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 第70章 锦旗

第70章 锦旗

    初八,弘仁堂医馆。

    刘继阳开张了。

    杨鑫也如期而至。

    “新年快乐,刘医生。”

    “哈哈哈,新年快乐。”

    刘继阳心情不错,“今年这个年过的怎么样?”

    杨鑫笑道,“挺好,很开心。”

    刘继阳苦笑道,“这几天陪孙子孙女把我给累的啊,等会你给我治治腰,那俩小家伙是真会折腾人,一天到晚精力充沛的很。”

    “光是陪他们玩,就有点遭不住,你要是坐那不动,他们就拉着你到处跑,实在没劲了,那俩小家伙就在你身上爬来爬去。”

    “哎哟,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折磨人,我算是能体会到他俩外公外婆的心情了。”

    杨鑫笑了笑,“我怎么觉得您是乐在其中啊。”

    小孩阳气足,不知疲倦很正常,而且只要累了,就能立马关机。

    失眠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存在。

    新脑子是这样,就跟新买的电脑开机快一个道理。

    等到时间久了,脑子里面的文件多了,人的思想就会变得复杂,不再像儿时那么单纯。

    想哭的时候没法哭,憋着,想怒的时候没法怒,忍着。

    忧虑、烦恼、愁闷,堆积成山。

    大人与小孩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回收站不能及时清理缓存的负面情绪吧。

    刘继阳含笑,“一年也就只能见这么一回,累就累点吧,再过几年他们都大了,可能想亲近都亲近不起来了。”

    杨鑫点头,“来,我给您针灸一下。”

    刘继阳立刻趴在小床上,“嘿,今天也让我好好瞧瞧你的针灸水平。”

    杨鑫道,“行,不过您用不着趴着。”

    刘继阳的腰还没有到痛的程度,只是有些疲劳,这种情况的话,倒也用不上委中穴。

    “不扎委中?”刘继阳道。

    杨鑫点头,“您只是腰有点疲劳,可以试试董氏奇穴的少白穴。”

    董氏奇穴,取经外奇穴下针。

    手上治疗腰不舒服或者是腰痛的穴位有很多,比如腕顺穴,分水穴等。

    这些穴位都是十二经络之外的穴位,故而被称为经外奇穴。

    “董氏奇穴?那试试。”刘继阳没听过。

    杨鑫道,“会有点痛,您得忍忍。”

    刘继阳毫不在乎,“我一个中医还能怕针灸的痛?开什么玩……嘶~”

    杨鑫抓着刘继阳的手,帮他控制生理上的躲闪,“感觉怎么样,刘医生。”

    刘继阳皱眉,“确实是比扎其他穴位更疼一些,不过还好,能忍。”

    杨鑫道,“那现在腰部的疲劳有缓解吗?”

    刘继阳动了动腰,“还行,比刚才好一些了。”

    “这针灸是挺快啊,不过我要学到你这个程度,没个五六年,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吧。”

    杨鑫笑道,“差不多。”

    “刘医生,小杨医生,新年好啊。”

    医馆外,赵明中笑呵呵地看着二人,他双手背负,腰微微有些佝偻。

    “赵大爷。”

    刘继阳笑道,“新年好啊,过年期间腰痛还好吧?”

    赵明中一脸得意,“那是,有小杨医生给我针灸,腰痛早就好的差不多了,我现在能走能跳,爬楼梯上了四五楼一点问题没有。”

    刘继阳大笑,“您可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平时还是得注意。”

    赵明中直着老腰,“这我知道,别劳累过度嘛,会注意的,不过现在有小杨医生我还怕什么?”

    杨鑫哭笑不得,“赵大爷,我也不是万能的,您对我的期望千万别太高。”

    赵明中摆摆手,“我看了那么多医生,谁厉害谁不厉害,我还不清楚?要是我真得了什么病连你都没办法,那就是命,我认了。”

    赵明中这评价,实在是有点高。

    杨鑫自然开心,不过对他来说,肩上的责任也就更重了。

    “您今天来这是?”

    赵明中立刻将藏在身后的塑料袋拿了出来,“我啊,今天就是为了来感谢你们,特意让我儿子去做了一个锦旗,喏,感谢你们治好了我多年的腰痛。”

    锦旗打开,八个大字。

    医术精湛,妙手回春。

    ——2011年元月初八,赠予刘继阳医生,杨鑫医生。

    刘继阳赶紧上前接过锦旗,嘴上不停地絮叨,“您真是太客气了,大过年的还亲自过来送锦旗,治病救人本来就是我们的本分,太破费了……”

    杨鑫忍俊不禁。

    刘继阳的样子,就像是那些嘴上说着不要压岁钱,但手却拼命地打开荷包往长辈身上蹭的小孩。

    他连收钱都没这么积极过。

    杨鑫不由瞥了眼医馆内的一面墙,上面挂了七八面锦旗,个个都一尘不染。

    可见刘继阳不图钱,只图名,这个名不是虚名,而是老百姓的口碑。

    这一点,二人又是格外相似。

    “哈哈哈,刘医生,小杨医生,锦旗送到,那我就先走了。”赵明中笑道。

    杨鑫颔首,“您可要记得,腰痛了就来扎针,等夏天到了,我就来给您根治这个病。”

    赵明中笑道,“好嘞,到时候我一定过来。”

    老人刚离开不到两分钟,医馆外又来了一对夫妇,赫然是苏传军和魏熙宁。

    他们手里貌似拿着一个东西,好像也是锦旗。

    苏传军带着释怀的笑容走来,“刘医生,杨医生,新年快乐。”

    “这是我们做的锦旗,感谢你们帮我爱人控制住了癌症,让她的生活恢复常态,不夸张的说,您二位算是我们一大家子的救命恩人,两三个月前,我跟我爱人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以前我爱人每天吃药控制病情,但身体却日渐憔悴,孩子还在上高二,我们都不敢把她妈妈的情况告诉她,但我们其实也知道,她肯定有所察觉,只是不想,也不敢戳穿,每天在我们面前都是强颜欢笑。”

    说到动情处,苏传军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也忍不住眼眶湿润。

    在家里,他是顶梁柱,谁都可以塌,唯独他不行。

    这么多年来的日日夜夜,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会比魏熙宁和苏钰少,甚至比母女俩加起来还要多。

    因为除了家庭的压力,他还有工作上的压力。

    没垮,已经算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强了。

    “这两三个月以来,我真的看到她在变好,家里的气氛也逐渐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今年这个春节,也是我们过的最开心的春节,真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感谢二位,只能是用锦旗来聊表心意。”

    “谢谢!”

    话音落下,苏传军朝着杨鑫二人深深鞠了一躬。

    身旁的魏熙宁也默契地与苏传军一道鞠躬。

    杨鑫赶忙上前,扶起两位,“您二位别这样,好了就行。”

    在杨鑫的观念里,轻易不能受长辈的大礼,苏传军二人给刘继阳鞠躬可以,给他鞠躬那就有点承受不起了。

    更何况,他也仅仅只是让魏熙宁的五脏六腑功能恢复了一些,让她的生活质量变好了,肿瘤癌细胞什么的,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距离治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继阳上前接过苏传军手里的锦旗,“能恢复就是最好的结果,都开心点,锦旗我们收下了。”

    苏传军抹了把眼泪,魏熙宁也贴心地递给他一张纸。

    魏熙宁道,“刘医生,杨医生,我们这次过来,除了送锦旗外,还有个事。”

    杨鑫道,“您说。”

    魏熙宁笑道,“我们一家想请你们到家里吃顿饭,不知道可不可以。”

    啊?

    杨鑫呆呆地看着魏熙宁,表情错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