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 第十二章 册封皇太后、皇后

第十二章 册封皇太后、皇后

    明日就举行册封胡善祥为皇后的仪式,下午早早收工,来到皇太后这里就餐,姐弟两个也难得看到他这个当父亲的,都跑过来要抱。他一手抄起一个,心里美美的。

    吃过晚饭后,他们两个还要想跟他玩,被强行抱走了。

    “儿子,听说你要裁掉教坊司?”

    “老妈,不光是教坊司,还有锦衣卫,司礼监等等。”

    “你跟我说说。”

    “老妈,这些大臣是靠不住的,只有你把他往前推,他才挪一步,有时候还不肯走,你说是不是有点像毛驴?”

    “驴要牵着走,呸呸,你呀,怎么能把大臣说成是驴呢?”

    “我看这些臣子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没有一点名臣的气象,朝廷就是办点事情就要拉稀,那怎么办,只能把这些无用的部门撤掉,你也知道,我从小就不喜欢太监,以后宫里面也不再新进太监,那么多太监,宫女,这样放出去可以种多少粮食啊!”

    “你就来糊弄你娘吧,无非就是想搞钱嘛!我说儿子,你要那么多钱干嘛呢?又不愁吃的,又不愁穿的。”

    “我也多攒点钱,将来给老妈你也建一个大报恩寺。”

    “你就贫嘴吧。”

    “老妈,明天是册封大典,我跟你说一声,我先去善祥那里了。”

    “去吧,去吧。”

    他觉得,还是住在一起方便,说话的功夫就到了。

    “皇上,来了。”

    “坐下,不要动,你现在都是快要生的人了,你现在才是最大的,知道吗?”

    “皇上,今天早早地就来了?”

    “明天是你的皇后册封大典,跟你说一声。这些年来都辛苦你了,皇后。”

    “不辛苦,这些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你也知道,我这个人眼里参不得一粒沙子,你来管理后宫,能让我安心。以后药房,膳食房都要严格管理,这些都是后话,你不必紧张,等孩儿出世再说。”

    “妾身明白。”

    “无聊的时候,让郭姨娘进来坐坐,如果有空的话就让她抄抄《内训》和《劝善书》,也可以多备一些,遇到投脾气的就赐给一套。”

    “妾身知道了。”

    “你先休息吧,得空就来陪你。”

    “皇上,你也早点休息。”朱瞻基扶她躺到床上,又亲了一下才离开,心里总感觉有一点失落。

    接着他有来到若微这里,进来就坐下喝茶。

    若微挪着步子,小心翼翼地走过来,他也装着没有看见。

    “木头人,也不知道扶我一下。”说着就给他来了一下狠的。

    “哎哟,宝贝,我都抱不下你了。”

    “身上臭死了。”若微往他身上蹭着,找了个舒服的体位压下来,他赶紧把她扶好。

    “你现在当上皇帝了,威风了吧?”

    “都把我快累死了,还威风,咋的啦?”

    “这几天小美,茶不思饭不想的,是不是你招惹她了?”

    “怎么了?”

    “那你就把她收了吧,我就知道你有那心事。”

    “我……”他真没有,这真是冤枉他了,他连骑马都很注意,不会连续骑太长时间,他以前听说骑马对生育有影响的。

    再说他也没有那个心事啊,他以前觉得两个都已经很好了,现在又多了一个悦儿,给他办了大忙了,心底已经接受了。不过作为皇帝,这些都不叫事,说不定他老妈还嫌少了。

    贴身丫鬟也跟了这么久了,也不能耽误别人,收了就收了吧。

    “我才懒得管你呢,只要你能把镇儿立了太子,我什么都依你。”

    “这事情得找太后她老人家。”朱瞻基苦道。

    “那也要先看你呀,行不行嘛?”

    “你又在给我找难题,我自会考虑的。”

    “小美,侍候你们家姑爷洗澡了。”这叫做什么事啊,唉!

    次日文武百官举行大典,册封皇太后,册封胡善祥为皇后,因为她身体不便利,没有出席。朱瞻基已经习以为常了,像这样的大典他已经经历过多次了。

    下午,他让人召来盛寅,却被告知被调往南京任职了,他大为恼火。

    “搞什么搞?马上命令盛寅盛启东进京。”难怪这么久都没有发现他,又让人叫来院判韩叔旸。

    “上次命内阁取消县级惠民药局,进行地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问题?”

    “皇上为什么要取消县级惠民药局呢?”

    “暂时取消惠民药局,是为了加强府城、京城等大城市的医疗水平,同时我怀疑县级惠民药局医生医治过于保守,害怕承担责任,导致医疗水平根本没有发展!”他邹着眉头说道。

    “惠民药局都是当地提供开支,同时担任培训医生的重担,不可以贸然取消啊,皇上。”

    “取不取消无所谓,关键是要促进医疗的发展,有利的要多做多尝试,允许私人开办药店,并且给予政策支持,只要医生医术高超就可以免息贷款,免费发放牌照。

    先取消一批医疗水平低下的县级惠民药局,如果连个药材都配不齐,还怎么给人看病?

    在京城加开四所大型的医院,广泛挑选有天赋的学徒来进学,朝廷提供补贴,提高医生的等级和待遇,院使为正三品,院判为从三品。

    府城或者富裕的州县同样如此,偏远地区也往往是药材丰富的地区,可以多给予一些补助。”

    “臣遵旨。”院判本来为正六品,一下提高到五级,如果真能够实施,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个事情要立马去办,先写个章程上来,怎么施行,再派人到地方巡查督建,医术特别出众的提拔到京城医院来,京城的医院我会帮你建好,这个你不用担心。”

    “是。”

    “宫里成立一个保健局,在宫里找一个院子办公,专门负责宫里和高级官员的健康问题,日夜轮班,有多出的太医全部派到医院坐诊或者进行教学研究,太医院将作为纯粹的管理机构。

    我听说有一回,皇爷爷在正班的时候抓到你和盛太医在下棋?

    可不能这么清闲,当然工作之余可以适当的娱乐一下,这当然没有问题的。整个大明朝的医疗水平还很落后,就连瘟疫都不能得到快速的控制,比起宋朝还有很大的差距,人们的平均寿命很低,你们的任务很重呢!”

    “臣惶恐,有负圣托。”

    “这也不能怪你,太医院也要作出相应的制度出来,那些是免于责罚的,那些是必须要惩罚的,都要明确规定,即使是皇命也不可以无故责罚太医。”

    “臣领旨谢恩。”

    “马上皇后和贵妃都要生了,你们也要做好准备工作了。”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