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快穿之快快乐乐当咸鱼 » 第51章一种育种法子

第51章一种育种法子

    这个问题曾经他也疑惑过,后来还和陈三郎讨论过。

    “在文风不盛的地方,建立一所举朝闻名的书院,正是为了教化此地百姓,引导此地百姓尚文向学。”

    孟瑜想想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有时候硬说要怎么做是没有用的,反而是树立一个“榜样”,人们看见“榜样”获利以后,不用人说,就会自发的跟着做。

    陈四郎看着孟瑜脸上若有所思的样子,把话题转回最初,“咱们省虽然文风不盛,尚文的风气却已经开始出现端倪了,而正是因为考中秀才举人的人数少,才更显得每一个秀才和举人都更金贵了。”

    因为清水县现在只有一个举人和五个秀才,所以别看他兜里没有多少钱,身价却极高。

    县里铺子的店小二和掌柜的都把他们这些秀才举人和其家眷记得牢牢的。

    因此他们无论在哪个铺子里,都会得到最好的待遇。

    要是在文风昌隆的江南等地,别说只是个秀才了,就是举人也没有陈四郎他们的待遇好。

    “物以稀为贵,我懂。”孟瑜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转了转,原来店小二他们看的不是衣服,而是看的他们的长相啊。

    掌柜的来的很快,几乎是他们刚说完,他就敲门了,都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早就在外面等着了。

    “郎君和夫人看看这些首饰还满意不,要是不满意,这里还有一些新来的首饰,都是京城那边的新款式。”

    经过允许后,掌柜的领着三个伙计走了进来。

    把自己和伙计手里的盒子放在桌子上后,掌柜的打开了其中一个盒子,向陈四郎和孟瑜介绍到。

    随着盒子的打开,孟瑜的目光被一支银制的喜鹊步摇给吸引了过去。

    簪身和喜鹊都是用银子镂空而成的,上面错落的镶嵌着淡绿色的“水晶”,喜鹊嘴里还叼着一串珠子,也是“水晶”做的。

    这支步摇做的精致美丽,绕是孟瑜以前见过很多首饰,也被它给惊艳了。

    除了这一支,在盒子里她还看上了几支簪子。

    就是孟瑜不喜欢的那些,她心里也觉得做的挺好的。

    “做工很好,这些我都挺满意的。”陈四郎挑出盒子里的几支簪子看了看,笑着说道。

    “那就好,郎君再看看这些。”说了,掌柜的就又打开了桌子上的另外几只盒子。

    第一个盒子里是一套红珊瑚头面,第二个盒子里是镶嵌红宝石和珍珠的头面,第三个是羊脂玉镯……

    一共六个盒子,里面放的不管是整套头面还是单个镯子或是耳坠,都是精美无比的。

    孟瑜看的两眼放光,每一个都想要,每一个都舍不得。

    可惜囊中羞涩,最后只选了一对儿玉镯子。

    从明月楼出来,两人去了不远处的一家书铺。

    “县里只有一家书铺,这里除了卖书外,更多的是卖笔墨纸砚。”陈四郎当初在周老太爷那里学习的时候,就是来这家书铺买学习用品,因此对书铺的情况很熟悉。

    “家里的纸不多了,可以顺便买点回去。”

    孟瑜边说,边把书铺里的书架都转了转。

    书架上的书除了蒙学书籍和四书五经外,还有四五本小说话本。

    蒙学书籍她都已经学会了,要看四书五经的话,她可以借陈四郎的书看,于是她的目光全放在那几本小说话本上了。

    才子佳人花前月下,一见倾心再见情定,都是有关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

    唯一一本有趣的话本,还是陈四郎写的那本。

    孟瑜只扫了两眼,就彻底没了兴趣。

    跟陈四郎说了声,两人就走出了书铺。

    看过书籍贫乏的书铺后,孟瑜心里对这个朝代的知识垄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在书铺里扫了兴,孟瑜也不打算去布坊了,两人商量了一番,又去药店买了些药材,就打算回家了。

    回家后,孟瑜只留下了那支喜鹊步摇和玉镯子,剩下的首饰都分给了陈家其他的女眷,她娘和妹妹也分别得到了两根簪子。

    又买回了新的药材原料后,孟瑜继续研究《种植术》传承,在传承中,在最基础的知识中,除了初级基因优化药剂的方子外,还有初级基因进化药剂,初级基因融合药剂和初级魔化药剂与初级肥料。

    在把传承中剩余的两种药剂方子都仔细的观察过一遍后,孟瑜打算先试试配置初级基因进化药剂。

    虽然这两种药剂的配置难度都比初级基因优化药剂大很多,但两相对比之下,最难的还是初级基因融合药剂。

    孟瑜不喜欢一下子就去挑战高难度的,她做事还是比较喜欢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做起。

    就算都很难,她也愿意选择一个比较简单的做。

    在孟瑜研究下一个药剂的时候,陈四郎又给她找了个活——教会其他人配置初级基因优化药剂。

    陈四郎知道孟瑜最近一直在忙着学习配置另一种药剂,看着她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配置药剂,吃饭的时候没人叫,就会错过饭点,到了晚上没有人叫,她都不记得回房。

    陈四郎亲眼见证了孟瑜废寝忘食的学习配置新的药剂,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他是绝对不会给孟瑜再找事。

    “你是说家里又买了地,需要配置更多的原液去做试验,所以想着让我教别人配置药剂。”

    在陈四郎提出要求后,孟瑜想想也就同意了。

    她都觉得天天耗在试验田里麻烦了,自然也不会愿意重复的配置她已经完全掌握的药剂。

    “可是将药剂的配置方法教给谁呢,这个问题你想过了吗?”

    陈四郎抬起手,将孟瑜的手握在了手里。

    “我和两个妹妹先跟着你学。”

    “你确定吗?”

    孟瑜有些不确定的问。

    陈四郎自己要学,肯定没有问题的。

    他和孟瑜是夫妻,两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可他真的愿意孟瑜把药剂方子交给孟瑶和陈小妹吗?

    要知道《种植术》可是一项可以传承下去的宝贝。

    陈四郎不想着留给自己的儿孙吗?

    传给孟瑶和陈小妹之后,难免不会经她们两个人的手,传到外人手里。

    毕竟她们两个虽然现在还小,但是终归是要嫁人的。

    到时后,她们最亲的人就不是他们这些娘家人了,而是她们的夫君与子女。

    有极大的可能,她们会把配置药剂的方子教给自己的夫家。

    陈四郎只点了点头,药剂教给孟瑶和陈小妹以后,会被流传开这件事,他早有了心里准备。

    《种植术》传承这件事,陈四郎虽然没有和孟瑜说过,他和三哥却是说过的。

    一开始他们在见识到优化稻的高产以后,是想着上交种子的,可孟瑜说过优化过的种子过了时间后就会退化。

    如果陈四郎心里只有利益的话,他完全可以利用种子退化这一点来卖钱。

    毕竟《种植术》是传承中的各种药剂在这个世界是一门独家技艺。

    可他不是,在陈四郎身上,除了有对权力的欲望,还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壮志。

    即使把着《种植术》传承能赚很多很多的钱,他也不屑为之。

    或者说他现在还不会主动去推广《种植术》中药剂的流传,但也不会针对药剂的保密采取措施。

    “《种植术》中的各种药剂效果太好了,所以关系重大,实在不适合留在一人手里,除非你能永远不用它做些什么。”抬手揉了揉孟瑜的头发,陈四郎继续说,“我也想给后代子孙多留一些东西,可要留的却不能是这种招祸的东西。”

    陈四郎的打算是自家人学着配置药剂,然后试验出只减少生长时间,产量却没有提高的稻种,和优化稻的种子混合售卖,通过出售稻种,先赚上一笔银子。

    多一个人学会配置药剂,配置药剂的数量也会增多,那么能出售的种子也就会变多。

    想要赚钱,自然能出售的种子是越多越好。

    至于学的人多了,药剂方子可能就保不住了,就顺其自然了。

    一样东西,你把它当成宝贝藏着掖着,别人也会跟着当成宝贝。可如果你自己都把它看的平常,外人自然也会把它看的平常。

    一开始陈四郎刚见识到优化稻的效果时,再加上他通过孟瑜的描述,自然能理解《种植术》中的各种药剂都是多么神异和重要。

    就连一向持重的三哥也是心里惴惴的,生怕优化稻会给家里惹来麻烦。

    可这些日子过去了,他们当初激动的心情也都平复了下来。

    陈四郎和陈三郎这些日子围绕着家里的几亩水田打转了这么久,清楚的认识到优化稻这种稻种固然重要,可如果是不知道《种植术》这门传承的人,只会看重稻种,就是想要深究,也是找提高种子产量的方法,他们根本不会想到会有《种植术》这门传承。

    在没有人说之前,谁都不会凭空想象出会有《种植术》这种神奇的传承。

    就连陈四郎和陈四郎自己其实也想不到。

    可孟瑜把《种植术》传承的事情透给他们了,他们就是知道的太多了,想的自然也就深了,然后自己把自己吓住了。

    “以后不要在外面提及《种植术》传承,咱们就把初级基因优化药剂当成一种偶然得到的育种法子。以前我就听人说过,在有的地方,在种水稻之前会提前泡种育种。”

    他们熬煮药材,然后用药液育种,跟那些用别的东西泡种的也没有多大区别。

    很容易就能糊弄过去。

    更何况知道《种植术》传承的人本就不多,也就他们夫妻加上陈三郎三人,至于家里的其他人,也只知道他们得到了一种提高种子产量的方法,并没有跟他们详细说过《种植术》的事情。

    听了陈四郎的话,孟瑜明白他的打算了,她也认同陈四郎这个做法。

    《种植术》传承关系重大,可一种育种法子却没那么紧要了。

    毕竟哪个种田老手手里没有一两种提高产量的法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瑜上午跟着陈四郎读书,下午教陈四郎和孟瑶她们配置药剂。

    也是通过他们三人在配置药剂时候的不同表现,孟瑜发现了配置药剂,或者说学习《种植术》可能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学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天赋的。

    在三人之中,孟瑶学的最快,也是学的最好的,她虽然不像孟瑜当初那样一次就配置成功了,也在尝试了三次以后就成功了。

    陈四郎学习的进度就不如孟瑶,他是在尝试了十几次之后,才成功的。

    而陈小妹的速度更慢了,她在尝试了三十多次后,才终于成功了一次。

    不过这一次成功之后,有经过了多次尝试,陈小妹也能熟练的配置药剂了,五次里总能成功三次的。

    “看来配置药剂是需要天赋的,不是谁都能学的。”陈四郎想到那些配置失败的药材,心疼的直抽抽。

    要不是需要的药材,孟瑜自己都有种,他是绝对不可能任由小妹在那里一直尝试的。

    “那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孟瑜手里拿着把芭蕉扇子,呼呼的扇着。

    有事情做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

    在把三人都教会了后,时间都已经来到六月多,到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了。

    陈家村虽然山多树多水也多,可到底是处于南边,一到了夏天,就热的不行。

    孟瑜在空调房里待惯了的,现在实在是受不了这没有空调电扇,还得穿的严严实实的地方。

    她想念上一世的空调冷饮,也想念自己的背心热裤。

    陈四郎放下手里的笔,走到孟瑜旁边,拿起另一把扇子给她扇风。

    “本来是打算家里人都学着配置药剂的,不过药剂的配置太难了,还是先让家里的其他人都尝试一下,到时候有天赋就继续学,没有天赋的就算了。”

    小媳妇也太怕热了,看着孟瑜热的大汗滚滚的样子,陈四郎心疼不已。

    可他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家里没有储冰的习惯,村里人也都没有储冰的,只有县里的大户人家才会在冰窖里储冰。

    可陈家村离着县里有些远,现在这个天气,即使他买了冰,运到家里也都化成水了。

    他也买不到。

    人家自己都不一定够用,根本就没有人往外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