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快穿之快快乐乐当咸鱼 » 第52章一枝烂桃花

第52章一枝烂桃花

    在热极了之后,孟瑜给自己做了两身吊带短裤。

    衣服做好之后,第一次上身,陈四郎看见了,就唠叨了半天,给孟瑜大讲道理,直到她脱下衣服,保证以后不穿了,才停止。

    不能穿清凉的衣服,孟瑜又想了一个法子,家里的大浴桶盛满水,她把自己泡了进去。

    她实在热的受不了,恨不得整日的泡在浴桶里。要不是皮肤泡久了发皱,她是绝对不会从浴桶里出来的。

    后来,陈四郎见孟瑜每天都把自己泡在浴桶里,把自己泡的浑身的皮肤都发皱,怕对她身体不好,无奈的同意了她穿那些清凉的吊带短裤。

    “鱼儿你要穿那些衣服可以,不过只能在咱们屋子里穿,不能出去。”

    “夫君,你太好了。”孟瑜见陈四郎妥协了,高兴的连连保证,“你放心,我一定偷偷的穿,绝对不让除了你我之外的第三个人知道。”

    孟瑜又不傻,怎么可能穿着暴露的在外面跑,这可是封建社会!

    其实就是现代,她都没有只穿着吊带短裤上过街。

    在家刚躲了几天热,就又有事情找上门了。

    “周老太太的寿宴,还就在两天后,这帖子送来的也太晚了点吧?”孟瑜打开手里大红描金的请帖,确定自己没有看错,还有两天寿宴就举办了,今天才急匆匆的送来了请帖。“咱们得准备什么东西啊?”

    去是一定要去的,周老太爷于陈家三郎四郎两兄弟都有恩,连恩人妻子的寿宴都推脱不去,对名声不好。

    对于陈四郎他们这些志在科举的人来说,名声可是大事,马虎不得。

    “周家给爹娘他们也下了帖子,爹可能不去,娘是一定要去一趟的。这些你不用管,她会准备好的。”虽然帖子是单独下给他们夫妻的,可陈家并没有分家,也就不用再单独备礼了。

    “这是你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鱼儿你记得,到时候不用紧张,只管跟着娘亲就好。”

    说着,陈四郎就又叮嘱孟瑜了一些参加宴会时的注意事项。

    见到陈四郎担心的样子,孟瑜感动的同时也有些恍惚。

    曾经也有个人担心自己害怕,在宴会上出错,于是临去宴会前安慰了她半天,还找了至交家的一位哥哥殷殷嘱托他照顾自己。

    明明是那么疼爱女儿的父亲,孟瑜也曾经在他的真心疼爱中长大,为什么后来就变了呢?

    孟瑜真的很难想明白。

    上一世,孟瑜她爸是建国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后来又抓住了时代大变的机会下海从商,成为了时代浪潮的弄潮儿,从抱着金饭碗的国家职工,摇身一变成了身价上亿的大老板。

    对于商人来说,参加宴会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很多合作对象都是在宴会上认识的,很多合作也都是在宴会上进行先期接触的。

    孟瑜那时候作为公司的准继承人,肯定要跟着去宴会上结交人脉的。

    绕是孟爸爸已经是社交场上的老手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宴会参加的没有一千场,也有上百场了。

    从来都是游刃有余的孟爸爸,在自家女儿即将作为继承人参加第一场正式出席的宴会时,也会紧张的满手是汗。

    生怕女儿害怕,也怕女儿出错,到时候被人嘲笑是小,损了女儿的信心就不好了。

    当初的孟爸爸就和今天的陈四郎一样,都带着对孟瑜初次参加宴会的担忧。

    疼爱女儿的孟爸爸,后来抛妻弃女了。

    那么陈四郎呢,他现在对自己这个妻子又疼又宠,以后是百年如一日的疼宠呢?还是有朝一日,遇到了一朵更合眼的花,就把上一朵弃如敝屣呢?

    孟瑜不知道,她心里担心,可也只能等着时光来告诉自己答案。

    到了寿宴举行的这一日,孟瑜夫妻和婆婆一大早就出发,往县城里赶。

    陈母今天的心情不太好,脸上的笑容都带着一丝僵硬。

    周家是对陈家有恩,可周家上到老太太下到前三儿媳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她也实在是吃不消。

    她知道自家一家子该感恩戴德,可感受着周家女眷那种没有周家,你们一家子就是一坨烂泥的眼光,陈母的心里总是翻涌着怒气。

    可为着两个儿子的名声,她只能把怒气往自己心里一压再压,发泄不出去。

    陈母不高兴,陈四郎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冷,就是孟瑜这样不懂得察言观色的人都能感受到气氛的僵硬。

    于是她安静的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敢说。

    倒不是怕陈母和陈四郎会打骂自己,而是在家里长辈心情不好时,有点眼色的人都知道该安分的待着,而不是去主动找事。

    到了周家后,陈四郎被周家大郎给带去了前院。

    周家大郎是周家大房嫡长子,也是陈三嫂周玉珠的嫡亲长兄。

    陈四郎是男宾去了前院,陈母和孟瑜两位女眷被周家二房太太迎着去了周老太太住的寿萱堂。

    “亲家太太恕罪,刚大嫂迎着县令夫人去见母亲了,还没有赶回来,委屈亲家太太跟我走了。”周二太太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解释道,“因着今年不是整寿的缘故,母亲就没想着大办,只想在自己住的寿萱堂开几桌小席,请各位姻亲故旧来家里吃顿便饭,顺便聚一聚。却不像竟然惊动了县令太太,县令太太来了,大嫂自然只能前去招待,于是难免怠慢了贵客,只能请亲家太太多体谅体谅。”

    周二太太人长得平凡,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温温柔柔的,让人很有好感。

    孟瑜一直跟在陈母身边,她虽然没有抬头去看陈母的脸色,也能感觉到在周二太太跟着走了一段路后,陈母的心情应该是好了很多。

    孟瑜感觉的不错,在跟周二太太聊了一会儿后,陈母的心情确实好转了,就连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几分。

    她甚至都在遗憾,为什么当初结亲的是周家大房,而不是周家二房。

    “这次寿宴上的菜色都是精心准备的,不说有凉有热有荤有素这些最基本的,最特别的一味菜色是一道烧鸡,是专门用特殊的方法烹熟的,做熟之后啊,香气扑鼻,吃下去特别爽口,一点油腻感都没有,还带着一丝荷叶的淡香味。”

    周二太太和陈母不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能拿寿宴上的菜色当话题。

    这也是宴会交往的常态,两个不熟的人聊天,不是聊琴棋书画就是聊衣裳首饰。

    要是这两样都不能聊的时候,就没有只能拿着吃食当聊天话题。

    好在周宅虽然比陈宅大,却也没有大到哪里去,在周二太太和陈母把话聊完之前,寿萱堂到了。

    周老太太是陈老太爷那一辈儿的人,按照关系来说是陈母的长辈,所以陈母和孟瑜一起立在寿萱堂的大堂中,先给周老太太行礼祝寿,又跟坐在左下手的县令太太见礼后,陈母才被周二太太扶着,去周老太太右下手的位置坐下。

    周老太爷致仕前官至五品,比县令官大,周老太太身上有朝廷敕封的敕命,所以才能坐在县令太太上面。

    “这就是四郎媳妇吧,长的可真标志。今天是自你们成亲以来第一次见,这个镯子你拿去玩吧。”

    孟瑜抬眼看过陈母后,才上前接过了周老太太给的玉镯子,行礼告谢后,又退回了陈母的身后,静静的站着。

    堂上的人都看了孟瑜几眼,没想到陈家这个四儿媳妇规矩还挺好。

    县令太太仔细的打量了孟瑜一番,心里却在发沉。

    清水县的县太爷姓李名耀祖,亦是出身寒门,他当初天赋不行,考了五次,春闱都没有过,于是便去吏部候缺,从一县主簿做起,到如今已成一县父母官。

    但朝廷早有规定以举人之身为官者,非大功不得晋升四品,终身止步于五品,不得入中枢。

    可大功又哪里是那么好立的,心中常常郁郁引以为憾。

    于是就想培养儿子,可偏偏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读书的天赋都不行,还没有他当初的天赋好呢。

    他们要是勤奋一些,考秀才还是能做到,举人就差上一些了,进士就更不用想了,就连考中同进士的可能性都渺茫。

    儿子不争气,李县令也没有放弃,培养儿子这条路不行,那就培养女婿。

    反正他家的女儿不少,嫡庶加起来有七人。

    前三个女儿都已经嫁给了李县令看好的学子了。

    而陈三郎和陈四郎兄弟也被他看在眼中了。

    陈三郎被周家先一步下手招做女婿后,李县令就把目光放在了陈四郎身上。

    可偏偏县令太太知道后,查了陈家的底细,觉得陈家底子太薄,不想把女儿嫁过来吃苦,于是跟陈家结亲的计划就暂且搁置了。

    李县令人虽然好色了一些,自从做官后纳了四五个妾室,但对陪自己从贫寒一路走过来的太太,还是相当敬重的。

    哪怕他心里觉得陈四郎是一个好女婿人选,在县令太太不同意的情况下,他也没有说强硬的逼着县令太太同意。

    而是想着徐徐图之,慢慢劝说县令太太。

    可没有想到,陈四郎会生了一场重病,陈家会给他娶一个冲喜新娘。

    这不仅打了李县令一个不及,也给了县令太太当头一棒。

    因为在李县令的潜移默化之下,县令太太真的是看县里哪个青年才俊都比不上少年英才的陈四郎,觉得他才是最适合自己女儿的好人选。

    都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县令太太看陈四郎也是这样的。

    偏偏这样一个除了家境,各方面都满意的女婿人选,竟然娶妻了,这对县令夫妻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他们夫妻倒是想过放弃陈四郎这个女婿人选,可在挑选了半天之后,愣是一个都没有看上的。

    于是他们又打上了陈四郎的主意。

    在县令太太眼里,一个是出身贫穷,又有一大家子极品亲人拖累的冲喜新娘,一个是出身富贵,识文知画知书达礼的县令家的小姐,陈四郎这个聪明人肯定会抛弃前一个选择后一个的。

    县令太太也不是特别刻薄恶毒的人,她也没想着让陈四郎休了冲喜媳妇,把人逼上绝路。

    陈四郎这个冲喜媳妇还可以留在陈家,只不过是身份上会有变化,从陈四郎的妻子变成妾室而已。

    县令太太的想法也是李县令的想法,这一次,他们夫妻在陈四郎的事情上达成了共识。

    县令太太想的是很好,可见到陈四郎这个冲喜媳妇的真面目后,心里却升起了不好的预感,总觉得自己的主意可能会失败。

    不过总还得试一试,想着,县令太太就以孟瑜还小,在大堂里陪着她们说话太闷了,把孟瑜支了出去。

    孟瑜在请示了陈母后,跟着周家的几位小姐走出了寿萱堂。

    “这天气太热了,咱们去花园湖边那里的东角亭坐坐吧,那边有树和假山遮着,再放上一盆冰,会凉快许多。陈娘子,你看如何。”周家三小姐问道。

    周家大小姐就是嫁给陈三郎的那个,已经不在了,周家二小姐嫁去了府城,今天并没有回来。

    在待客的几位周家小姐中,现在以周三小姐最长,所以领头的也是她。

    “客随主便,既然三小姐觉得亭子那里凉快,那咱们就去那里吧。”

    到了周三小姐说的亭子后,亭子里已经摆上冰盆,桌子上也放好了瓜果点心。

    “陈娘子尝尝这种点心,虽然是用糯米做的,好吃极了,一点都不黏牙。”周五小姐看坐到亭子里后,三姐神思恍惚,心神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四姐是庶出,一向唯唯诺诺,更不可能主动搭话。

    可一直都不说话,算怎么回事啊,不能把客人晾在这里,只能自己上前招待客人。

    孟瑜把周五小姐用公筷给自己夹到面前的点心给吃了。

    嘴里的东西都咽下去后,孟瑜才开口夸赞到:“这点心做的确实好,既能吃出那股弹劲儿,又不会沾到牙上让人出丑。”

    “那你再尝尝这块绿豆糕,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说着又夹了一块儿点心给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