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九零考古之手札 » 第九章 硝烟四起

第九章 硝烟四起

    文物局这边的修复项目令苏筱晚颇感失望,这位在国内鼎鼎大名的严副研究员的业务方向是在绢帛和古画方面,听说只在个别情况下参与一下青铜器皿类的修复。苏筱晚对于这些种类涉猎不多,兴趣也一般。

    但既来之则安之,这个安排总好过在苏长庸的宅子里从早到晚看闲书。

    不过略等了两天,周楚凝也出院回家了,盛情邀请苏筱晚来家里吃饭闲聊,顺便说说项目的事。

    这对苏筱晚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毕竟她俩有好一阵子没见面了,等项目等得心焦的苏筱晚终于可以当面和周楚凝说说这事了。

    周楚凝这次病愈回家明显比之前看着要憔悴,她那有些棱角的脸型因为瘦下去不少显得更加突兀了一些,看着带点凌厉之感,是苏筱晚母亲最不喜欢的一种女相。

    不过,苏筱晚倒觉得这些无所谓,不太把她母亲那种“相由心生”的理论当回事。

    周楚凝的家是他父亲单位的小区,因为她父亲职务不低,所以住的是当年那种很时髦的错层小楼,有两层,外面院子里花木扶疏,又恰值夏末秋初,正是景观最好的时候,苏筱晚看着这一院子的花草有些恍惚回到了大洋彼岸的米国。

    这天,苏筱晚是按时赴约的,当然还带了一件礼物,以及特意买的一大袋水果。

    据她二伯提醒说,送水果是中国看望病人的习俗。

    这习俗是久居国外的苏筱晚所不好理解的,不过她倒也乐得入乡随俗。

    一进门,周楚凝就迎了上来,一把抱着苏筱晚叫着“想死你”了,还好她家的保姆很有眼色地接过了沉重的水果,苏筱晚这才腾出手来回应了周楚凝一下。

    这一点上周楚凝很不中国,可是苏筱晚却觉得很不习惯。

    两人在客厅一坐下来,周楚凝的话匣子就开了,都不需要苏筱晚开口去问。

    “你来得正好,我最近听说了一个项目,相当有分量,可是美中不足是位置太偏远了,我觉得不适合你这个娇生惯养的外国佬。”周楚凝拿着一块饼干,掰了一块放进嘴里。

    周楚凝就这个说话风格,打认识她的第一天起苏筱晚就知道,所以并不会跟她计较,笑问道:“在哪里?”

    “西北,岁黄。”周楚凝只吃了一块饼干就放下了,拍了拍手上的饼干渣。

    “什么项目?墓葬还是遗址?”苏筱晚觉得这才是她重点考虑的问题,位置偏远不偏远倒真不是什么大事。

    当年她和夏秋杨他们远赴南美科考,身处的就是真正的无人地区,难是真艰难,可也没谁中途退出,反倒是项目本身才会真正影响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这个问题。

    周楚凝先是看了看楼上她父亲房间,然后才凑近了跟苏筱晚低声道:“具体还不清楚,我也是偶然翻我老爹的文件时瞧见的。”

    苏筱晚正准备进一步打听打听,谁想保姆过来说文物局钱主任的外甥女小雯来了。

    这小姑娘眼看研究生要毕业了,学的也是考古,现在正在他舅舅那里实习,和苏筱晚一起在严副研究员组里。

    “晚晚姐,你也在啊!”小雯笑呵呵地走进来,一屁股坐在苏筱晚身边,十分亲昵的模样。

    “呦呦呦!这才几天啊,关系好得要上头了。”周楚凝忍不住奚落小雯。

    “严副研究员那儿就我们俩女的,要不你也来!我叫你祖宗!”小雯可不怵周楚凝的出身,又是个嘴上不饶人的,说得周楚凝倒是脸上有点挂不住。

    遭了挤兑不反击可不是周楚凝的风格,她面露不屑之色道:“修个破盒子上的古画,我可没兴趣,再说我这刚好,且得歇一阵子呢。昨儿又觉得浑身难受,唉!”

    苏筱晚疑惑道:“你这感冒发烧怎么拖了这么久?”

    “唉,我呀是治得好身子治不好命!”周楚凝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哀怨地看向窗外,突然就脸色不佳起来。

    “哎,楚凝,那天我在路上看见一高个帅哥跟你一起,是不是你男朋友啊?”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八卦,何况小雯这个年纪,对这种事比谁都上心。

    “哪天?在学校吗?哦,那是我师兄,少乱说。”说罢周楚凝猛地起身去桌边上倒水,脸上一片不开心更加浓重了。

    小雯的怼人之功一流,几乎把后面的晚饭和闲聊都弄得没了兴致,周楚凝佯装娇气,实则强势,可总归还是热情大方的,这样的小聚会若是没了热心的周楚凝,最后也只能草草收场,毕竟苏筱晚是客,反客为主的事情她是不做的。

    从楚凝家出来,苏筱晚就在心里暗暗琢磨着:周楚凝这师兄的魅力确实不一般,能让周楚凝这样的性子犯了抑郁也挺不容易的,就是项目的事到走都没说出下文。

    与苏筱晚一道闲步走出周家小区的小雯也忍不住感叹:“楚凝姐的这师兄我那天才算第一次见到,一看才明白她心心念念这些年到底为了什么不肯撒手,这样的人真是很难让女人不动心。”

    小雯这么一说倒是印证了苏筱晚的心里的猜测,她默默地想着: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那天,在文华公司吃了闭门羹,沈魏风没有回去跟所里多做抱怨,而是准备了一番打算去文物局再做努力。

    所长助理陆益康在文物局有不少关系,听说沈魏风要去找人,第二天主动开车把他送了过去。

    两人进了办公楼直奔二层,找到一位姓钱的主任,陆益康在中间稍作介绍之后就匆匆离开了。

    这个钱主任年纪一把,穿得很朴素,戴着老式花镜,看起来人比较严肃,先简单问了一下沈魏风的来意,略做思考后又详细问询了所需要找的人的细节。

    “你们这个项目应该是男同志更好吧?”钱主任管理工作做的比较多,立刻安排起来。

    不过,沈魏风在男女这件事情上考虑不多,想了想比较谨慎道:“田野考古男同志自然方便些,不过有合适的女同事也是可以的。”

    钱主任脸色僵了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田野考古根本不适合女同志参加,一年到头在外面,风餐露宿的,抛家弃子,牵肠挂肚的。搞到最后工作工作干不好,家里事情全耽误!”

    “是,您说得有道理。不过我们现在求贤若渴,性别不放在首要考虑的范围。先找到合适的人吧。”沈魏风对钱主任这看法实在不能苟同,但求人办事也不好当面驳斥。

    钱主任扶了扶眼睛,又抛出一个难题:“我们这里有文物修复的专家,技术嘛自然是很好的,可是他们年龄都偏大,还能不能参加田野考古工作就不好说了。”

    沈魏风这次吸取了昨天在文华公司碰壁的教训,没有立刻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向钱主任索要人员的资料。

    钱主任十分痛快,马上起身去文件柜里,拿出一摞文件来,都摆在沈魏风面前的桌子上,足足有一尺多高。

    “基本都在这儿了,我们这儿是管理文物的,手里有的人都是和文物修复相关的人才,他们每个人的资料倒是都很详细,你先看看吧,要是有合适的就告诉我。”钱主任摘下眼镜坐回自己的办公位置。

    “好,我先看看。”沈魏风读博那几年全在资料的海洋里扑腾,这些材料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倒是和这位钱主任面对面坐着多少有点尴尬。

    沈魏风扫视了办公室一圈,最后抱着这摞资料坐在沙发上翻阅起来。

    文物局里果然人才济济,沈魏风翻到的第一个就是名物方面的专家,在名物方面的研究已经颇有成就,只是不知道这人在机关术上能不能有所突破。

    这个问题钱主任马上给与了否定,因为这位副研究员目前正在承担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物复原工作,计划年底就要完成,文物明年初要送出国展览,现在正在关键期,撤不出来。

    沈魏风的喜悦再次落入谷底,他继续翻找,直到中午再没有发现更合适的人选。合上最后一个文件夹,沈魏风郁闷地又打开第一个副研究员的资料。

    男性,四十出头,硕博皆主修名物研究,师从名物大师叶老,主持过多个珍稀文物的修复工作,对于机关术也有涉猎,是这一堆资料里面最符合条件的人选。

    “他是肯定不行的。”钱主任又提醒一遍沈魏风,可转念一想又给沈魏风指了条路:“不过他有几个学生跟着一起工作,同专业的,你考不考虑?”

    学生?沈魏风笑了笑,摇头拒绝。

    钱主任却好像来了精神,积极介绍起这位副研究员的三个助手,两男一女,都是研究生在读,听起来好像都非常优秀。

    沈魏风怕钱主任有误解赶忙解释道:“学生参与可能收获比较小,这种田野考古结果都是未知数,圈子里的专家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愿意来的话不会以后有怨言,学生还没进这行,不了解情况。而且项目时间不确定,怕影响了他们顺利毕业。”

    钱主任听了还是不肯放弃:“你们这个项目在岁黄,价值就不用说了,说不好就是岁黄大型洞窟的一个极重要的补充,这些以前官修历史里虽然多有记载,可一直下落不明!这次若是真有发现本身就可以记入史册了。”

    沈魏风没想到这个钱主任懂得这么多,而且对于这件事的关键点也掌握得非常精准,只好拿出杀手锏来对付他:“看来您对于这个项目的重要程度了解还是非常清楚的,正因为项目本身价值比较高,所以希望寻找一个真正的专家来参与。学生动手方面经验不足,起不到作用。”

    “学生优秀的话其实完全可以考虑的,一个考古项目一般都时间较长,这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机会。”钱主任还在坚持。

    其实,这三个学生助理里面有一个是钱主任的亲外甥女,看到如此好的机会,钱主任是拼了老命也要在沈魏风那里替孩子争取到一个名额的。

    沈魏风看到钱主任如此坚持,已经对他的心思猜了个七八分,想了想,实在不好再当面驳他的面子,想了想把条件又明确了一番。

    “我们这次需要的人有几个要求,首先必须本硕博都是考古专业的,优选名物专业研究方向。其次,之前有过一定的学术成果,大小不限,主要看内容。再者,年龄不要超过五十岁,否则不方便外出。最后,单身男性优选,条件优秀的女专家也可以考虑。”沈魏风边说边看钱主任,钱主任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的。

    钱主任还在犹豫中,而沈魏风并不打算在找到人之前离开,他觉得他一眼相中的严副研究员是一定要见见的。

    最后,钱主任在思前想后琢磨了一番后,摘下眼镜重新打起精神道:“这样吧,下午严副研究员带学生在一楼修复室工作,还有几个来参观学习的,咱们也一起去看看,也许你会改变一些想法。”

    这个建议正是沈魏风想要的,但是这事他提出必定是要被拒绝,这位钱主任既有原则又有私心,你提出要参观人家工作现场,他肯定会警惕起来,不答应是大概率事件。沈魏风这次走的是心理战术,明知道他有心推荐人,可是就是打一堆官腔,弄得这个钱主任放弃也不是,不放弃又没好办法,只好最后亮出自己的底牌。

    事情正在向沈魏风希望的方向发展,连续两三日以来他终于有了些宽慰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