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 第十一章 兀良哈

第十一章 兀良哈

    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有些不适应,还好将原来的奏折改为了夹子夹文件,不然的话又得堆成山了,即使是这样,现在看见字眼睛都是花的。今天是准备商讨军务,请来了张辅,杨荣,还有兵部左右侍郎张信和孙时。

    对于边防,最不令人满意的就是大宁(承德),对于有轻度强迫症的患者更是不能容忍。对于军事制度改革,他更有信心一点,军政分离,改卫所制度为募兵制,军力会变得更强。等他来的时候,他们四个已经在哪儿侯着了,一番见礼,大家落座。

    “你们四位都是国家的栋梁支柱,文可以安国,武可以定邦。文弼就不用说了,屡立大功,父皇说你胸有大局,唯重礼节。习之也很了不得,父皇都屡次夸奖于你,你给父皇建议改黄河由山东入海,甚得我心。”

    “皇上缪赞,这些都是本份。”

    “蒙先皇厚爱,臣愧领也。”

    “文弼,听说你跟父皇说你的儿子不贤,兄弟倒是位良将,这很好,举贤不避亲,子孙后代也要多管教,我自小就屡受训斥,玉不琢不成器。”

    “谨遵陛下教诲。”

    “杨公你给我的军衔方案有点繁杂了,我看就简单一点,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从上往下分为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下士、列兵。文弼为上将,杨公为中将,张公和习之暂为少将。

    我的意思是军政分离,军人不能干政,当然文官也不得过问军务,重大事件除外。以后兵部也转移到城外办公,这个房间就作为军机处,专门署理军事要务,日夜不休,遇到紧急军情需要第一时间通知到我这里。

    兵部负责后勤,以后由户部拨款,拨粮草,负责发放官兵的俸禄,采购物质,修建兵工厂,粮食加工厂等等。

    军机处负责警戒、训练、谋划、军法、作战等,由杨公负责,文弼为陆军大臣,专门负责指挥边军作战,另设海军,情报处,保卫处,军医处,刑部,各部门平级。”

    “按照皇上的意思,五军都督府将会取消?”

    “卫所制缺点日益突出,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到时五军都督府就会裁册。我就不信,偌大的国家,粮食都不够吃的,这岂不是笑话?

    没有书记吗?以后军机处要安排书记和文书若干,以少尉军衔,负责会议记录,处理日常文件,存档等。”

    “遵旨。”

    “目前需要处理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京城军队人数过多,对粮食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二是要尽快收回大宁,开府驻军。大家议一议吧。”

    除了锦衣卫,旗手卫,还有金吾、羽林、府军等二十卫亲军,加上三大营,总共有十几万的兵力,再加上京城周边卫所,真的没有必要留有那么多军队。

    “皇上,京城兵力过少的话,不利于防范萧墙之祸。”

    “那这个问题就先延后,先调集精锐夺回大宁,设立承德府,以后在承德建立骑兵营,消除朝廷的这一大隐患。”

    “兀良哈部落善于山地作战,于此处设府,恐怕此地无宁日。”

    “此地对于兀良哈部落来说确实很重要,特别是冬天的时候,都没有地方放牧了。”

    “据说此部落喜欢住在林子里面,善于狩猎,冬天利用一块木板在雪地里滑行,十分迅捷,倒是有趣。”

    兀良哈部落居住在朵颜山周围,洪武二十二年设置朵颜、泰宁、福余三卫,朱棣登基之后,以兀良哈部出力有功,便把大宁赐给兀良哈部,并且迁移百姓于关墙内。

    不过兀良哈部一点也不老实,于阿鲁台勾连,开始变得不恭顺起来,小动作不断。自阿鲁台死后,又开始恢复朝贡,年初的时候,其首领阿者秃进京表示永世称臣。

    “大宁位置十分重要,不仅仅是边关重地,而且是不可多得的牧马农耕之所,如今朝廷强势,兀良哈部必须要在我们的监控之下,准予他苟延残喘。将来等我们彻底控制住辽宁,他们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所以说一定要将他们扼制住,不能影响朝廷的大局。当然能不发生冲突最好,可以先交涉,让其进献美女,加大贸易力度。”

    “兀良哈部不善马战,不与草原人通婚,据有大宁应该问题不大。”

    “总之要有所防范,建州三卫如何?”

    “一切如旧,并无不妥。”

    “困难是有的,但是也要进取,即使是以战代练也是值得的,朝廷老将凋零,新将不出,战力不足等等都是大问题,自身强才是真道理。

    就以三万精兵进大宁,以防御为主,兼以牧马耕地,另外组织兵力为其运输粮草。

    由谁可以作为主将的?”

    “老将郑亨最为合适。”

    “抽调哪些部队?”

    “三千营凑足一万骑兵,再征调燕山三卫凑足两万步兵。”

    “可以,从锦衣卫调一批弱小过去,尽快落实。”

    朱瞻基心中默念,土木堡之战应该是瓦剌部落从大同方向打进来的,现在瓦剌根本不足为惧,连河套都不敢来,阿鲁台被他所灭,不足道哉,唯一称的上隐患的就是朵颜三卫,如果此时不向前一步,恐怕连儿子朱祁镇都要被俘虏了,这绝对是他不能允许发生的。

    虽然他以前不熟悉历史,但是这些有名的历史大事件,还是知道的,比如说汉王造反一事。

    “汉王那边情况如何?”他进来旁边的房间,向郑勇问道。

    “皇上,汉王并无反常举动,就是得知先皇过世之后,沉默寡言了好几天。”

    “恩,难道传说有误,汉王根本就没有谋反的资本,偏安一小地,又无得利谋士相助,兵少将寡,这点不合常理。”他心里想着。

    “继续监视。”

    “是。”

    “今日议事,设立保卫处,由你来全权负责,以后皇城安全就交给你了。”

    “保证完成任务。”

    “你有这个信心就好,以后各个守卫皇宫的高级将领专门安置于指定位置,每天必须要全程监控,日常工作须得按部就班,不得违规操作。朝廷高官同样如此,不得暗地里搞些小动作。”

    “是。”

    “哎呀,都这个时辰了,肚子都饿扁了。”

    “笑个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