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曹魏 » 第四十章 祛寒娇耳汤

第四十章 祛寒娇耳汤

    送走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的曹叡并没有闲着,继续琢磨着他想要的伟大发明:盐、铁。

    张登那老小子这几日拿着近万贯钱,把洛阳城转了个遍,能买的东西没有几样是曹叡能看上的。

    所以这对于想要前往西域进行贸易的曹叡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太匮乏了!匮乏到了任何东西在曹叡眼里都是不值一钱。

    更别提他认为拿到西域能够跟人家交换的。

    于是最后只能是眼睛一闭,让张登跟他们组成的商贾自己来决定,到底带什么物品前往西域。

    邓艾最近几天很老实,人虽然已经是齐公府的人了,但这几天又干起了典农功曹的活计来,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布谷鸟的叫声开始催促起来了。

    而曹叡又兼着河南尹丞的职责,虽然还没有去过河南府,但郑称、高堂隆已经跑了好几趟了,而且好几个文书都是曹叡以河南尹丞的名义,送过去给河南尹司马芝过目的。

    今日一直没有在齐公府露面的郑称、高堂隆就出现在了河南府,之所以送完文书还没有离开,倒不是他们不想走,而是因为当今陛下的到来,让他们二人没办法离开。

    在皇宫被曹礼逮住空闲机会,曹丕又被曹礼上了一趟大而空泛的治国安邦课。

    听着曹礼的慷慨陈词,看着他的激情飞扬,曹丕实在是无奈,治国若是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夸夸其谈不反对,但最后这些总要落到实处上来吧?

    你不能叭叭的说了一通,而后接下来该怎么做,你却犯难了吧?

    交给臣子自然是一个好的办法,可你也得有真东西交给他们来做吧?

    “大而空、形而上,纸上谈兵谁都会。但终究还是要把你脑子里想的那些,一步一步的落实下来才行。”曹丕看着郑称、高堂隆两个曾经的侍中,冷哼道:“人都没来过一趟河南府,文书就来了好几卷,怎么?河南尹还需听从河南尹丞的不成?”

    “陛下,齐公……齐公没那个意思。”高堂隆低着头说道。

    很是没来由啊,你自己带了一肚子火气过来,别往我们身上撒啊。

    何况不管是齐公,还是我们,也没有给您上过什么……哦,对了,不会是那将作府扩建之事儿吧?

    高堂隆继续在脑子里猜测着:不会啊,今日齐公说刚要起草,不可能这么早就交给陛下啊,毕竟,无论如何,还需经过卫臻润色才行啊。

    “没那个意思?没那个意思就敢随便上书?怎么,是觉得我们治国都不如他们是吗?好高骛远、胸无城府……有那个心思,还不如想想今年这麦收该如何。”曹丕冷哼一声。

    司马芝在旁愣了下,这听了半天……好像不是训斥郑称跟高堂隆吧?

    “陛下……。”司马芝小心翼翼道。

    “说吧,那竖子又给你送了什么文书?”曹丕眉头皱成了一团。

    皇宫内,另外一个竖子就知晓一些空乏的东西,想不到出来躲个清净,竟然还是没有逃过去另外一个竖子给自己添堵心。

    “回陛下,齐公是以河南尹丞的名义上书文书。”司马芝说道。

    曹丕舒展开了眉头,神情之间闪过一抹恍然,疑惑的嗯了一声。

    “可有什么具体章程?”曹丕直接走到司马芝平时跪坐的地方,摊开那一厚厚的书简亲自看了起来。

    字迹一看就不是那竖子曹叡的字迹,必然是经过郑称、高堂隆建议跟整理后,由他们所总结抄写的。

    “对了,之前还送过什么文书,一同拿来放这。”曹丕拍了拍案几一角道。

    “案几上的都是齐公这几日上书的。”司马芝说道。

    曹丕惊讶的跳了跳眉毛,而后看向了郑称、高堂隆:“那你们今日所为何事而来?”

    郑称、高堂隆不由有些面面相觑,您都训斥半天了,现在才想起来问?

    “替齐公送文书,以及拿一些备案文书回府加以清点、造册。”郑称说道。

    “拿文书?什么文书?”曹丕皱眉。

    司马芝在一旁立刻给解释着,自从那日奉命去了一趟齐公府后,接下来的几日发生的事情。

    一些登记在册的铁匠铺子、纸作坊、包括城外一些窑口等等,都被齐公府拿到府里重新清点、造册了一遍。

    而且从中也发现,窑口变坞堡的不少,纸作坊已经关门的、铁匠铺子无事可做的都不在少数。

    “齐公甚至……还询问了洛阳城无家可归者有多少,并请臣若是有机会可否给他一个大概数目,若是没有这方面的统计,齐公请求做这样的统计。”司马芝说道。

    一项敏锐的曹丕,在听司马芝说道流民时,便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所以当他刚想问时,就听见郑称立刻带着一丝不满道:“司马尹,这件事情不止是对洛阳有利,将来对我大魏国也是利大于弊……。”

    “田地终归是死数,可人是活的,若是按照齐公所说那般,只要是一家人就给予户籍与田地,那很快洛阳就将人满为患,到时候哪里有田地来满足人家?岂不是要失信于天下?”司马芝立刻反驳道。

    这已经是他们这几日老生常吵的老问题了,其他事情都好说,唯独在对待流民跟田地一事儿上,河南尹跟河南尹丞意见从来没有一致过。

    司马芝主张流民让世家大族主动或被动吸收为部曲等,以此减轻官府压力。

    而曹叡则主张,以户籍与田地为由,让他们成为洛阳的真正在籍百姓,扩充洛阳人口。

    曹丕有些惊讶的看着司马芝与郑称、高堂隆之间浓浓的火药味儿,一时之间有些傻眼。

    这……这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不应该是这竖子像那竖子似的,只会空谈吗?

    但怎么看这三人的样子,这件事情好像他们已经争执很久了。

    “别吵了,先说说麦收文书一事儿吧。”曹丕敲了敲摊开在面前的文书,也就是今日刚送来的文书。

    “臣赞成齐公为麦收所制章程,先良田后次而后坏。”司马芝平复了下情绪,便继续说道:“民屯、军屯也罢,这期间都需行方便于麦收,臣也赞成。但……对于万一下雨影响麦收时,民屯优于军屯一事儿,臣暂时还没有想好。”

    “可河南府总得有个说法不是吗?总不能就眼睁睁错过最佳时间,让雨水给浇透了吧?”郑称没好气说道。

    “这是尹丞该做的事情,我身为河南尹只负责……。”司马芝冷着脸说道。

    “那好啊,既然河南尹不负责,这件事情河南尹丞就算是知会过你了,文书也有了,到时候你可别一问三不知才是。”郑称继续跟司马芝呛。

    司马芝深吸一口气,怒目望向郑称:“说到底,你们的意思不还是希望引流吗?无法明面上给予户籍与田地,不就改成了招募流民抢收麦子吗?然后再找个理由跟借口……。”

    “那敢问河南尹,洛阳城外的良田有多少麦地?大把大把的良田就那么空着你不心疼吗?”高堂隆也忍不住对峙道。

    “户籍田地一事儿不议,还有其他文书吗?”曹丕脸色变得有些难堪,出来是想散散心,这倒好,比在宫里还让他心烦。

    “铁匠铺子、纸作坊那些都统计完了吗?打算做何用?”曹丕看向齐公府的两人问道。

    “齐公预计马蹬、马掌可能会在很短时间成为我大魏国急需品,且如今那些铁匠生意也不怎么景气,自然是让他们分担一些将作府的压力。今日那些被筛选后的铁匠可能就会去将作府,学着打造马蹬与马掌,齐公说……包括如何钉马掌也得将作府免费教会他们。”这一次由高堂隆向曹丕解释。

    曹丕不出意料的不屑一笑,虽然那马蹬跟马掌确实是好东西,但没有真正试过之前,就大批量做的话,他还是觉得曹叡有些太冒险了。

    万一曹真那些将领在军中试过之后,并不觉得好用的话,曹叡就没有想过吗?

    “齐公认为除非是……要不然一定会用这马蹬跟马掌的。”高堂隆没敢把曹叡所说的傻子两字说出来。

    纸作坊就不用说了,那竖子要包他那肥皂,还有什么未来的香皂。

    嗯,对,还有,要试着以后都用纸来书写,不再用那沉重的竹简,麻烦还不方便。

    这件事情曹丕没放在心上,不是什么大事情,便也由得曹叡去折腾。

    但这窑口他要干什么?烧砖?烧陶器?

    但不管如何,今日无意来到这河南府,于曹丕而言收获还是不少。

    最起码从剑拔弩张的司马芝、高堂隆以及郑称身上,他看到了有一个愿意踏实做事的竖子,而不是两个都只会空谈的竖子。

    日渐西斜,再次在中庭院坐到很晚,才在曹青衣的提醒下起身。

    旁边杯子里的水温刚好,端起一饮而尽后,满意的看着案几上大半天时间的写写画画,伸了个懒腰道:“要是可以的话,明日就得先找一个窑口试试了,还得找些匠人……咦?邓艾,你时候来的?”

    “我……我来来很久久了。”邓艾看着心情不错的曹叡说道。

    “对了,过两天有个宴席,一起去吧?”曹叡这才想起来,他跟司马氏兄弟说的是带文钦那厮跟曹青衣,却把邓艾这另外一个当事人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