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良渚有块田 » 第18章 部落会议

第18章 部落会议

    阿防眼睛雪亮,望着方济说:“如果不用交稻谷给稻高部,那么,白鸟部就不会再有人饿死了。”

    “胡闹!”司陶盯着这个年轻后辈,语重心长,“你们都没有经历过多年前的那场饥荒,不知道如今一人十斤稻谷,有多不容易!”

    司陶低着头沉思,回忆起往事。

    “那时候,部落里还没有司农、司陶、司造这些职位。部落的统领,是祭司大人。部落里,男人出去打猎,女人也去山林里采集果子。”

    司农抬头,指着上方的茅草屋顶说:“那时候,也没有像样的茅草屋,我们住在山洞里,山林里野兽多,不小心就有孩子被野兽叼去。但族人英勇顽强,在山林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直到那一场天火!”司陶停顿了一下,“那场天火足足烧了十几日。”

    “到处都是火光冲天,鸟兽要么逃走了,要么惨叫着被烧死。

    参天的大树被烧毁,倒下。

    我们的族人,往山下逃命。可是哪里都是火光,根本无路可走。

    就在族人以为,要丧命火海之时,树林里,突然飞出一只白鸟。

    那白鸟指引着族人,从火海里逃出来。

    原本的一百来人,活着逃出去的,只剩下十几人。

    族人逃到山下的一条小河边,捡回一条命,为感念帮助族人逃命的白鸟,我们就自称白鸟部。”

    方济暗暗点头,原来白鸟部的称呼是这么来的,那么,隔壁的狼部,也是被一匹狼引下山的吗?

    司陶接着说:“下山后才是苦难的开始。

    大火把山中的草木、生灵都烧成了焦炭,什么吃的也没给人留下。

    族人无奈开始在山下找食物,什么臭虫、草根、树叶都用来充饥。也是从那个时候,族人发现了河水里的鱼,可是鱼的刺太多了,就有人吃鱼被鱼刺卡到喉咙死了。

    好不容易捱过了一年,第二年山上开始有新芽长出,但鸟兽还是太少。族人翻山越岭准备换一个地方居住。

    在寻找的路上,族人看见了一个繁荣的大部落,他们人人住着屋子,种植稻子,不用再上山与野兽搏命。

    对,那就是稻高部。族人向他们学习了种植稻子的方法,他们也友好地借了种子帮助我们白鸟部。

    自那以后,我们每年收获稻子的三成要交给稻高部。我们白鸟部也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部落从十来人又慢慢发展到如今的一百多人。”

    司陶的故事讲完,先前还忿忿不平的阿防,还有扬言要打稻高人的司造,都沉默不语了。

    “这个故事,我以前也听大司农说过。”司农开口道,“司陶大人有一点说的不对,一开始,稻高部只要求交所获的一成给他们。”

    “什么?那后来,为什么变成三成了呢?”阿防不解地问。

    “一开始,白鸟部只尝试性地种植了一点点稻子,”司农解释,“后来种的多了,稻高部要的也越来越多了。”

    “过分!”阿防与司造都气得涨红了脸。

    “不仅如此,稻高部开口找我们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阿织阿桑每年织出的布匹、丝绸,还有司陶大人的陶器,一大半都被稻高部拿走了。”一直在角落里没有开口说话的阿采淡淡地说。

    方济看司陶锤头丧气的模样,就知道阿采说的是真话。

    这样看来,稻高部就像一只趴在白鸟部头顶上吸血的大毒瘤,白鸟部要发展,迟早得把毒瘤拔除。只是现在的白鸟部,还没有跟稻高部对抗的实力。

    “附近其他的部落呢,也要向稻高部交稻谷吗?”方济问。

    “这附近加上白鸟部,有七个小部落,都要向稻高部交稻谷。”司农回答。

    无数的想法从方济脑海中飘过,方济考虑着联合七个小部落,推翻稻高部的可能性。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上交四成稻谷的难题。

    “无论如何,要确保今年冬天部落的口粮充实。饿死人的事情,我不想见到。”

    方济捡起一根小树枝,就在脚边的泥土地面上写写画画起来。

    “司农大人,部落现今人口情况,你来说一下,男女各多少,十五岁以下、十五到三十五岁,以及三十五岁以上,各有多少人?”

    “这......”司农大人支支吾吾,半天只算出了部落里三十五岁以上的有二十二人。

    后来阿育补充,六岁以下的孩童有二十八人。

    方济无语,这里坐着的,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人物,却连部落的人口都搞不清。

    “这都不清楚,那如果部落里少了一个人,或者混进来一个奸细,你们也都不知道了?”方济发问。

    “这倒不会,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部下的数量,还是清楚的。”司农回答。

    “哦?”方济像个随堂检查作业的老师,挨个问起了他们部下的人数、男女比例、老青幼分别多少。

    统计下来,方济才知道,算上十位首领,部落总人数为一百七十人。

    三十五岁以上只有二十二人,五男,十七女,可见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比较短。

    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有七十五人,男性三十四人,女性四十一人。

    十五岁以下,共有七十三人,男女几乎各参半。

    六岁以下的儿童,都养在阿育的大屋里。六岁以上,就会被挑选送到十位首领部下。

    从这些数据里,方济也看出了一些门道。

    部下人数最多的,是司农,有三十五人外加一个小跟班。小跟班以后很有可能成为他的接班人。司农的这三十多人,大多是青壮年。

    司农才是白鸟部最有实权的人。

    方济名下,除了佳瓦这个小跟班,还有十位部下,方济还没见过他们,这十个人目前也是司农代为管理。

    阿育呢,别看她住着最大的屋子,但她手下只有六个妇女,她们七人,要照顾二十八个孩子,还有那些待产的孕妇。

    存在感不强的阿采,已经二十九岁了,比屋里的另外三位女子都要大,她名下有十人,但这十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还有腿脚不方便的。

    其他几位首领,手下也都是十人左右。

    方济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些人看似分工明确,在十位首领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但这里的很多活都是季节性的,那空闲的时间,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呢?

    “空闲的时候,部下就随意活动。”这些首领是这样回答的。

    方济快呕血了,这得造成多大的人力浪费啊!

    方济决定,化身人力资源专家,今晚回去就写个计划书,把部落里的人力合理安排起来,生产力翻一番不成问题!

    有了对白鸟部的深入了解,方济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起来,稻高部的问题亦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