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岳云血洒众安桥 » 第56章 娃娃头领

第56章 娃娃头领

    岳飞计划建立一支精锐部队,将它作为岳家军特别能战斗的特种部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岳飞思索良久,决定让儿子岳云来组建、统领这支部队,将这支精锐部队打造成为岳家军尖刀的刀尖。

    作为职业军人,既要敢于面对战争的残酷性,也应该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争,岳飞决定考一考儿子:“祥祥,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争?”

    “爹爹,青云居士爷爷曾经跟我说过,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没有专心去听,可能记不太全,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为了防止万一说错被父亲责备,岳云先为自己留下退路,“爷爷告诉过我,历史上爆发的大大小小战争有很多,但是,能算得上著名的战争却不算多。先秦时期有逐鹿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武庚之乱、长勺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秦汉时期有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七国之乱、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唐朝的安史之乱。这些战争要么打得异常惨烈,如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参战总人数超过百万,赵国被秦国坑杀四十多万人。前朝的安史之乱始于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长达八年之久。这场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的战争,是一场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对社会经济,尤其是对北方地区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所以爷爷说,战争是残酷的,人民不需要战争。爷爷又说,要想得到和平,只能消灭战争。只有消灭了战争,人民才能过上太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祥祥,既然你这么崇拜英雄,崇拜霍去病,你对他们又了解了多少呢?你认为哪些军队才是最能打的部队?”儿子的回答,岳飞感到欣慰,看来儿子对战争是做过研究的,并不是心血来潮,看得出,岳云确实是想成为霍去病那样的将军。岳飞既没有批评儿子,也没有表扬儿子,而是继续提问。

    “当然是霍去病的军队最能打啦。霍去病十八岁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数百里,斩敌二千二十八,被封为冠军侯。二十岁那年春夏两次出征,打通河西,斩敌数万,从此后,西北边境再也没有匈奴进犯,汉武帝为此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半数戍边士兵,使得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极大宽缓。后来霍去病再次出征,一路狂追匈奴,这次直接杀到狼居山。狼居山是匈奴人的神山,匈奴每年都要在这儿举行祭天大典,如今被不速之客的汉人踩在脚下。霍去病在山上积土为台,举行祭天大典,然后又在附近的姑衍山祭地。这两次祭天祭地,对于匈奴来说无疑是莫大的侮辱。霍去病这次祭拜天地,留下了‘封狼居胥’的美丽动人故事,霍去病被人尊为‘战神’。”岳云兴致勃勃地说着,望着全神贯注听自己说话的父亲,问道,“孩儿也想成为‘战神’,爹爹,我能做到吗?”

    “儿子,‘战神’可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要想成为战神,需要走的路长着呢。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你想成为‘战神’,就好好去努力吧!”岳飞没有给岳云泼冷水,而是给与他鼓励。

    岳云深情地点点头,说道:“爹爹,孩儿一定会努力的。”

    岳飞又问道:“祥祥,青云居士有没有告诉过你,古代四大精锐部队都是哪些军队?”

    岳云点头应道:“爷爷跟孩儿说过。”

    “你说说看,他们都是哪些部队。”岳飞鼓励道,“儿子,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爹爹不会责怪你的。”

    “是。”岳云说道,“古代四大精锐部队分别是战国时期吴起组建训练的魏武卒,汉武帝时期的大汉铁军,东晋的北府兵,还有唐朝的玄甲军。”

    “祥祥,你能不能给爹爹讲的再详细些啊?”岳云的回答岳飞感到颇为满意,美中不足的讲的太简单。

    “是!孩儿领命。”岳云看着父亲期待的眼睛,说道,“爹爹,孩儿还有按照时间顺序说吧,我先说魏武卒。”

    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重装步兵,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以五万步兵、百辆战车和三千骑兵战胜秦国五十万大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使得魏武卒名动天下。魏武卒鼎盛时期兵力曾经达到五万之多,魏武卒是当时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五万“魏武卒”在阴晋之战中打败五十万秦军,大大压制了秦国东进,夺取天下的步伐。

    为了跨过这道铁关,秦军模仿魏武卒,开始组建自己的精锐士卒——秦锐士。大秦杀神白起就是从秦锐士千人长一路成长起来的。秦锐士的数量很少,二十万秦过新军中只选出1600人,足可以看出秦锐士战斗力有多么强大。

    第二支是大汉铁军。汉朝刚建立之初,由于多年战乱,经济凋敝,而北方的匈奴却兵强马壮,多次侵犯汉朝边境。汉武帝依靠卫青这个大汉国柱,率领大军,针对匈奴进行了河西之和漠北两次战役。战神霍去病率领汉军多次孤军深入,纵横匈奴境内两千余里,杀敌十余万,在茫茫大漠四处追杀匈奴。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西归大河,列郡祁连,落日长河,茫茫大漠,孤军纵横,成为千古“冠军侯”。因此,卫青和他外甥霍去病领导的汉朝军队被誉为大汉铁军。

    第三支是北府军。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东晋时期由北方流民组成的军事组织,凭借突出的战功成为南朝军队主力。

    东晋时期,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当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建立起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此,他的这支军队就得名为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符坚的前秦大军,并乘势追击,部将刘牢之一度追到邺,留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个历史典故,北府军经此一战,青史留名。

    第四支是玄甲军。玄为黑色,甲即盔甲,玄甲就是黑色盔甲。玄甲军是唐朝初年由秦王世民精心挑选的一支千余人的精锐骑兵部队,成员全部身着皂衣玄甲,分成左右两队,由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等将领领导,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李世民先士卒,他自己同样是一身玄甲,他率领的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势如破竹,无坚不摧。

    听完岳云的讲述,岳飞满意地说道:“讲得不错。这几支军队都是咱们华夏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是咱们军人的楷模。”

    “爹爹,咱们要是也有一支这样的军队该有多好呀!”岳云若有所思地问道,“爹爹,您是不是也想把咱们岳家军建成一支这样的军队呀?”

    “要建成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祥祥,你听说过‘背嵬军’吗?”岳云没想到一见到父亲,岳飞便对他来了一场考试。

    岳云随口应道:“听说过,背嵬军就是军中精锐的精锐。”

    岳飞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儿听来的?”

    岳云骄傲地应道:“是宪叔告诉我的!宪叔还告诉我,韩世忠伯伯的韩家军卫队就叫背嵬军。”

    岳飞问道:“你宪叔是怎么说的?”

    “宪叔说,‘背嵬’这个词出自咱们北方,他说咱们北方人把大酒瓶称为‘峞’,‘峞’跟‘嵬’同音,久而久之,‘背酒瓶’就成了‘背嵬’。后来有人就将替主帅背大酒瓶的亲兵卫队,称作‘背嵬军’。”岳云望着父亲问道,“爹爹,可是我怎么从来没听过,咱岳家庄的人把大酒瓶叫作‘峞’呢?”

    “问得好,说明你现在懂得用脑子想事了,这很好。儿子,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遇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岳飞解释道,“咱们北方大着呢,严格地说,连金人的老家黄龙府那儿都算北方。咱们岳家庄没有把大酒瓶叫峞,就怀疑它的真实性。的确的,咱们汤阴老家确实没有叫大酒瓶作‘峞’,把大酒瓶叫作‘峞’的是燕北人。”

    “背嵬军”的说法有好多,“嵬”,是指山高大的样子,诗经唱:“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一说是大将帐前的骁勇人。第二种说法是说,嵬本指酒瓶,将帅的酒瓶必定是亲信拿,因此,背嵬军比喻为亲信。第三种说法是指皮牌。

    宋人袁甫在他写的《蒙斋集》中称赞:“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侯。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

    岳云疑惑地问道:“爹爹,韩伯伯又不是燕北人,他怎么会把自己卫队叫作‘背嵬军’呢?”

    岳飞倒了一碗水递给儿子,解释道:“你韩伯伯是陕西延安府人,他在西北跟西夏国军队打过仗。‘背嵬’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北,神宗元丰年间,大科学家沈括在做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时,就写下‘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的诗句,赞美背嵬军。由此可知,那时候咱们宋军西军中就已经有了“背嵬”部队,他们身着白盔白甲,所以叫‘银装背嵬’。”

    “哦,原来是这样啊。爹爹,您比宪叔懂得的还多。”岳云恍然大悟。

    岳飞继续说道:“据我所知,不仅韩家军有背嵬军,在咱们大宋,有背嵬军的至少有六七家,刘光世、吴璘、王威等将领都拥有‘背嵬’部队。刘光世是陕西绥德军清涧人,吴璘是德顺军陇干人,他俩同属于西北人。”

    “韩伯伯、刘光世伯伯、吴璘伯伯都是西北人,爹爹,有没有这种可能,‘背嵬’这个词是出自西北。”岳云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完全有这个可能。据有关资料记载,哲宗元符年间,一些西夏‘背嵬’投降了咱们大宋,后来他们立了不少功劳。可见西夏人很早就有‘背嵬’部队,‘背嵬’这个词应该是西夏的党项语。前些年,我们大宋西北边军就将‘背嵬军’,用来命名‘大将的亲兵’。”岳飞认可了儿子的说法,说道,“我还听人说,党项语中‘蛇’字的发音近似我们的‘背’字发音,‘龙’与‘鹰’的发音都近似我们的‘嵬’字发音。这个神秘的‘背嵬’,应该就是党项语‘蛇龙’,或者‘蛇鹰’的意思。西夏军用‘背嵬(蛇龙或蛇鹰)来做为部队的称号,就像我们宋人用‘虎豹营’、‘飞虎军’来做部队的称号一样,都是夸耀该部队的凶狠骁勇,表明他们是军中的精锐。”

    岳云听的津津有味,似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忍不住问道:“爹爹,孩儿还有一事不明,西夏军有‘背嵬’部队,为什么韩伯伯、吴伯伯、刘伯伯也有‘背嵬军’呢?”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党项人常常把将帅的亲兵称作‘背嵬’,在西北跟西夏军作战的我宋军将帅,自然就学会了这个词。于是依葫芦画瓢,照着西夏军的样子,把自己的亲卫精兵叫作‘背嵬军’。你韩伯伯、吴伯伯、刘伯伯都是西北人,他们都曾经跟西夏军打过仗,自然而然的保留了这个习惯,在自己部队中组建起亲兵‘背嵬军’。”

    “爹爹,您给孩儿说了背嵬军的来历,是不是咱们岳家军也打算组建一支‘背嵬军’?”岳云是何等的聪明,马上猜透了父亲的心思。

    岳飞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孺子可教也,为父正有此意。为父想组建一支比他们还要强大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就叫背嵬军。祥祥,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咱们父子俩好好唠唠,看看咱俩的想法会不会一致。”

    岳云说道:“孩儿想,咱们要建的背嵬军,不能仅仅只是一支像韩伯伯那样负责警卫长官的亲兵卫队,而应该是一支既负责总部警卫,又负责侦察敌情的特殊部队。”

    “光会这两项还不够。”岳飞说道,“咱们要建的背嵬军一定是一支能吃苦,不怕流血牺牲,能打硬仗,脑子灵活,懂指挥,样样都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全能作战部队。”

    岳云惊讶地问道:“爹爹,那就是一支特种部队了呀!”

    岳飞应道:“是呀,我们不仅要建一支像西夏军那样能打的精锐背嵬军,而且必要时,背嵬军的将士还可以充实到各部队担任基层军官。”

    岳云激动地说道:“爹爹,这么说,咱们的背嵬军就不止是一支精锐的战斗部队,而且还是培养军官的特种部队。”

    岳飞说道:“这支背嵬军以总部现有亲兵卫队,还有各军选送来的部分卫队为骨干,再从各军抽调一批精兵强将组成。目前我们的战马有限,初步打算先组建一支五百人的马队和一千人的步兵队,今后根据我们的实力再扩大。上阵父子兵,爹想好了,背嵬军就由你来领导,你同时还兼任步兵统制,亲兵卫队长王刚担任骑兵统制。现有的亲兵卫队和你带来的狗剩、五斤就是你的第一批兵。其余的人员由你跟王刚去各部队挑选,赶快抓紧时间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把咱们背嵬军建成一支战斗力最精锐的王牌特种部队。”

    岳云问道:“爹爹,背嵬军战士选拔的标准,您打算怎么定?”

    岳飞反问道:“你说呢,应该怎么选?”

    “爹爹,孩儿以为,应当尽量选拔有一定武功基础,有一定特长,脑子又灵活的年轻战士,同时也选拔一些年龄稍大,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二者相结合,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把咱们的背嵬军打造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精锐铁军,成为咱们岳家军的中流砥柱。”岳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岳飞想了一会儿,说道:“没有武功基础没关系,可以学嘛,不要太过苛刻。至于特长,说说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特长人物。”

    “所谓特长,就是普通人没有的特殊本领。”岳云小心翼翼地问道,“爹爹,您还记得‘鸡鸣狗盗’这个典故吗?”

    “怎么?臭小子,你还想考你爹爹?”岳飞哈哈笑道,“还不就是孟尝君派人去秦都偷回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为了出城,孟尝君门客装鸡叫骗开城门的故事吗?”

    岳云狡黠的笑着说道:“爹爹,姜还是老的辣!”

    看着儿子颇为异样的笑容,岳飞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道:“咦,臭小子,你不会也想给背嵬军招一群鸡鸣狗盗之辈吧?”

    “鸡鸣狗盗之徒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有实用价值。这类人孩儿不会招一大班,个把人还是需要的,就像孟尝君那样,以备不时之需。”岳云收起笑容,苦着脸说道,“爹爹,孩儿毕竟年轻,去年才当上小队长。您一下子就要我带这么多人,恐怕难以胜任。”

    岳飞拍着岳云肩膀鼓励道:“霍去病十八岁就成为骠姚校尉,祥祥,你不是特想成为霍去病那样的大英雄么?事在人为嘛,爹爹相信你一定能带好背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