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昭帝本纪 » 第十五章 先机(二)

第十五章 先机(二)

    若是说曲亦瑶先前还有些不确定,进了雅间看见和元琦一起喝茶的年轻女子后,所有的猜测都得到了证实。

    “这么巧,三姐也在这里喝茶?”

    不等元琦回答,曲亦瑶盯着那位年轻的女子问:“瑞莲江家的人?”

    江桓起身行礼:“晚辈在家中行十一,单名桓,见过曲家主。”

    “江十一?”曲亦瑶皱眉。

    她虽然回到中原不久,但江十一的名号已经被提起数次了。

    传言中江十一乃是江家主的私生女,两年前才认祖归宗,正逢曲亦瑶率船队离开中原,并不曾听说。

    近日里提到江十一,后面跟着的词大多是目无尊长、心狠手辣、蛇蝎心肠之类。佐证便是自她认祖归宗后,江家原本的小姐们,病的病伤的伤死的死,竟无人再能与她争夺家产,连江家主的正夫也自此带发修行,不再过问府中的事情。

    江桓现在出现在这里,恐怕是跟这次的粮价一事有关。

    元珩并不知道江桓的凶名,但瑞莲江氏她却是知道的,能和金陵陶氏、青州钱氏、东州陈氏齐名的大商贾。

    “三姐约我来,不仅仅是喝茶吧。”

    元琦笑道:“当然不是喝茶。我知道七妹近日来为粮价一事头痛,正好我与江小姐也是旧识,这便引荐一二,为七妹解燃眉之急。”

    元珩喜道:“三姐大恩,我先谢过了。”

    曲亦瑶一直紧锁眉头:“江小姐想要什么?”

    依照传闻中江桓的性子,愿意搭上江家来帮元珩,所求定然不小。

    江桓轻笑,看向元琦:“殿下,草民可以向曲家主要些好处吗?”

    元琦做了个“请便”的手势,江桓便不客气道:“曲家是商人间的传奇,人人都想效仿一二。可惜桓没有哥哥弟弟,不过倘若曲家主愿意在明年出海的船队上分一杯羹,桓也是心满意足的。”

    这晚辈说话甚是轻狂,连宫中的令君都敢影射,曲亦瑶不悦,却也只能压下。

    “船队一事,乃是陛下钦定,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江桓根本不信:“曲大人,你我都知道,大周的货品在东洋西洋有多受欢迎。我的要求也不高,江家没有出海经验,曲大人带着我的这些仆从们走一遭便够了。”

    这个要求看似不高,实则是要从曲家这里得到第一手航路信息,后面的好处多多。江桓将分寸拿捏得极好,这是曲亦瑶最大的让步了,否则就是动摇曲家的根本。

    “声名在外的江十一果然好手段。”

    江桓“哈哈”笑了几声:“恐怕不是什么好名声。”

    曲亦瑶见元琦对此面无异色,便知这位殿下早已知晓,心中明白江桓投靠的是这位三殿下,而不是太女。

    元琦坦然面对曲亦瑶打量的目光:“既然二位已经谈妥,粮价一事刻不容缓,还请岱旭尽快出手。”

    江桓面对曲亦瑶张狂不羁,对于元琦还是毕恭毕敬:“定不负殿下所托,三日之内必有结果。”

    江桓说着三日之期,元珩等了两日,半点都没有动作。来自景成帝的压力,让元珩焦头烂额,只能拦着元琦求救:“三姐,江家怎么还没有动静?母皇那里我快顶不住了。”

    元琦也不知道江桓在等什么,只能安抚道:“岱旭素来爱兵行险着,你且耐心等一等便是。”

    话是这么说,元琦也不知道江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到了第三日过半,元珩急的在户部呆不下去,坐在工部的官署里眼巴巴地望着。

    茶水喝了许多,没等到江桓的消息,却等到了京城惠河津令。

    “下官惠河津令刘专参见襄郡王殿下。”

    “渡口上出了何事?”

    津令津丞是运河修通后专司渡口码头桥梁的官员,微末小官,不是出了大事,根本不可能见到元琦这个水部司郎中。

    “启禀殿下,下官今日晨间例行检查停靠码头的货船,在一艘船上发现了大量兵刃。事关重大,下官不敢擅专,只能违例来求见殿下,请殿下做主。”

    大量兵刃,可是能视同为谋反的罪名。

    “是谁家的船?”

    “回殿下,是金陵陶家的商船。”

    元琦往外走的脚步一顿,陶家?

    “给刑部报信了吗?”

    津令点头:“下官吩咐津丞去刑部了。”

    元琦算了算时辰,吩咐明馨去打探刑部收到信没,想法子拖上一拖。

    粮价,兵刃,不管是不是江桓动的手,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走,去码头。”

    惠河码头因着查出了违禁的兵刃,已经由左翊卫围了起来。岸上的人河里的船,堵了个水泄不通。

    元琦先一步到了码头。

    船上陶家的仆从们都被看押在一起,为首的管事模样的女子神色镇定:“几位大人,这艘船是运送粮食的,怎么可能有兵刃呢,定是有人陷害。我们陶家在金陵,与各大世家都有些交情,几位大人还请高抬贵手,陶家必有重谢。”

    看押的几人不过是津渡上处理杂事的小吏,哪里能做这样的主?

    忽的外面一阵骚动,有人说着“殿下来了”,还有行礼参拜的声音。陶家主事心中期盼,又有些不安,外面来的不知是哪位殿下。

    不多时,人群分开,元琦被人簇拥着走了过来:“谁是管事?”

    见来人不是四殿下,管事心中的不安逾重:“草民陶五,参见大人。大人明鉴,陶家数代经商,无不是本本分分,不敢逾越半分,更不可能私藏兵刃。”

    元琦看了看船上查抄出来的东西,除了粮食,就是这些精铁打造的刀枪。

    “本本分分?那这些兵刃怎么来的?货物上船时你们都不查验的?还是说,这些东西是谁托你们运送的?”

    这便是来者不善了。管事虽不认得这位殿下,但听她话里的意思是不准备放过,这是在引导她将脏水泼到元瑾身上。

    不说元瑾倒了陶家能不能独善其身,就这一桩私藏兵刃,便能将陶家连根拔起。

    “大人,民间私铸兵刃是大罪,即便有人托到陶家,陶家也不敢运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