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

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

    没错,西羌城又被叫做日落之城,世人皆知的一件事情。这样的叫法,实际上,还要从上古文明时代的一个传说提起,为后羿射日。

    传说之中,东岛国中有一株扶桑树,扶桑树之上,住着十个太阳。某天,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之中,从大荒之中走出了一名勇士,张弓搭箭,将十个太阳之中的九个,射落了下来,落于西海之滨。而,西海之滨的地方,就是现在西羌城的位置。

    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曾经的西海之滨也已经变成了天断山脉和一片高地。这就像是大陆漂移一样,时间推移之后,文明也诞生了,传说也就出现了,日落之地就变成了日落之城。

    据此,西羌城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了。不过,说来也奇怪,在这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之中,西羌之人不断没有遭遇到什么打的灾害,哪怕是西羌城也没有遭受到什么大的损坏。也许,这是上天眷顾的原因吧,也许是因为羌族之人的秉性,让他们很好的将这样的一座城市继承了下来。

    关长云驾着马车,夏正平站在马车上,望着远处的日落之城,不由得一阵感慨涌上了心头。夕阳西下,马车的影子,在夕阳之中越拉越长。此时,大草原之上,颇有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味在里面。也许,这就是一种情怀,或者说是一种极美的情景吧。

    夏正平一行人,终究是在夕阳彻底落下的时候,进入了西羌城,寻到了馆驿,住了下来。

    第二日,夏正平打听到了关于西羌族族长的消息,然而不巧的是西羌族族长马守成,他现在出巡在外,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回来。这一点,倒是让夏正平有些预料不到。不过,他倒也没有在意,便是在西羌之城住了下来。

    当然,在这几日的时间,夏正平还是要进行了解一番西羌之城的。毕竟,这个城池,只是在之前听说过,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

    一连两日下来,夏正平对于西羌之城的风土人情,大概是掌握住了许多。这里的民众,和雍凉之地的一样,也是有着悍不畏死的精神在里面,这也许和他们的图腾有关。

    西羌族的图腾,就是他们的信仰。他们一共有三个图腾,一个是太阳。毕竟,西羌之城称作日落之城,西羌之地自然称之为日落之地了。他们信仰太阳,以太阳为图腾,才让他们有着生命之力,才使得他们能够成长在这篇土地上。

    第二种图腾,便是狼图腾。在西羌民族的人眼中,狼虽然是他们的天敌,然而正因为狼的存在,才让他们学会了如何生存下去。这与大夏神朝的夏族、华族有所不同,华族、夏族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演化而来的,他们所具有的图腾,便是龙图腾。

    华族在这一片疆域的北边,而夏族在这一片疆域的那边。辽王等诸侯王所在的封地,是华族的聚集地,而夏正平这个汉王所在的巴州及其他诸侯王的封地,则是夏族的聚集地。

    然而,在实际上来说,两族的共同祖先,是一个民族的,他们只是因为地域的不同,而逐渐形成了两个差异不是很明显的民族。

    不过,大夏王朝这么多年的立国时间,南北之间的交流也开始频繁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族之人,也逐渐走向了融合。更有一个事实,那便是其他族人的加入。并不是所有的异民族都和大夏神朝有着敌对的关系的,有一些民族会融合进大夏的统治区域,与大夏神朝的华族、夏族相联姻通婚,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代逐渐融入了夏族和华族。

    龙图腾,就是夏族与华族的共同信仰,这与狼图腾的含义不一样。龙腾于天,守护着四方的安宁,其中的意思,也和狼图腾有着不一样的地方。这大概就是,两个民族之间的信仰差距吧。

    西羌民族的第三个图腾,则是一种不存在于实际生活的神兽,具体说来就是这种神兽守护着西羌之地,和龙图腾具有着相似的功能。但宗的来说,这种神兽并不是龙。

    事实上,华族、夏族信仰的图腾之兽,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见过老虎的,见过狼的,见过世上各种动物以及珍奇异兽的,唯独是没有看见龙的。反倒是,龙这种图腾上描绘出来的形象,其中有某些地方,和着真实世界的动物相似。

    这大概就是这两个民族先祖的智慧吧,讲究着神明与命理的社会,大概就会创造出这样的图腾。亦或者说,寄托着整个民族奔腾向上的意愿——一种腾飞向上的理想。

    除了这三种图腾之外,夏正平最为重要的发现,便是这里的人,同样不习教化,却有着相当好的自制力。这一点,与巴州之民有着想类似的情况。巴州之民,同样是不习教化,然而巴州的民众,却没有那么好的自制力,那些人是说反抗就反抗的主。这也许和治民的方针不同,至少夏正平是这么认为的。

    哪怕是夏正平掌管巴州之后,巴州各郡,包括永昌郡在内,也是发生过几次民变,这就与自制力有关了。

    总之一句话,两相对比之下,夏正平觉得自己应该在未来,对于巴州的民众进行一番彻底的治理才行。或者说,他的所有的至理方针,都应该是以民为本的。只有以民为本,民众才会不断支持统治者。

    连续着两日的访查,夏正平收获很多,第四日之后,他便是得到了消息,西羌族族长,也是到了西羌城。

    这一日的上午,夏正平根据得到的消息,走进了西羌族族长的行宫,进入了政事堂。在这里,族长就是酋长,酋长和族长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汉王夏正平,拜见族长大人!”夏正平走进政事堂,拱手问礼,“前几日自雍州而来,特意拜会族长大人。”

    “顺带说一句,孟起公子,可曾记得萧正?我便是那个萧正!“

    夏正平并打算继续隐瞒着自己作为萧正的这个事实,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向马孟起解释清楚,以便以后能够彼此敞开心扉,交流出真实的想法。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瞥向了政事堂四周,见到这里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有着诸多官员在列。事实上,政事堂中除了南山客、关长云、夏正平以外,就只剩下了马孟起和马守成。

    马守成验过拜帖,又是听着夏正平这么说,便是哈哈大笑:“我听说过你!大夏神朝的最后血脉。”

    “事实上,早在多年之前,我就暗中派人调查过你。当时我的儿子,马孟起自襄州回来之后,便是向我提起了萧正,后来调查结果发现,萧正就是你。这么多年来,没有联系上你,千万别见怪啊。”马守成的络腮胡子,不断抖动着,这意味着谈很是兴奋,“来,我的儿马孟起,快来见过夏正平,他是巴州的汉王。”

    一旁站着的马孟起,显然是有所愣神的,听着自己的父亲叫自己,他才意识到了什么,赶紧走到了夏正平面前,抱拳拱手道:“在下马孟起,拜见汉王殿下。当时候,还不知道您就是皇子,所以下手有点重了,还请您海涵,莫要见怪。”

    夏正平见此,便是微微一笑,同样抱拳拱手说道:“将军莫要将那些事情放在心里,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当时只不过是为了试探某些东西,所以出手向你挑战了。”

    两人说的事情,自然是当初在襄阴郡,彼此比武的事情。不过,最终的结局,倒是有些令人意外,两人都接到了柳如烟的邀请。

    “说到年少轻狂,我现在都有些心思,想要和汉王殿下,再比试一场呢!”马孟起似乎也回忆起之前的事情了,他的神色之间,充斥着不甘心,甚至是不愿意失败,“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那日之后,我们不也是私下里约定了吗,彼此要再一次进行切磋。”

    “孟起,莫要放肆,他是汉王,金枝玉叶,万一伤到了,岂不是对不起历代大夏皇帝对我们的恩情?”马守成劝告道,“更何况,他现在是唯一的大夏皇族。”

    马守成这一句话说的没错,根据史料记载,大夏神朝和西羌之民,历代友好相处,甚至是在西羌之地发生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的时候,会给予一定的帮助。这种帮助,哪怕是西羌之民自治起来,也依旧存在。甚至可以说,自古以来,大夏神朝都在帮助者西羌之地。

    “无妨!”夏正平抬手阻止住了马守成的劝阻,他心里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既然将军想要与我比试,不如成全于他。只不过有一个条件,不知道孟起将军有没有兴趣?”

    “什么条件?”

    “我的条件很简单,若是你输了,请将军随我一同征战天下。若是我输了,我向西羌之地每年提供二十万担稻米。”

    夏正平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这是他的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