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年华如刀 » 第一章 九犬有一獒?

第一章 九犬有一獒?

    那年,十八岁…嗯!准确地说,是十七周岁。尽管己留过级,初中毕业的叶泉在早上刷牙时,怎么打量镜子里的那个自己,都是个稚嫩的未成年人。

    他叹了口气。太讨厌自己这天生秀气的娃娃脸,别的男生怎么看上去就那么成熟?哪怕长上一脸的青春痘,也比现在这模样强!他总希望自己可以早点显得老成些…可这由不得自己喜欢呀!谁都说,他就是刚上初中的学生哥。

    不同那几个早早缀学出门闯社会的小伙伴,他们好像天不怕地不怕。叶泉,可对学校外的陌生世界怀有丝丝恐惧。这是一九八九年,正是改革开放初试水的早期,自由经济正开始替代计划经济,整个社会显得一片混乱又生机勃勃。

    小镇的生活单调又宁静,但掩盖不住躁动的青春。有胆大的早已寻着门路闯去了。比如“万元户”的儿子叶明华,那读书时年纪轻轻就头发花白的粗壮家伙,可不愿一辈子就这样搬砖。他一毕业便偷偷携着家里砖厂卖了砖的款子,给家里面留了张纸条就偷偷跑深圳去了。本来说还有个伴,现在剩叶泉一个在家天天无所事事,只能钓钓鱼、游游泳,一天又一天地消磨着无聊的日子。

    秋天的太阳依旧热辣辣的,晒得门前的美人蕉都无精打采。都说广东没有秋天,或许今天还热得赤着膊,一觉醒来却寒风凛冽,可那也得过了国庆之后。今天是集市日么?路上的行人有点多。

    正犹豫着要不要上街找那摆摊的兴宁货郎买鱼钩时,城里来的班车停下了,卷起公路黄土漫天飞扬。

    尘埃未定,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肩上反挑了个旅行包下了车。那稍显耸肩的身姿一看就是阮华嘛!他踩着泥土路上几乎没过鞋面的浮土,径直往叶泉家里来。

    阮华是小学同学,却是在城里读的初中,早一年在城里毕的业,算是半个城里人。他在城里读书时,周末就骑自行车回镇上,跟叶泉说城里的趣事,充实着他对外面世界的认知——你别觉得奇怪,那时候的乡下娃真没见过什么世面!就连读书多的叶泉头一次进城时,见到那商店门口光洁的瓷砖,也竟然不敢踩上去,怕弄脏了招人嫌!

    有个同学说他第一次进城里找堂兄的笑话。问清了是在八楼,说从大堂坐电梯上去就到了。他好不容易等电梯了开门,有人出来后便进去,门也关上了。可半天不动怎么回事?直等门再开,有人进来了,人家去的九楼。他心想:成!我八楼,刚好先到。电梯嗞嗞到了九楼,人家出去了。这是又怎么回事?我先到的八楼干嘛不停呢?还没明白过来,电梯又下回了一楼。

    “几趟下来都到不了八楼,我也不知道要按才会到八楼呀!没办法,不过我也没笨到家,找着楼梯爬上八楼去了……”这个同学说这笑话的时,脸上满是对自己的同情。

    扯远了!话说阮华毕业后不久便跟着刘成去东莞沙头的玩具厂做喷油工,今儿不知什么原因回来了?

    小学旁边的山坡草地,由于有牛经常啃食,草长得如地毯一般平整。阮华在包里掏了两听健力宝,请叶泉一块尝尝。…这东西卖两块五一听,老贵了!

    “刘成跳槽跟他姐夫去了沙井。我实在呆不下去了。”阮华说,把身体舒坦地在草地上摊成了一个大字。

    一个人在外面,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确实不好过,太孤单了。两人小口啜着健力宝,随意地聊天。

    这山坡,是今年春节时大伙一起晒太阳的地方。那时天气还寒冷,这山坡上却阳光正好。一邦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天天约着在这山坡上晒太阳,抽烟畅聊、互相调侃,甚是惬意。那会儿叶泉还没毕业,而阮华、刘成、刘家威、刘玉成,还有个只读了三年书的“大条虫”丘来辛,都是缀了学的小学的玩伴。三个姓刘的加上个姓丘的都小学没毕业,却已经是出了几年的老江湖。

    而刘家威和刘玉成,是穿波鞋和柔姿裤的潮人—叶泉怎么看都觉得这行头显得又土又俗呢?裁缝世家、又在城里见过世面的阮华说这行头叫时装,怕是要好几百块一套呢!叶泉留意过他们的时装,虽然没干过裁缝活却是认为这做工并不怎样。只是那溜滑柔软的料子倒是不常见。

    那时候身上能穿套“puma”运动衫、脚上穿着“diadora”运动鞋的,都是大神级别的人物,在村镇里不简单!赶集的日子里他们都会故意站在街边招人注意,装出一副目中无人的神气样子。可是在工厂里能赚到买这类衣服的钱么?据说下厂打工一个月连加班能挣两百块钱都已经很不错了。

    刘成,这读书不多却有小聪明的家伙,手艺活一学就会,和叶泉一般小小的个头,但是个话痨。他曾也说过刘家威俩是出去捞偏的,在外早就不下厂打工了,日子很风流快活。在沙头两人还开有发廊呢!叶泉也听说过某一村子的年轻人有组织地在外专门从事“撬押”的活,传得神乎其神。谁也没特意问过他俩是不是也干这个,也不想知道他们到底怎么个捞偏法。

    “大条虫”丘来辛家里七兄弟,却家里穷得连瓦房都没有。大哥二哥去年结婚都得租别家的房子住。他块头大却胆子小,平时懦弱怕事。但若是混混们和外地人发生冲突要晒马摆场面,却通常会算上他一个,图他块头大呀!可真的场面失控动手开干,他可撒腿跑得比谁都快!出来混的通常都有个外号,有好事的给便他起了这外号大条虫。

    即使有人当面说他废柴,大条虫他也不会生气。但叶泉可以从他那种小人物特有的狡黠眼神里看出内心深处的不甘。这家伙总和叶泉说,他有朝一日会出人头地!

    叶泉想着你要文化没文化、要胆识没胆识的,挑怕肩疼锄怕累,你要怎么出人头地呢?怕是得走路踢脚踢出块狗头金才行。

    叶泉从事教书的父母,绝对不允许他沾交社会的边缘人物。在一起的玩伴也不应该是这样子…所以,叶泉从不问刘家威他们干的到底是啥活,问清就真玩不到一块了。

    后来,晒太阳的队伍又加入了一个李云茂…他是叶泉初中留级前一届的同学,和另外几个人并没有多大的交集。读书时不同一班,也并不常玩一块。他家年前刚从村里搬到镇上,租房了己随儿子进了城的巫老师家瓦房暂居。由于还没熟悉新环境,便找叶泉这老同学玩上了,无聊也跟着来晒晒太阳侃大山。

    春节很快过完,集会就要这样在一天天抽烟晒太阳里结束了,然后将各走各路。出门的出门,留家里的继续留守。“都说九犬能出一獒,我们这么多人里总有谁会出息吧?明年过年我们挣到钱了,就买他几条万宝路,大家继续一块来吹水啊!”散了时,明天就要出门的刘成大声建议说。

    大家都说,好!

    这本书的故事,也就是以这一班小青年为中心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