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快穿之快快乐乐当咸鱼 » 第32章全家一起去捕鱼

第32章全家一起去捕鱼

    孟瑜好学,但她也不是每天都憋在房间里学习,除了会去厨房帮着做些家务,偶尔也会和孟瑶她们结伴出去玩一玩,不过天气太冷了,她们出去玩的时候还是比较少的。

    但这种玩乐的时光,在临近年关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前两天她们三个刚跟着陈母去镇上逛过集市,这一天就又要跟着大人去捕鱼。

    这一次去的人可就多了,陈家人都要去的,除了陈大嫂和陈二嫂两人留在家里照顾小孩,就连陈三郎也不留在家里读书了,他也要跟着去凑凑热闹。至于陈四郎,自然也是要去的。

    陈老太爷、陈父和陈二叔走在前面,陈大郎他们兄弟在后面跟着,陈母抱着她们这些女人领着孩子跟在男人后面。

    而孟瑜和陈四郎落在了最后,离着陈母她们有些距离了。

    “好些年没有去那里捕过鱼了。”

    人们过年的时候,桌子上一定有一道大菜是鱼肉做的,讲究的是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富贵人家的鱼是买的,而贫穷人家的鱼大多是从山涧小河里自己捉来的。

    陈家村的人大多都买的起鱼,不过真的去买鱼的人却很少,因为陈家村的地理位置好,既临山又临河,有很多捕鱼的地方。

    哪怕平时,也常有人家去捉鱼来改善伙食。

    “村里人好去村东头的那处河湾捕鱼,咱家却不是,爷爷一直都是领着我们去更远一点,村尾靠近山脚的那个小湖捕鱼。”

    “河湾的鱼就很多啊,为什么要去更远的地方呢?”

    河湾是离着陈家村最近的一处捕鱼点,这里的鱼多且肥,孟瑜不解为什么陈家要舍近求远呢。

    “这个问题我曾经也问过。”

    河湾的鱼多,即使全村的人都去捕鱼,也不用担心鱼不够分。

    可他们家偏偏不去河湾,而要去更远的小湖捕鱼,陈四郎在第一次跟着去的时候也十分不解。

    他那个时候还小,跟着大人去捕鱼,来回一趟走的腿都疼死了。这他还不用拿工具和鱼,只是玩耍似的跟在大人身边。可以想象背着渔网,拎着沉重的木桶的大人只会更累。

    “我感觉累,也觉得爷爷他们这些做事的长辈更累。”

    陈四郎不懂明明去河湾捕鱼省事,偏偏要去远的地方捕鱼,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这种不解,在他祖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后就懂了。

    原来他曾祖母非常喜欢吃鱼,可是又不会挑刺,吃鱼的时候怕小刺卡到,就忍耐着喜欢不吃了。

    陈四郎他曾祖父和曾祖母十分恩爱,见妻子不会挑刺,就自己帮她弄。

    除了帮忙挑刺之外,他曾祖父更是留心寻找刺少的鱼,后来发现小湖里有两种鱼的刺比一般的鱼少,于是他家每每吃鱼的时候都是去小湖里捕捉了。

    这个习惯就成了惯例,即使陈四郎他曾祖父和曾祖母早就不在了,也没有改。

    后来陈三郎从书里看到了稻田里养鱼的方法,他们陈家才不在湖里捕鱼的。

    没想到今年他们家又会来到这里捕鱼。

    说到这些,陈四郎微笑着转头看了孟瑜一眼,目光更加的柔和。

    他们陈家夫妻恩爱的传统就是从曾祖父那一辈开始的,曾祖父爱重自己的妻子,也教导自己的儿子孙子要爱重自己的妻子。

    陈四郎曾经见过曾祖父曾祖母的恩爱,也见过祖父祖母的和睦,爹娘更是夫唱妇随,连句嘴都不曾拌过。兄长和嫂子们的相处也亲亲密密的,当然陈三郎夫妻排除在外,陈四郎自幼在这种恩爱和谐的环境中长大,他从心底对恩爱的夫妻关系,是有憧憬和向往的。

    虽然孟瑜这个妻子的到来不在陈四郎的意料之中,可是这样一个聪颖好学,又乖巧听话,还十分依赖崇拜他的小媳妇,不仅是满足了陈四郎对妻子的期待想象,甚至还远远超过了陈四郎的期待想象,陈四郎很难不喜欢她。

    也正是因为喜欢,陈四郎的注意力除了放在读书上,剩下的都放在了孟瑜身上,因此他很快就发现了孟瑜变了。

    自从那夜谈话后,孟瑜对他的态度变了。

    虽然还是很亲近他,却没有了那种无法言说的信任和依赖。

    原本他们培养的好好的夫妻关系,也变得生疏了很多。

    甚至陈四郎在孟瑜眼里又重新看到了感激。

    陈四郎醒来那会儿,孟瑜刚到陈家时,她看他的眼神就满满的都是感激。

    之后两人相处的时间长了,在陈四郎不动声色的影响下,孟瑜对陈四郎变得亲近了,从心底把陈四郎当成了和云母孟瑶一样的亲人,她的眼中就不再是感激不尽了,而是对陈四郎的信任和依赖。

    他倒不是说孟瑜感激自己不好,而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可以是信任,可以是依赖,甚至可以是感动,但独独不能是感激。

    真正亲近的人之间的感情是爱与包容,只有不熟的人才需要感恩。

    陈四郎不知道孟瑜发生了什么,可他知道自家不想和自己的小媳妇变得生分。

    他曾经想过自己和未来妻子会是一种相敬如宾的相处模式,不过当自己的妻子是孟瑜的时候,陈四郎忍不了自己和她之间会是那种客气疏离的夫妻。

    于是在察觉到孟瑜的变化后,陈四郎虽然没有直接表示出疑问,却在行动上开始暗暗的化解两人之间的生疏。

    对于化解生疏,陈四郎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动引导着孟瑜来了解自己,来了解自己的家人。

    “那两种鱼是什么鱼啊?”孟瑜不知道陈四郎的小心思,她的注意力都放到刚听说的鱼上面去了。

    在孟瑜的前世,物质极其富裕,超市里的各种肉类更是数不胜数,不仅有这一世常见的鸡鸭猪肉,就是少见的牛羊肉也是想吃就吃。

    在种类丰富的各种肉类当中,孟瑜独爱海鲜,尤其喜爱各种鱼肉。

    一听到小湖里有两种刺少味美的鱼,孟瑜馋的两眼都在放光。

    “鱼儿喜欢吃鱼?”陈四郎说的是疑问句,语气却是肯定的。

    也不怪他能看出来,就孟瑜那个兴奋的样子,谁都能看出她喜欢吃鱼。

    走了近半个时辰,才走到小湖那里。

    冬天天气冷,小湖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陈老太爷用木头敲打着试了试,冰冻的很结实,人往上面走,也不会突然裂开。

    试出冰面结实后,就开始进行捕鱼的准备工作了。

    男人们分了两组,一东一西隔的远远的开始凿冰,女眷也没有歇着,就在小湖边上架锅准备煮姜汤。

    孟瑜和孟瑶、陈小妹三人去旁边的林子里拾找干柴。

    拾找柴火的行动进行的很不顺利,前些天刚下过雪,即使有枯枝也都被埋在了积雪下面。

    三人进了林子,没走多久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埋在雪下的不好找,就是找到了也不好弄出来。但我们不是偏要找雪下的呀,这树上不是也有枯枝吗?”

    还没有来得及为难,孟瑜就注意到树上也有干枯的树枝。

    她把自己的发现和孟瑶陈小妹说了一声,三人就开始折树上的枯枝。

    低处的直接用手,高一点的用手头的树枝扒拉下来,更高的就放弃了。

    好在这处树林不小,即使有很多够不到的,最后她们三个还是找到了一大捆枯枝。

    等她们抱着枯枝回到湖边的时候,冰窟窿已经凿好了,放好鱼饵的网都放下去了。

    “快过来,喝碗姜水,省得冻着了。”陈母见三人过来,一人给她们手里塞了一碗滚烫的姜水。

    孟瑜手捧着碗姜水,蹲在火边慢慢喝。

    真辣啊!

    她什么时候喝过这么辣的姜水。

    孟瑜喜欢喝姜汤,不过她喜欢的是上辈子那种放了大量红糖后,又放了玫瑰或者洛神花的姜汤,而不是她手里这种只尝得出姜丝的辣味,没有甜味的姜水。

    吹着寒风,喝着辛辣的姜水,孟瑜更能体会到这两辈子的不同。

    吹一吹,喝一口,就这么一口一口地,孟瑜喝完了碗里的姜水。

    别看陈家人都来了,其实捕鱼的只是陈家的男人,而女眷和孩子就是来跟着玩的。

    就是云母和陈母煮的姜水,也就她们女人和小孩喝了,就连陈三郎和陈四郎这两个陈家男人中身子最弱的都没有喝。

    男人们有经验,凿冰窟窿的位置好,湖里的鱼也是真的多,不一会儿就网上鱼来了。

    大的捡了扔木桶里,小的扔回了湖里。

    这时候的人虽然不识字,却也懂得不能赶尽杀绝的道理。

    “娘,爷爷说先煮几条鱼,让大家尝尝鲜。”陈大郎拎着一桶鱼过来,兴高采烈的说到。

    “我知道了。亲家母,你看这鱼是炖啊,还是烤啊?”

    陈母接过木桶,向着云母询问道,家里云母的厨艺最好,听她的准没错。

    云母挽起袖子,拿手翻了翻桶里的鱼,“这几条炖着好吃,剩下的全烤了吧。家里人多,全做了也吃的完。”

    这一桶鱼统共也才二十几条,大的三斤多,只有三条,还有四条两斤左右的,剩下的都是一斤多的。

    走了老远的路来到湖边,男人们又凿了半天的冰,都又累又饿的,这些鱼看着多,也才刚刚够吃。

    在陈母和云母看鱼的时候,赵氏已经把锅里的姜水都倒在了孟瑜她们碗里,抓了把雪,把锅给清洗干净了。

    然后又蹲在了陈母旁边,跟她一起处理鱼。

    孟瑜看了一会儿她娘她们做饭,就又去看陈老太爷他们捕鱼了。

    看了一会儿,孟瑜的目光就从捕鱼的场景转移到了一个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