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庄说刘邦 » 第04回 凄凉的落幕

第04回 凄凉的落幕

    周文率军驻扎在戏亭,可把秦二世吓坏了,小心脏卟嗵卟嗵跳得那个激烈,按都按不住。

    少府(管理皇家财产的财务长官)章邯安抚说:“陛下,咱先别慌啊,咱领兵跟他打就是了。”

    “咱咸阳哪儿还有兵啊?”秦二世尽管不会过日子,但基本的家底儿还是清楚的,这时秦朝的军队都外派各地灭火去了(消灭各地的义军),咸阳跟空城没啥区别(二世不是诸葛亮,不唱空城计,也没那胆唱,主要是没想到铁桶一般的函谷关会被人轻易给拿下了)。

    章邯出主意说:“你把骊山做苦工的那些刑徒都赦免了,再把他们武装起来,去迎击那些反贼,准行。”

    秦二世现在也顾不上修宫殿、陵墓了,马上同意了章邯的主意,短时间就聚集了几十万人(这得有多少人在骊山做苦工啊)。

    人凑齐了,秦二世的胆量也回来了,他对章邯说,主意是你出的,仗也得你打,这些人归你了,小高子(赵高)那儿还有个牌局呢,我赴约去了。

    这秦二世也真敢用人,让一个搞财务工作的去领兵打仗。

    章邯同志充分发挥了一职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质,带领这由几十万苦工组成的军队,向驻扎在戏亭的周文大军发动了攻击。

    一仗下来,搞封建迷信(占卜望日官)的周文硬没打过搞财务工作的章邯,被章邯打得大败。

    前面介绍周文时说过,周文自称熟悉军事(自言习兵《史记》),看来所谓的熟悉军事,完全是忽悠陈胜的,要不《史记》为什么要在熟悉军事前面加上“自言”两个字呢?

    有人猜测,周文进入函谷关时,并不是打进去的,而是成功地忽悠了守函谷关的某位将官。老庄觉得这个猜测靠谱,如果函谷关那么容易攻进去,古时候就不会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

    再看周文的简历,除去在项燕手下当占卜望日官不说,还在楚相黄歇那里做过事。

    黄歇是什么人?是与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齐名的四大公子,门下食客即便没有三千,几百肯定是有的,这些食客鸡鸣狗盗一应俱全,嘴上功夫都相当了得,忽悠的对象不是国君就是将相。

    周文同学肯定是大忽悠中不太出色的一员。如果出色,史书中肯定会像对毛遂同学一样记上一笔。尽管不出色,但忽悠一般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否则也不会进入春申君黄歇的门下。

    一些史家把周文的失败归咎于士兵是新参加进来的,没有战斗经验。

    老庄坚决不同意这一说法,这对章邯不公平,章邯的兵清一色也是新拉进来的(不是自愿),并且都是做苦工的,除了吃苦耐劳(在工头儿的皮鞭底下干活,耐不耐劳也由不得他们),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这些史家又说,周文孤军深入,这也是失败的原因。这一说法老庄同样反对,孤军深入一般是形容小股部队冲入敌人的后方,被人围而歼之。你都几十万人了,还能叫孤军深入?狼入羊群还差不多。

    如果周文有点军事头脑,别在戏亭那儿磨叽,一口气攻进咸阳,章邯再有能力也没时间组织起几十万做苦工的苦力军,那样咸阳城就是你的了,那几十万苦工也是你解放的,肯定跟着你干。这样历史就得重新改写,刘邦再也不是第一个攻进咸阳的人了。

    周文的忽悠功夫对付个官员什么的还行,真刀真枪打仗就没有用处了,被章邯打得落荒而逃,一直退到函谷关外。

    退到函谷关外干什么?等援军啊!

    这时的秦王朝很虚弱,自从900个民工在陈胜的带领下举起造反大旗,全国的起义队伍风起云涌,从四面八方袭击秦朝政权。其中力量比较大的,有占领沛县(今江苏沛县东面)的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在吴中(今江苏苏州)有项梁、项羽叔侄领导的起义军。而且陈胜派出去配合周文西征的军队,由将军宋留带领,走南路攻进南阳,将要从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攻入关中;武臣一路起义军又在黄河以北地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从西北进攻关中。因此起义军的形势仍然是良好的。(此段内容大部分引自《中国通史》李伟智版)

    此时离周文最近的是黄河以北的武臣,稍微往西挪一挪就能接应上周文,于是陈胜命令武臣急速向西出兵接应周文的西征军。

    武臣目前日子过得很滋润,渡过黄河后,带着张耳、陈馀两个游士连续夺取了三十多座县城,军队发展到几万人。

    在公元前209年8月,武臣等人带兵占领了旧赵国都城邯郸。

    接到陈胜西进的命令后,武臣正准备挥军向西,游士张耳、陈馀赶忙拦住。

    老大别介!咱们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干嘛听老陈的啊?你没看到葛婴的下场吗?葛婴可是900个最早举事的元老级人物,跟老陈的关系可不比你远,你看犯了屁大点错就被老陈给咔嚓了,你可别犯糊涂,走葛婴的老路,是时候为自己打算了。

    这两个大忽悠,又干起老本行(前面介绍过,游士本身就是周游六国,以忽悠为生的),一通忽悠让武臣颇为心动,他知道是人都会犯错,功劳越大,犯错的机会就越多,他可不想被陈胜给咔嚓了。

    见武臣心动,两个大忽悠趁热打铁继续忽悠。

    你看我们目前在这里发展得好好的,干嘛要西进啊?现在谁西进谁招惹秦军的火力,别人都在后面闷声发大财,壮大自己的势力,咱们可不能犯二冲在前面替别人顶缸。

    我俩儿可都是为你着想(鬼知道是为谁着想),目前的形势,我们应该向东去攻打旧燕国地区,借机收服那里的农民武装扩张势力,西边让周文小子继续顶着吧。

    在张耳、陈馀的煽动下,武臣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彻底与陈胜决裂了。陈胜让打西,武臣偏去打东,派部将韩广领兵到旧燕国地区,后来韩广这哥们儿学习了一下武臣,自立为燕王,与武臣也脱离了干系。

    这一通变化,最痛苦的是周文同学,被彻底晾那儿了。硬着头皮与章邯苦战了两三个月,愣是把章邯从一个财务工作者训练成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最终彻底失败含恨自杀了。

    与武臣、韩广等辈相比,周文还是有气节的,没有投降也没有移兵他地再图发展,至死没有背叛陈胜,也没有辱没贤人的称号。

    再说武臣自立为赵王以后,陈胜非常生气(这是预料之中的事,看葛婴的遭遇就知道这是必然的),把武臣等人的家属全部囚禁起来,打算杀死他们。

    目前陈胜只能杀这些人出气,因为武臣跟葛婴不一样,葛婴好歹还到陈胜面前认个错,让陈胜顺手给杀了,人家武臣连个面都不露,陈胜想杀也杀不着。

    这时上柱国蔡赐说话了:“秦王朝还没有灭亡就杀了赵王(武臣)将相的家属,这等于又生出一个与我们为敌的秦国来。不如就封立他好些。”

    要不说人家能当上柱国呢,出的主意就是有水平,这样做既不得罪赵王武臣,又表示武臣你还是陈胜的属下,因为你的王是陈胜封立的。

    陈胜琢磨了一下蔡赐的话,觉得有道理。现在张楚与秦国较劲,本来就很吃力,如果再与赵国为敌,那真是寿星吃砒霜找死。于是陈胜听取了蔡赐的建议,派人前往赵国去祝贺,同时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

    但小心眼儿的人总办小心眼儿的事,他把武臣等人的家属仍然扣留在陈县,好吃好喝地供着,只等着一旦武臣翻脸好开刀杀人。封赏完了,陈胜催促赵国军队西进函谷关。当时周文还活着,正与章邯苦苦周旋着,就等武臣派兵救援。

    而武臣手下,明白人也不少,将相们商议后对武臣说:“大王,咱可不能上当啊,陈胜又不是真心封赏你,你看家属还在那边软禁着呢,他现在是怕我们和秦军两面夹击才封赏你,等他灭了秦国后,回过头来第一个就会攻打我们。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向北向东攻取燕、赵的领土。等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了,就不怕他陈胜翻脸。”

    武臣听取了这些人的建议,派兵向赵国北方及燕国的地盘发展。但派去燕国的部将韩广在拥有一定的势力后,自立为燕王。立王前韩广还有点担心,因为自己的母亲还在武臣那里。手下谋士说,无妨,陈胜不敢杀武臣的家属,同样武臣也必不敢杀您的母亲。

    还真让这位谋士说对了,武臣像陈胜一样,派人向韩广祝贺。有一点武臣做得比陈胜大方,他没有软禁韩广的母亲而是直接送回燕国,暂时取得了韩广的信任。

    苦命的周文最终也没等来援军,含恨自杀。章邯的下一个进军目标就是荥阳。

    目前荥阳还被吴广围困着,这一围就是四个多月,但没有任何进展。随吴广一起出来的田臧、李归听说章邯的大军要过来了,害怕章邯与城里的李由里应外合招致义军失败,所以建议分兵主动迎击章邯的军队。

    吴广自从当上义军的副统帅后,逐渐骄傲起来,变得油盐不进,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自己又没有什么才能(除了口技出色),属于穷横的那种人。再好的建议他不听,谁也没招儿。

    这田臧也是个狠人,假托陈胜的命令,把吴广给杀了。杀完后,派人把吴广的头送回陈县献给陈胜。

    陈胜伸个懒腰,杀就杀了呗。

    然后陈胜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封他为上将军(看了这段心寒)。本来围城四个月没有任何建树,严重影响了士气,现在主帅又被杀了,导致军纪涣散,士气更加低落。

    田臧杀了吴广后,带精锐迎击章邯,留下李归在荥阳继续围城。

    田臧在敖仓附近与秦军相遇,起义军大败,田臧战死。章邯迅速引军直击荥阳,李归也兵败身死。这样张楚的政治中心陈县就暴露在秦军眼前。

    章邯不像周文那样磨叽,没给陈胜任何喘息的机会。

    当时秦二世又增派了军队,章邯统率几十万大军迅速向东南方推进,直奔陈县而来。

    此时陈县的兵力很单薄,向北派出去的几路大军都自立为王起灶单过,没有一路回来救援。派到淮南和南阳方面去的起义军,一时又赶不回来,情况十分危急。

    陈胜采取了紧急措施,处死了战败逃回来的邓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杀人),整肃军纪。派上柱国蔡赐率领起义军阻击章邯,同时派将军张贺带领部分起义军驻扎在陈县西门外,以便策应。

    很快蔡赐的军队就与章邯的军队遇上了,蔡赐被击败杀死,随即章邯向张贺的阵营发动了攻击。

    紧急时刻,陈胜也顾不得端着架子了,亲自到张贺的营里督战。但秦军的力量太强大了,张贺不敌战死,陈胜不得不放弃陈县向东南退去。他经过汝阴,到了下城父(今安徽蒙城县西北),车夫庄贾杀害了陈胜,投降了秦军。

    先前由宋留带领的另一路西征军,正在从南阳向武关行军的路上,得到陈胜死去的消息,撤退到新蔡(河南新蔡县),遇到秦军竟直接投降了。

    宋留被押解到咸阳后,秦王朝判处他车裂之刑(五辆马车拴住四肢和脑袋,向五个方向拉扯,把人撕成五块,类似于桃谷六仙的杀人绝技),这秦二世,又是一个缺心眼儿的货,以后谁还敢投降啊?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了,从公元前209年7月到公元前209年12月,历时6个月。虽然起义失败了,但成功地点燃了覆灭秦王朝的导火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胜虽然死了,他所封立派遣的王侯将相最终灭掉了秦王朝,这是由于陈胜首先起来反抗秦王朝的结果。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专门安排了三十户人家,住在砀县(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为陈胜守墓,直到司马迁的时代,仍按时杀牲祭祀他。(这一段直接翻译《史记》的原文)

    总结一下陈胜失败的原因。

    关于这个话题,说法很多,但老庄认为陈胜失败最关键的原因是量小,没有容人的气量,总是希望通过苛求他人来获得别人的忠诚(这一点与秦王朝有点相似)。其结果是形不成自己的嫡系队伍,人派出去一个背叛一个,几乎没有可信任的人。

    班固在《汉书》里描写高祖刘邦时说,高祖待人宽厚大度,不拘小节,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人们都喜欢听从他的调遣。班固认为这是高祖成功的重要因素。老庄很认可他的观点,有多大的度量成多大的事。当然了,大事成功后可以任性一点,只要不是太过分,还是可以的。

    大事成功前,该忍还得忍,该装还得装,刘邦同志装得就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