尚需全力…算了,你二人,好好看,好好学,日后征战沙场…别让人追着屁股打,丢了本侯的脸。”吕布冷冷的回头看了眼王凌蹋顿。

    两人忽然不寒而栗,不知为何,仿佛感觉到这一天即将到来……

    解县城下。

    离得老远,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嚷声伴随着惨叫声响彻到解县城内,听得解县百姓亡魂大冒,自知战时又要来临,躲得远远地。

    战场上,阎行一骑当先,犹如一辆坦克,摧枯拉朽般将八旗营的阵型冲个稀巴烂,眨眼间,就有数员战将跌落马下,此时阎行的目标,正是衣着华丽,战甲锃亮的张燕,张燕也是欲哭无泪,拼命地拍着马屁股,恨不得跳下来自己跑。

    这种感觉,仿佛就像上次在太行山附近被吕布追着杀,这感觉他真的不想再感受第二遍…太他妈操蛋了!

    “救命!救命啊!”张燕听得身后风声渐近,双手撑着马背,腰部以下的下半身直接凌空抬起,就像个杂技团表演者一样,回头一看,阎行双手拉弓搭弦,正瞄准着张燕,吓得张燕亡魂大冒,急忙求救。

    此时的张济樊稠眼见着解县渐近,岂能对张燕的安危坐视不理,慌忙拍马回战阎行,口中大叫道,“张兄莫慌,待我等助你!”

    阎行见二将迎上,仰头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得计的喜意,挺矛策马,将张济与樊稠拦下,一杆铁矛耍的虎虎生风,普一交手,就刺落了张济头顶的战盔白樱,吓得张济汗流浃背,转攻为守。

    张燕见张济樊稠二将竟不是阎行对手,下意识的就想逃走,但转念一想,这二人只是初识不久,却能为他冒险去战这员西凉猛将,可见其人颇有义气,再想想‘无人能当’的黑山渠帅,心下一股暖洋洋的,当下牙一咬,心一横,拍马迎向阎行,大叫道,“贼将休得猖狂!看我张燕战你!!”

    “似你这等草包,再来十个本将亦是不惧!”阎行膛目咆哮,铁矛刺的更加急迫,带着呼啸的风声。

    四员大将在战场中心,形成了一个转圈厮杀的小战场,张燕樊稠张济使尽浑身解数,与阎行战做一团,那阎行越战越勇,铁矛犹如雨点般,淋漓酣畅,抽矛刺矛,毫不滞懈之意,行云流水般顺畅,老远一看,仿佛生出三头六臂一般。

    不多时,战至十余回合,张燕三将渐渐显出败势,阎行大叫道,“痛快!痛快!”

    忽然,原本八旗营叽里呱啦的外语噪音陡然消失,就像鸭子被扼住了喉咙,再也无法怪叫一般,阎行似有所觉,停下了手,一股不祥的预感在心中慢慢放大,哪怕是一番激战也依旧平缓跳动的心脏骤然剧烈跳动。

    阎行不自觉的望向解县的方向,只见原本溃逃的八旗营将士呈羽翼般左右散开,为解县的城门让出一条康庄大路。

    天知道守城之将是怎么想的,居然在面对己方溃败的情况下,依旧能抬起城门,也不知是勇气还是脑残,在城门开启的瞬间,一员大将渐渐出现在无数双目光的视线中,此人一出现,阎行所属的将士们就再也挪不动目光。

    那是怎样的一员大将啊,就像是从道观中搬出来的护法天神般,刀削斧凿的脸庞,高高挺起的鼻梁,微薄的嘴唇,犹如铜皮铁骨般的皮肤,眉眼间仿佛有化不去的寒冰敷在上面,说不清是杀意还是冷漠,一身令人惊羡的精致战甲,每一个纹路,都是能工巧匠思索三天三夜的作品,每一副甲片仿佛都能成为传家之宝,宝贵的资金打造而出一顶束发紫金冠,两条雉尾就像唱大戏的英雄人物般,垂在后肩,那杆方天画戟更是大到夸张,戟是双刃戟,月牙锋利,戟刃刃面上刻着深邃的血槽,戟杆顶端挂着红穂,红穂上系着明珠,戟杆的宽度,寻常人一只手都无法合握,唯有他那宽厚的手掌才能牢牢握在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