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老魂第一卷山茶映海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国门向世界敞开,许多海外华侨心系祖国,纷纷回国投资建设,寻根问源。

    杨辰要和王伯方一起回国了!这消息让素音和小羊非常激动。

    杨辰这些年在国外的一点一滴都写信向爸妈汇报,他和哥哥杨芃一个在美国学习地球物理,一个在南京大学学历史,都是学业出众的孩子。

    小羊一直鼓励孩子学成归国,报效国家!如今听说王伯方要回国投资,杨辰也一同回国,非常欣慰!恰好杨芃也放假了,夫妻俩忙着收拾房间,算着归期,终于迎来了亲人团聚,老友重逢!流淌不尽激动的泪水,几日几夜都说不完的话……

    这一夜,父子仨又爬上了阁楼,小羊不能再上屋顶了,三个人站在阁楼窗户前望星空,回忆当年的情形。

    “爸爸,我的论文方向是‘华夏先民所用二十八宿是黄道坐标’”杨昉严现在是考古研究院院长,杨辰一直想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跟爸爸分享。

    “哦?你详细说来听听!”小羊抽出一根烟,杨芃熟练地拿出打火机给爸爸点上。小羊看了看他,把铁皮烟盒递过去,杨芃“嘿嘿”一笑,接过烟盒,抽出一根,又递给弟弟杨辰。杨辰刚摇头想说:“不”被哥哥用眼神“威胁”,于是也无奈地点上了人生第一根香烟。

    父子三人站在阁楼窗前抽着烟,开始讨论起远古的话题。

    “……这样一来,一个很特别的人类文明古迹坐标浮现出来了:北纬30度。”杨辰指着一张摊开的世界地图。“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遗址、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及公元前1550年以前印度河流域古文明都分布在这一线!”

    杨辰睁大了眼睛,“北纬30度,岂不是从晋宁石寨山,四川三星堆,到湖南安化宁乡、湖北盘龙城、江西新干大洋洲都在这一线么?这些遗迹都发掘出来大量的青铜器!”

    小羊不说话,猛吸了几口烟,“这些青铜器正是夏朝亡国遗民从印度河流域夏都搬运而来的传国祭祀重器!”

    “什么?!”两兄弟异口同声地喊出来。

    杨芃看着小羊,“爸爸,哈拉帕文明与中国夏朝的关系,这不正是你和宋百斋叔叔研究多年的课题吗?”

    小羊点点头,“这也是我的老师在世时研究的课题。”

    “你们知不知道,早在亚历山大走伊朗高原山褶子,突入印度河河口,再沿河北上西亚哈拉帕之前1000多年,有另外一个人也走过这条路到达过印度河流域。”

    杨芃和杨辰睁大了眼睛看着小羊,露出好奇的眼神。

    “商汤伐纣!”

    小羊一语即出,震惊了兄弟二人!

    “这段路程经过的主要地盘,是当年以苏萨为中心的“埃兰”(Elam)的地界,属于华夏诸侯国,是连接印度河流域夏都哈拉帕和两河流域华夏诸侯国的重要通道。从其他相关资料来看,公元前1600年前后,两河流域大旱是世界文明的一次空前浩劫,两河流域的居民四散,向西的进入了希腊,而向东率领华夏诸侯国的正是商汤!他率诸侯国6000死士出奇兵,商人和各诸侯国的平民拖家带口地也跟着来了,他们携带大量青铜器、玉器、金器、贝币大规模迁徙向东而来。而且,其中一支很有可能是从古滇国进入中原。”

    杨芃皱眉自语:“这不对啊……史书记载,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在河南新乡,而且有考古证据支持!”

    杨辰兴奋地在阁楼转着圈说:“国际学界从来就没有想到东进的路线,这么说来,华夏文明难道是来自古埃及文明?!”

    “不!古埃及文明就是华夏文明!”小羊把手里的烟头摁灭在窗外的瓦片上,这个结论压在他心里已经很多年了!从宋教授当年让自己追踪研究“三苗九黎”“百濮百越”和古滇国文化滥觞开始,他已经把目光从中原文明转向了西亚哈拉帕文明与夏的关系,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古滇、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之孰先孰后,孰为本源越来越困扰他,晋宁石寨山古滇国遗址的发掘与越南东山文化的高度同源,更佐证了他的观点:

    “公元前3200年以前的古埃及,就是炎帝集团统治的尼罗河流域,“埃及”,Egypt,是古希腊人对尼罗河流域古帝国的称呼,而这个古帝国就是炎帝集团统治的古帝国,国名叫hu-ka-ptah,就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敷教台!”

    ……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父子三人彻夜长谈,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若有神明会感叹:这渺小而伟大的人类啊!他们对内心和宇宙的搜问求证永无止境,对历史和未来的穷根溯源永不停歇!

    “爸爸,这是你让我联系的法籍华人‘Celia.Su’苏锦儿的回信”杨辰把一封信交给小羊。

    几年前,杨昉严从一份外国报纸中看到一名法国女戏剧艺术家身着“六妖异兽”的锦袍演出,更巧合的是,她曾是华人,建国前到了法国。杨昉严让在国外的杨辰联系到了这位名为“Celia.Su”的华人艺术家,但直到1979年,中国打开国门,才与这位艺术家取得联系。

    杨昉严打开信一看,居然是法文!忙把隔壁的徐美纶请来,徐美纶打开信念了起来:

    “……Commesonexcellencelesait,……”

    “如阁下所知,我的委托人Celia.Su女士此次归国意在寻找心灵归宿,包括回答阁下对某些神秘元素的疑问,但与此同时,Celia.Su女士希望在王家大院与故人重聚,请阁下务必为我的委托人邀请以下人士到场,否则,我的委托人将有权继续保持沉默……邀请名单是:原王家大院所有者,滇省人王伯方、王仲方及妻司素音;原滇省人,现泰国华侨商人陆友文并其女,最后的署名是:Celia.Su私人律师”

    徐美纶露出了吃惊的表情,看着司素音,“素音姐,你认识这个‘Celia.Su’啊?”

    “什么?我不认识啊!”

    小羊说根据杨辰的调查,这人从前是昆明人,原名“苏锦儿”,既然这邀请名单上有王伯方兄弟,还提到王家大院,应该是当年他们在龙头街时共同认识的人。

    素音陷入回忆,“苏锦儿”这个名字仿佛听过……她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常年缝纫针织伤耗了她的眼睛,视力模糊。她接过小羊递过来的外国报纸,凑到眼前仔细辨认上面的图片,长叹一声:“实在看不清楚!”

    小羊安慰道:“没事,到时候人来了就知道了,或许是你当年的老姊妹呢!”

    素音心生感慨,岁月流逝,许多当年的“老姊妹”都已经离她而去,“龙头街”“王家大院”埋藏着自己多少心事和秘密啊!与这些地方的有关的“老姊妹”都有谁呢?她日思夜想,既兴奋又紧张,期盼着与这神秘人的见面。

    按照Celia提出的名单,YN省考古研究院向海内外发出了几份邀请书。但这名单上的几个人,除了司素音和已经归国的王伯方,其他的人都很难落实:

    王仲方,建国前就已经失踪,下落不明;

    陆友文,国内已无亲友,长居东南亚,难以联系;

    陆友文之女,没有任何相关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