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启年 » 第六十七章 大基建和学子观政

第六十七章 大基建和学子观政

    明代一本叫做“沈氏农书”的著作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讲的便是大明的织户们盈利的手段——反正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自然没有工本了!

    归根结底,挣的还是辛苦钱。

    在朱由校看来,这种每户仅有两三台织机、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在动辄数百台织机、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工厂化作业面前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等到天启织机全面铺展开的时候,这种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恐怕就得灭亡了。

    但是江浙几十万织户的安置也肯定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之后,所需的织工不过五六万,还有二十多万户百姓的生计可就没了着落。

    当然了,要是没有想好解决办法的话,朱由校才不会就这样把天启织机贸然推广出去。

    对于大明朝的任何一个官员来说,二十万户百姓的失业问题都不是件小事。有迹可查的处理方式也只有宋时的厢军制度,但是任何一个有风骨的官员想必都不会选择这样做——将穷苦百姓就地转为厢军,每月支取的粮米也只能保证他们饿不死罢了。

    但是对于朱由校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太难解决的问题。

    在后世生活二十余年的经验告诉他,即使是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大规模的下岗失业也并不可怕。只要官府舍得撒币,敢于大搞基建工程,便能将危局盘活。他甚至见过几百万人一齐失业的景象,更何况大明的几十万人!

    再说了,朱由校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内库里的二百万银子以及朝中勋贵、世家大族正在不断购买天启织机使用权的钱加在一起,就算是按照人头发给织户们,也够他们安稳地生活一两年了!

    当然了,若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检查措施嘛...朱由校都不用想都知道底下的官员们会怎么干,就算他抬来一座银山也会被官员们给分了。

    想到这儿,朱由校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的一个笑话:“一个小孩子问父亲,为什么一条路要拆了又修,修了再拆呢?父亲只是让他不断的把一块猪肉拿起来再放下去。如是重复数次后,小孩子的手上便沾满了油水。”

    这种事情可不能叫厂卫去做。他们是自己手里的一把尖刀,但是这尖刀可见不得孔方兄。不然,天知道会出什么岔子!

    朱由校想了一会儿,嘴角突然勾起了一个微笑。他唤着一旁的黄锦:“老黄,去请左都御史邹大人来,朕有要事相商。”

    ...

    呆若木鸡这个词用在现在的邹元标身上一点也不违和。

    听完朱由校天马行空的想法之后,饶是以邹元标理学大宗师的心境也用了半天才把脑海里的惊讶给压下去。

    推广天启织机以变革丝织业?

    为了避免织户们破产,就征调织户们来大兴土木地搞基建?

    为了监督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让国子监那帮学生们去浙江实地参与工程安排?

    不得不说,本朝的这位天子是邹元标这几十年来见到的想法最为跳脱的皇帝。

    并且,邹元标根本发现不了他言语中的逻辑错误,仔细一听吧,还觉得其中确实有一番道理!

    “邹大人,朕刚刚又想到了一些东西,不知老大人是何看法啊?”朱由校的眼珠滴溜溜的转着,将他灵机一动所想到的点子说了出来。

    邹元标“蹭”地一声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有些急切地问道:“皇上,这,这可是真的?”

    由不得他不急切,也由不得他不惊讶。

    朱由校的意思是,除了挑选出部分国子监的学生去江浙观政之外,当地书院的学生们竟然也有几十个名额!

    自顾宪成重启东林书院讲学集会以来,整个江南地区的文人便纷纷以东林书院为旗帜,逐渐加入进来。

    虽然万历年间也对书院进行了小规模的查禁,但是东林书院非但没有被取缔,反而变得更加隐秘了。

    以邹元标为代表的江右王门,以及当年王亘的泰州学派等众多民间学派也都受东林书院感染,也算得上是其盟友。

    东林书院之人的结党风气自万历后期以来更是愈演愈烈,甚至可以认为江南一地所有的书院学生几乎都是东林党人的后备军。

    邹元标毫不犹豫的拱手道:“臣遵旨,一定为皇上从书院中选出最好的学子。”

    他总算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找自己来了。

    按理说,这开设基建工程归工部掌管,就算议事也该找王佐或者内阁掌管工部的孙承宗才对;

    自己这个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责可不在于此,掌管言路,监察百官才是自己的主要职责。

    原来皇帝是看上了自己这个士林领袖,东林书院三君的名头,想让自己从当地书院找学生来观政!

    不过邹元标对此并不抵触。

    作为江右王门的魁首,邹元标发现近年来许多后进门生都有些步入歧途的倾向。

    他这一派的学术观点是“良知论”,“工夫论”与“本体论”,本来就不是很快可以见心明义的过程。

    以邹元标的天资,也是在老家潜心修学三十年才敢说自己的学问境界臻于完满,达到“执欲心以为良知”的境界。

    但是后进门生们却少了经历人生百态这一环,整天坐在静室里空想,仿佛这样便可以像阳明公一样“格物致知”。

    邹元标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阳明公当年也是吃过苦的!他在龙阳驿牵过马,也在大山里跟土人打过仗,经历过不知多少磨难,你们这些在书院里老老实实读书的学子能比吗?

    正好借着朱由校大兴土木的机会,也能把学生们放出去见见世面,免得将来他们自己为官之时连简单的政务都处理不好,那才是丢了大人呢。

    当然,朱由校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他想得比邹元标要更深一层:大明的官员里真正精通政事的很少,很多人都是只会做八股的两脚书橱。

    若是能就这个机会从学子中选出一批能够实心用事又精明强干的官员…就算再花二百万两银子,朕也认了!

    坑边闲话:

    今日两更完成。

    目标:

    50收藏(完成)

    50推荐(差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