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未来战警之崛起 » 第31章 不懂,但大为震撼(1)

第31章 不懂,但大为震撼(1)

    两人很快来到了实验室。

    这是一栋二层的高楼,层高6米,占地近400平方米。

    相比于教学楼,实验楼的层高明显高出很多,这是因为里面的实验器很重,为了方便移动、组合,所以每一层楼顶部都会悬挂有吊机。

    生物实验室在一楼,机械实验室在二楼。

    走进实验室前,厉加仑的眼角朝着实验室瞅了一眼,他记得那里一直有一座墓碑,或许是角度的关系,他并没有看到。

    王主任做好登记,从门前柜的抽屉中抽出纸笔,带着厉加仑走上了二楼。

    “如果你不请假,这些操作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文试重在理论、设计,对于实操,在进入战警系统后,会重新学习。”

    厉加仑沉默点头,对于这一点,他很早之前就有所了解,不然他不会到现在才来恶补。考试要想考好,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听说他们的机器设备更为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

    厉加仑诚恳回答道。

    “是这样的。”

    说着两人就来到了二楼实验室房门前,整个二楼就一个实验室,也就只有一个门。

    打开房门,里面摆放着一排排机器,但从外表看,它们个个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铁疙瘩,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我就坐在后排,这些机器你随便用,但有必要提醒你一下,千万不要违规操作。”

    实验室里面的设备共有三类,第一类设备是温控机,它可以将材料在短时间升温/降温至指定的温度,因此常常用于融化金属材料。

    目前这个实验室内,这类机器最高的温控上限是6000℃,最低是-222℃。但这已经能满足厉加仑的需求。

    第二类设备是微操机械臂,它有两种操控模式。

    一种人工操作,它可以通过转抽成百倍的缩小机械臂的移动,精度介于毫米和微米之间,具体则要看操控人的水准。

    另外一种是程序微操,精度在微米和纳米之间,这依赖于程序的不同以及材料的强度。

    这第三类设备则是两者的结合体,既可以达到温控要求,也可以实现微操,但只能以程序进行微操。

    看到王主任坐到了后排,厉加仑随即挑选了一台远离王主任的温控机器。这样的行为在王主任看来,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学生对老师,天然就存有一种恐惧。

    在一个看不到的角落,厉加仑低声自问:

    “接下来要怎么做?”

    厉加仑虽然早知道核心来到实验室存有它的目的,但具体是什么他并不是很清楚。他就像是一个执行程序的爬虫,不到关键语句,也就不可能知道自己记下来要做什么!

    “AI核心:融化了那张金属铭牌,就使用那台最大的设备。”

    最大的设备自然是那第三类设备,相比于其他两类,它与前两类高度相近,只是长度略有不同。所以在学生之中,它有着一个别样的外号:“长融合”,字面意思。

    整个实验室就只有三台这样的长融合。

    厉加仑自然不可能直接打开那台长融合,这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他先开启一台温控机,并随意从桌子上拿起一块材料,丢入了温控机内的平台,并卡好了位置。他表现得相当谨慎。

    桌子上配备的材料是提供给学生熟练使用机器的道具,这些材料也是金属,所以它们在厉加仑眼里,它们是那么的光彩夺目。只可惜这些材料相当的特殊,拿到任何一个兑换点都会被没收。

    而厉加仑手中的那块金属铭牌一样如此。

    随着机器开始运作,厉加仑也开始有模有样地按照脑子里预定步骤操作着眼前的机器。他将眼前的材料融化成液体,待其未凝固前操作机器转移到了微操机械臂的工作平台上,然后通过中控平台控制机械臂完成材料的固形。

    这一切操作是如此流畅,仿佛他已经训练上百次。

    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并不会有任何用处。这是因为其中很多关键的、复杂的步骤被抹去了,这些关键点,并非厉加仑现在就应该掌握的。

    王主任坐在后排,看着厉加仑的操作频频点头,学生如此优秀,她自然是十分欣慰的。或许最近这些过于劳累,她的眼皮越来越重,尽管她为此做出了最大的抵抗,但最终还是半趴在了桌前睡了过去。

    这是一种天然的迷香。先前厉加仑接触王主任手中那张纸时,核心悄然地将一种分泌物涂在了上面。

    对于核心的操作,厉加仑是清楚的,而且这一切是在王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定好的。因为他不敢确保王主任会不会看见那突然多出来的材料,毕竟这个实验似乎至少要持续四个小时。

    没有浪费时间,厉加仑按照吩咐打开了那台长融合,接下来的操作就不在他熟悉的领域,所以核心全程代管了他的双手。

    他从上衣的口袋中拿出了那个从床下取出的金属铭牌,随即将它丢在了长融合的平台之上。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也浮现出这金属铭牌的相关信息:

    “波铯合金,常温下硬度极高,且具有特殊的属性。常温下,它会产生电流,且电流路径可在高温下编辑,这就意味着金属在通常情况下是处于通电的状态。也因此,它也被称为生物金。因此,它可以简单地做成密码锁。

    然而这电流路径需要在合金温度加热到5680度才可以编辑……”

    “看着”这详细的介绍,仔细思考着核心拿出来的设计图,心中难免感叹核心的能力。数据精确,结构严密,若是真能达成它的目的,那可以说是神乎奇迹。在机械领域方面的奇迹。

    厉加仑自己的精神高度集中,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于他而言,能观摩这样异常完美的操作,定然受益良多。

    高温之下,材料不再是坚硬的不可摧毁的固态,而是变成了一坨黏糊糊的液态。它似要分流各处,却又因为某种联系,相互凝聚。

    单单这个融化的过程就用了足足半个小时,而这之后必然是一个漫长的且复杂的操作过程。

    在足够嘈杂的声音中,厉加仑就这样静静地看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他深知做到这一切的不是自己,那他一定会站在所有师生面前,不,是所有人面前,高呼自己是个天才。

    虽程序复杂但又极其精美,虽流程繁琐但又不失流畅,在这一刻,他只觉得自己学的词汇不够多,对机械的理解还不够深。

    不知道多了多久,王主任陡然从梦中惊醒,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见厉加仑依旧井然有序地操作着那些机器,她于心中长长地松了口气。她缓缓地站起身,缓慢走向厉加仑。

    到了跟前,她故意提高了嗓门,随意问道:

    “怎么样,这些机器熟悉得怎么样?”

    她看到厉加仑一个人前后看着三台机器,并用纸笔做观察记录,心中颇感欣慰。

    “这个还是比较困难,还需要再熟悉。”

    厉加仑说着指了指那一台开着的长融合,他并没有在核心完成成果之后果断关闭长融合。除了避免麻烦之外,他还想试试核心之前的操作是有多难。

    他最终得出结论,这确实很难。明明都是程序操控,可就是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

    王主任点了点头,还想再说点什么,就听到不远处嘭嘭声打断了她。那声音来自实验室之外。

    “王主任!王主任!”

    来人正是马校长。

    “马校长!您找我有事?”

    王主任来到实验室房门前,询问道。

    “嗯!王主任,我收到了您延迟退休的申请。您的决定,对学校来说意义重大。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感谢您的付出。后续我会尽快安排您的课程,当然,我会考虑您的身体状况。”

    马龙虽然一直说着王主任的事情,但眼角余光总是是不是飘向王主任身后的厉加仑。

    待将王主任的事情讲完,马龙若有所思地问道:

    “那人是不是厉加仑。”

    马龙自然是认识厉加仑的,他这番询问也并非做作,只是厉加仑这些天的身形变化太大,难以与往日熟悉的印象重叠。

    王主任点头。

    “那正好,我想找他还有些事!”

    王主任很快明白了马校长的意思,这是要自己避开。她看了看马校长,让开了道路,自己走出了实验室,关上了房门。

    厉加仑听力异常,自然是听得一清二楚。他一边思考着马校长的目的,一边迅速遮掩手臂,以免被他发现。

    核心制作的机器人正抱着他的手臂。

    马龙缓步走到厉加仑身前,低声开口,一点都没在意厉加仑是否能听得见。

    “人都是自私的,或许你会期待我会因为我的自私向你道歉!但现在已经没这个必要了,我已经弥补了我的过失,希望你不要因为我的过失而痛恨这一片土地。它孕育了我,同时也孕育了你。”

    马龙说完,就大步离开了实验室。

    厉加仑不懂,但大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