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唯我本真 » 第三十六章 追查

第三十六章 追查

    两人一路走到村西,终于在村外的洼地上,见到了那数百人的尸堆。

    饶是王捕头干了几十年的刑侦,也被眼前的这一幕吓到了。

    烧的漆黑的尸体,被一个个摞在一起。残肢断臂被仍的到处都是。

    洼地里流满了血水与尸油,大片的苍蝇嗡嗡嗡的落在尸体之上。

    不用走进,那股恶臭就熏的人站不住脚。

    两人一手用手帕捂住口鼻,一手驱散眼前的苍蝇。

    走到尸堆近前查看,只见尸体个个烧的血肉模糊。

    想从脸型判定死者是谁,已经不太现实了。

    加上现在正值暑末,气温很高。

    很多尸体已经开始肿胀流脓。

    两人退到离尸堆较远的树下。

    眼下,如何处理这些尸体才是紧要的。

    后面大队人马,怕是要等到明天才能到来。

    李斯冲王捕头说道:

    “这样吧,刑侦你擅长,你继续留在这收集证据,居中指挥。我去其他村落,花钱征召些村民。赶紧处理掉这些尸体。”

    王捕头也觉得,在这干等下去不是办法。若是任凭这些尸体腐烂下去,瘟疫一定会爆发。

    两人约定好,便分头行动。李斯来到村东解开马匹,就沿着土路向其他村子骑去。

    等到下午未时,李斯领着大量村民赶了回来。一同赶来的还有几十辆满载秸秆的马车。

    李斯游说村民的过程也很简单,找到各村长辈,告诉了他们瘟疫的危害。

    而且官府愿意给帮忙的村民每人三十文大钱,每车秸秆也给二十文。

    大家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来到村西尸坑前,众人用带来的抹布缠住口鼻。

    就在村西就近的农田上,挖起了一个个宽三尺,长六尺,深五尺的土坑。

    几十个土坑依次摆开,很快被挖好。

    里面用拉来的秸秆填满。再淋上灯油。

    然后村民就开始下到尸坑里往外搬尸体。

    一脚踩下去,脚下全是滑腻的血水和尸油。

    还没等搬,很多人就恶心的吐了起来。

    李斯见状,赶忙叫村民铲来干净的土垫在上面。

    并当众宣布,每搬一具尸体,额外奖励五文。

    好在当地民风淳朴,受到金钱的刺激,几个年轻小伙打头阵,后面的村民也忍住恶臭开始搬运。

    尸体三五个一堆被放在挖好的土坑里,

    李斯一边指挥村民,一边暗暗的记下尸体数量。

    他能有今日成就,也取决于他过目不忘的本领。

    尸体虽然烧的漆黑,但是通过大小和体型,还是能分辨出男女,老幼。

    李斯一边默记,一边让村民停下搬运。

    坑内一次放三五个尸体已是极限,再多怕是难已烧净。

    众人点着坑内稻草,便退到远处。

    没一会,滚滚的黑烟布满村西上空。

    人的身体本来就有很多油脂,只要火够旺,尸体也能燃烧。

    只是那股味道实在无法形容。

    众人一直忙到日落,才处理完所有尸体。

    李斯叫来负责统计的村民,按照上面登记的数量把钱交到村民手中。

    众人拿了钱一脸欢喜。

    李斯一脸正色的叮嘱要返回的村民,回家前一定要清洗干净身上,免得把病菌带回家。

    送走了乡亲,王捕头也带着两个助手赶了过来。

    几人边走边向李斯汇报着一天收集到的证据和线索。

    村里几乎所有的箭头都被他们收集了起来。

    总共八千多个,全部都是统一制式,上面的钢印都被刮掉。

    除此之外,通过比对现场留下的马蹄印。

    马掌上也被人刻意用布蒙了起来,通过马掌大小的比对和统计。

    案件的参与者最少骑了五百匹马。

    而且村中多处留下打斗的痕迹,但是并没有留下一个参与者的尸体。

    想要一个晚上,而且在有抵抗的情况下做的这么干脆利落。

    就算是擅长作战的老兵,也得上千人才能做的到。

    李斯把他记下的尸体数目也报给了众人。

    成年男尸有三百四十五具,成年女尸有三百六十具,孩童有七十一具。总共七百七十六具。

    王捕头有些敬佩的看着李斯。

    单纯记个数量并不难,难的是既要分辨尸体年龄性别,又要记清数量。

    况且,一整天都是李斯在指挥村民。这功力,一般的老捕头也望尘莫及。

    李斯环顾一圈,突然对王捕头问到:

    “你们谁看见郑爽了?他人去了哪里?”

    王捕头和其他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大家好像都忘了此人。

    郑爽正是李斯领来的随从。众人一天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却是没人注意到郑爽的去向。

    几人穿过村子,来到村东。却见一人骑着快马朝这里骑来。等离近细看,正是郑爽。

    原来,白天李斯吩咐他沿着池塘痕迹一路追踪。他这一跟,就跟到三十余里外的清杭山脚下。

    他望着隐约在半山腰的一座寺院,便把马匹栓在山脚树下。只身一人,登山前往寺院查勘。

    来到寺院山门,便见寺院里到处都是断垣残壁。

    礼佛大殿里一座孤零零的巨佛石像耸立。大殿屋顶已被烧毁。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大殿前的院子里,横七竖八的散落着一具具尸体。看那些尸体着装,正是这里的僧人。

    这里也留下了很多打斗的痕迹,鲜血几乎将整个院子染黑。

    通过院子和墙壁上留有的箭头分析,这和潘月村是同一批人所为。

    郑爽并没有着急赶回去报信,而是绕着整个寺院检查了起来。

    他一边搜查,一边查看死者。想着万一还有人没死,救助及时还能留个性命。

    可一圈看下来,注定叫他失望了。那批人显然下手极狠,都是刀刀砍在要害上。这满院几十名僧人,竟没留一个活口。

    倒也不是一点发现都没有。在寺院后面,有一个通往后山的小门。门口处留有一个清晰的血手印。

    那批人肯定来过此处,他有些不明白的是,那批人为何死追着不放。难道逃走的人手里有什么重要的证据?

    他顺着小门往后山爬去,可是山路崎岖,天色又变暗。他只能先退下来。

    众人听到郑爽的汇报,脸色变得更加沉重。没想到那批人如此丧心病狂。不但不肯放走一人,连沿途遇到的僧人也要灭口。

    李斯和王捕头商议后,决定留下姓钟的副捕头在此等待大部队汇合。剩下的的人跟着郑爽前往寺院查看。

    那钟捕头看着骑马远去的四人,再回头望望被灭门的漆黑村落。一股凉气从脖颈冒起。一句’妈麦皮‘不知当讲不当讲?

    虽是见惯了生死的老刑侦,但让他一人在这鬼村守夜,还是头皮发麻。没办法,谁让自己就是吃这碗饭的。

    他解开栓马的缰绳,牵马往来时的路上走了半晌。这样既不用离村太近,又不怕错过赶来的部队。他找个地头坐下,从怀里拿出烟袋。默默的点燃了烟草抽了起来。

    “哎!今晚注定又是个不眠夜。”

    话说李斯几人,来到清杭山脚。找个树下绑定马缰,便一起朝山上登去。

    李斯一边走,一边和王捕头复盘着今日所有线索。

    首先,这伙贼人并不是为了钱财。王捕头在村中倒塌的屋内,见到了很多散落的钱财。但是金银都被融化了,也没人收取。显然此行人不是过路打劫的强盗。

    其次,周围的村民并没有见到这群人的行踪。也就是说这群人目的明确,即使在夜里也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没有瞎转寻找目标。很有可能,此事计划已久,甚至有人提前来这踩过点。

    再者,这群人即使不是军方的人,也和军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光是这么多箭矢,就不是一县驻军能搞到的。至少是一省驻军的武库,才有这么大的量。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偷弄出来,军中内应也应该是个分量不轻之人。

    不过还是有几个疑问,让两人想不明白。

    通过郑爽的描述。贼人在寺院杀完人,并没有毁尸灭迹。那么为什么他们要费这么大功夫,把整村的人搬到村头烧毁呢?他们到底想要掩盖什么?

    还有,为什么这伙人对逃走的人如此执着?那逃走之人手里到底掌握着什么秘密?竹林寺显然是计划之外的变数,为什么这伙人一定要对一群僧人大开杀戒?

    最后,这伙贼人到底从哪逃走的?潘月村三面都被云梦十万大山包围。这么多人马要想出去,必须走愁渡山。可是眼下算算时间。从案发到现在,仅过去三天半。再除去他们在竹林寺耽误的时间,他们最多只有两天的时间逃走。这岂不是说这伙人仍在大泽县境内?

    李斯有些担心自己临行前做的交代。城防官兵若是和这伙人起了冲突,绝不是他们的对手。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番杀戮。

    这伙贼人犯下如此罪行,已无退路。沿途还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被其灭口。只盼这伙贼人也心有顾忌,不敢入城走官路。不然。。。

    李斯不敢继续再往下深想。

    即使他们逃得出大泽又如何?谁又敢保证这群人就是铁板一块。谁又敢说一定不会泄露半点风声。那幕后之人又将如何处理这一千多人马呢?

    想到这,李斯知道自己必须加快速度了。他正和时间赛跑,也在和幕后黑手隔空交手。只要一步慢,步步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