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惠风和畅 » 17、征地收海

17、征地收海

    陈静宇与王文峰首次交流后,深感这位局长,也是个精明之人,心里稍微放松许多,但为了进一步打消王局长的疑虑,他将自己想法如实告诉了王局长。

    “局长,我们为了更好的检验高考两套系统,下阶段的省质检,市质检,我们将会更细心的观察。上午来您这之前,我已经安排人员再次详细检查两套系统的线路,该更换的,先全部更换。”

    王文峰还是不放心的说:“像这样的系统,不管是设备,还是线路,都要派专人检查、试听,方能在高考时确保安全。我相信,你们比我内行。”

    “内行不敢说,但我们一定要多试听,多巡查。机器这东西,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王文峰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谁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

    “至于您说的,考点建设发电房,我们争取让人抓紧设计,利用今年暑假期间开始投建,看看明年能不能投入使用。”陈静宇得悉王文峰对考点用电的关心后,见缝插针,及时提出要求。

    “嗯,这笔资金节约不得,你看,现在居民用电越来越厉害,尤其是高考期间,恰遇天气炎热,家家户户使用空调的多,万一哪个变压器临时烧坏,你们考点单靠小小的机器储备用电,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

    “是的,我们这几年高考,一直在担心这个电力输送,真有那么一天,考点周边变压器承受不来用电,那高考播音就是大事故。”陈静宇自己每次在高考听力的时候,都是紧张兮兮的,现在领导提出解决,何乐而不为啊。

    眼见人事也聊了,考点设备也说了。陈静宇觉得这次教育局之行,人事虽然没有定局,但他隐隐约约感觉到,领导应该不会在今年暑假调整他,内心顿时觉得此行价值很高。

    他想,适可而止就好。

    于是起身告辞。

    王文峰也不强留。

    王文峰担任漳云县教育局长,他在想,自己年纪已经四十多了,个人再提拔的空间也是有限的,为此,如果能够真真正正为漳云县人民做点事,这教育平台就是最好的施展空间。

    他非常清楚漳云县这里人情世故,本身就在这边土生土长,怎能摆脱世间一切了,倘若陈静宇儿子没有电话到他这边,自己倒是可以随心所欲,但是,人家电话已经来了,这里面关系,岂是关联一个陈伯贤啊?

    但凡一个在漳云县担任领导的人,背后人际脉络谁理得清?

    自己在漳云县这么久,不会不明白的。

    今年,他直接从乡镇党高官调整为教育局长后,多次想起他的老师,曾经担任过漳云县教育局长的王东盛,最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知不觉身陷囹圄。

    为此,他上任后一直叮嘱自己:一定不能跟以前的王东盛局长一样!一定要有前车之鉴!

    他永远记得:十五年前。

    那是雷海镇刚刚开发的时候,平淡无奇的雷海镇,一夜之间,百亿资金进驻,天上、地下,瞬间沸腾。

    拆迁,抢建,赔偿,雷海镇遍地是黄金。

    雷海镇要开发为世界化工基地,民间传闻远比新闻播报来的早,漳云县信息灵通人士,争分夺秒投下重金,圈养鲍鱼,超速建设,不到半年,荒地变为都市,汪洋化为渔场。

    那时候,王文峰刚刚大学毕业,考入漳云县团委会,受县委委派,进驻雷海镇,一起到当地进行征地和收海。

    初到雷海镇,王文峰倍感亲切。

    这是他老家,可爱的老家。三面环海,一年四季海产品源源不断,夏天下海捕捞,冬天可以收割紫菜、暴雨,家家户户收入可观,在漳云县,雷海镇经济收入总量,应该不低于第三名。

    但深入工作以后,并非他想象的容易,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纷纷找上他。

    王文峰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各单位都放假回家,唯有他们几位年轻毕业生,依然留守在雷海镇拆迁办。

    明月悬空,沙滩,大海,一览无余。

    王文峰正和几位年轻的干部,一起在拆迁办品茗、赏月,他的老师。

    漳云县教育局长王东盛突然给他打了电话。

    “文峰,我是东盛,在哪?”文峰接了电话,一看是他的老师,漳云县教育局长王东盛。

    “老师,您好!我在拆迁办。”

    “没有放假吗?”

    “有放假,但我们几个年轻人被留下来值班。”

    “哦,一会我带个亲戚过去找你喝茶。”王东盛局长挂了电话。

    半个小时后,一辆北京现代越野车稳稳的停在拆迁办大门口。

    王东盛带着一个都市打扮的女士,直接进入拆迁办,认识他的人,不断跟他打招呼问好。

    王文峰始终记得,在漳云一中上高中时,是王东盛亲自打招呼,才能进入漳云一中重点班,此时不敢含糊,立马出去门口迎接。

    “局长,你今天也是放假回家?”王文峰招呼着他们一起进入办公室。

    “在老家还叫局长?叫叔叔就可以。”王东盛是局长没错,但他知道王文峰是自己堂哥的儿子,论辈分,叫声叔就可以。

    王文峰伸了伸舌头,说:“是。叔叔。”

    王东盛指着随身的女士,说:“这位是我们教育局办公室的同事,余红股长。听说我们雷海镇在开发拆迁土地,她早起曾经和朋友合作,在这里投资鲍鱼场,现在也是遇到征用,所以让我带着她来跟你认识一下。”

    余红腼腆着东拉西扯,最后还是言归正传,说:“我听我们局长说,你被抽调到雷海镇帮忙征地、收海,我跟伙计在这边有一定产业,希望你在征用测量时,不要让我们吃亏。”

    刚刚毕业,缺乏社会经验的王文峰,直率的说着:“嗯,我会如实向我们征收组的组长汇报,放心好了。”

    王东盛想了一下,心里暗想,这小屁孩估计不怎么懂事,没有明说看来是不行的,于是,悄悄的跟王文峰说:“我们出去一下,我和你交代一下。”

    王文峰也不明白,有什么话不能在这边直说,便随着王东盛一起走到门外。

    王东盛望了四周一眼,除了月光缓缓的洒在这一片洁白的沙滩上,四处静悄悄的,便对着王文峰说:“余红的意思你估计没有明白,她是希望你们在测量时,手头上稍微放宽一点,宁可多一平方,也不要测量的那么标准。”

    “哦。是这样啊?可是,我们只负责登记和测量,具体怎么测量,还要领导指示的。”

    “谁在分管你们这块测量的?”

    “我们组长,县综治高官。”王文峰毫不保留的说。

    “嗯,那好。到时候我也会交代他一下,你只要按照他的要求,做好工作就好。”

    王文峰听了他的话,陷入沉思:这收海工作,在工作组到雷海之前,已多次强调纪律,严格统一执行标准,怎么就可以随便放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