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 第69章 学中医学的

第69章 学中医学的

    大年初一,一切归于平静。

    杨鑫早早起来练了下八部金刚功后,就开始看医书。

    把自己的医书借给马老师后,杨鑫就又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了几本。

    伤寒论便是他的首选。

    如果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那么半部伤寒论就可以治疗世上大部分疾病。

    前提是你得融会贯通。

    伤寒论作为医圣张仲景的精华之作,其核心的六经辨证,更是一绝。

    它清晰地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有奇效。

    很多对肿瘤癌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有效的经方,都出自伤寒论。

    这本跨越千年的医书,仍对当今的疾病疗效显著,别人用医圣这个名头许是沾了光,但张仲景用这个名头,那就是医圣沾了光。

    尽管伤寒论他已经读了不下几十遍,全篇更是都背诵过很多次。

    依旧不得不感叹,写出这本医书的人,简直跟神一样。

    很多疾病的经方思路,你根本就摸不透,就拿治疗糖尿病的白虎人参汤来说。

    每一味药单独拿出来,降糖的效果都不明显,甚至有些中药还有升糖的作用。

    像粳米,甘草,一个是碳水化合物,一个是甜的。

    这两个东西按照现代医学分析成分的话,都是含糖的物质。

    可这两个东西组合到一起,却能起到降糖的作用。

    最神奇的是,白虎人参汤每一份中药之间的配比都固定了,有人尝试过改变白虎人参汤的配伍比例,可无论是增加药材的分量,还是减少药材的分量,亦或是把某一种或几种药材减去,这份白虎人参汤的降糖效果,都比不上原来的配比。

    它就像黄金分割线一样,独一无二。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这就是白虎人参汤最佳的配伍比例。

    张仲景已经给出正确答案,至今,也很少有中医知道为什么白虎人参汤这么配比,降糖的效果最好。

    有人猜测张仲景是根据易经数术配的方,也有人说是张仲景找人一个个试出来的。

    总之没有一个最终的定性。

    而像白虎人参汤这样的方子,伤寒论里有一百多个。

    这还不算金匮要略。

    现代的中医,若是能够创造一个经方能够流传千年,都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比如李可老先生的破格救心汤。

    从这就能看出,在中医界,为什么张仲景那么能打。

    如今的中医,别说超越古人了,就算比肩,都是难上加难。

    也难怪李可老先生在媒体面前公开承认,古代能叫的上名字的中医,都有起死回生之能。

    仅开创一方的他,就挽救了无数心衰患者,更何况那些神医。

    不过自从李可老先生去世后,他所开创的破格救心汤虽能救心衰患者,但无人敢用。

    有能力问题,也有药典的规定,还有必须个人承担风险的勇气。

    当一个医生在救人时,脖子上还悬着一把刀,一旦病人没救活,那把刀就会落下来,换了谁也不敢上。

    虽然不想承认,但西医和中医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是双重标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中医所谓的违规操作,太难界定了。

    比如附子,这味中药在药典的规定里,超过十五克就算违规。

    可有些病,不大量用附子根本治不好,李可老先生在救治一些心衰、肾衰的患者,有时候附子能用到一两百克。

    说白了,药典根本就不懂中药的药性,它完全是以分子思维来界定中药有没有毒。

    毒在中医里,指的是偏性,当药材的偏性助长了你身体里的偏性,让你出现了阴阳失衡,五脏六腑不能正常运转,那么这药就是有毒的,反之,当药材的偏性抑制住了你身体里的偏性,让你阴阳得到平衡,五脏六腑功能恢复常态,那么无论药材中的成分是否有毒,这个药对你而言,就是无毒的。

    中药从来都是复方,它会用君臣佐使的配伍方式,来放大每一味药的疗效,同时降低每一味药的副作用。

    只能说,药典规范了所有中医的标准,即便是出医疗事故,也不会太大,当然,有些重病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疗效了。

    那能否有人能在这样的规定中脱颖而出呢?

    有,很难。

    不说医学了,任何行业,当你不能够突破自己的时候,能力自然就会有桎梏,除非你不惜身。

    前世的杨鑫没有抱怨过规则,如果出现开方必须要超出药典规定时,他会向上面申请,也会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赌注。

    看似性子温和的他,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展露出强硬和固执的一面。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如此幸运的得到国医大师的认可,又是如此幸运的成为了成医最年轻的科室副主任。

    职位并不算高,但以他的年龄,这个职位已经算是最顶格的了,而且当时的他若要论医术,整个成医也唯有他老师季红阳可以稳压他一头。

    这一切,源于两个字,勤奋。

    整个春节,杨鑫都窝在家里,不是写作业就是看医书,时不时也会练习一下针灸,背诵经方。

    哪怕是放假,他的作息也跟在学校里没太大区别。

    只有大姑妈和小姑妈过来拜年的那两天,为了迎接她们两家人,这才歇了两天。

    初七,王良栋几人走完了亲戚,他们三个终于碰头,重回网吧三剑客组合。

    “杨鑫,我跟祝子皋打了个赌。”

    “他说他新学期准备好好学习,总分要往上提高一百分。”

    “我笑了,他要是能在一个学期提升一百分,我直接吃屎。”

    看着王良栋那得意的表情,杨鑫为他捏了一把汗,“要不,还是赌点别的吧,我怕你吃不惯。”

    王良栋一愣,“啥意思,你相信他能在下学期提高一百分?”

    祝子皋激将,“一百分而已,我随随便便就能刷上去,要是怕了就别赌,真的,反正你吃屎我也不愿意看,恶心。”

    王良栋猛锤桌子,“靠,你以为一百分是什么,游戏币吗?想刷就刷!?”

    祝子皋嘿嘿一笑,“这你得跟杨鑫说,反正是他给我打的包票,只要我按照他的学习方法学,保证我能提高一两百分。”

    王良栋转头看向杨鑫,“真的。”

    杨鑫笑道,“那得看他认不认真,十分的努力,他能投入八分,一两百分一点问题没有。”

    王良栋又锤了一下桌子,“靠,这种好东西你给他?暴殄天物啊,给我,我学!”

    高二上学期三场考试,杨鑫的分数就跟坐火箭似的,班级排名也从三四十暴涨到了第十一。

    这么短的时间内,成绩提高了这么多,再加上他还有满分作文以及接近满分的英语成绩,王良栋丝毫不怀疑他的学习方法。

    杨鑫笑道,“本来就给你准备了一份,只是怕你不要。”

    前世,王良栋高考英语发挥失常,总分比杨鑫还低,最终只上了个二本。

    这一次要是他英语能够稳定在一百三十分上下,那一本,甚至是重点都非常有希望。

    不过即便是好兄弟,杨鑫也不会强行去帮衬。

    这大概就是学中医学的。

    什么东西好,得看人。

    牛奶好,但对于寒湿体质的人,它就是慢性毒药。

    蛋白质好,但对于癌症患者,它就是癌细胞最纯净的养分。

    杨鑫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好,但如果与王良栋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冲突,那它反而会让王良栋的成绩倒退。

    给是情分,适不适合,就得看王良栋自己选择,他不会再有过多干涉。

    三人酣畅淋漓地玩了一下午后,相约高二下学期一起冲分,杨鑫也按时按点回家吃饭了。

    做完作业,洗漱完,便在QQ上跟苏钰聊了会天。

    春节过后,两人聊天的频率比以前更高了。

    至于聊天内容嘛,都有。

    什么家里哪个亲戚比较烦人啊,哪个小孩好可爱啊,今天吃了什么呀,又要去哪玩啊之类的。

    经历了好朋友宣言后,苏钰似乎卸下了某种束缚。

    在小号的掩盖下,杨鑫成了她无话不谈的网友。

    苏钰的形象也在杨鑫的心目中,变得更加丰满。

    她有点呆,也有点笨笨的,但有时候却很机智。

    她是孩子王,会用鞭炮去吓唬小孩,也会在他们哭闹时耐心哄他们。

    她喜欢吃冰淇淋,为了不让爸妈发现,她总会在楼下偷吃完再回家。

    她喜欢猫,不喜欢狗,因为猫不爱理她。

    她想当一个畅销小说家,但被无耻编辑骗到了一个小网站,至今没有一个读者。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