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凤鸾阁 » 第十七章 拉拢

第十七章 拉拢

    “陛下,且慢!”

    忽然从殿外传来一道缥缈的声音,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灰长袍道姑模样的女子,手持着拂尘步入了殿内。

    女子约莫三十左右的年纪,可岁月却并没有在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眉若远山,眸含秋水,顾盼生姿之间自有一种超然脱俗的仙丽,又予人一种不可侵犯的高贵之感。

    不知为何,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女子径直来到了御阶之下,声音清冷道:“贫道乃是李阁主座下护法,内阁修士灵焚,参见陛下。”

    我瞳孔猛然一缩,她口中的李阁主,正是那个执天下之牛耳的李寒蝉,也是害我母妃枉死的罪魁祸首。

    灵焚口中说是参见,可她既不跪地叩首,也不躬身参拜,只是略微颔首。父皇也不恼怒,朗声大笑道:“灵真人远道而来,也不提前通知朕一声,朕也好派御辇郊迎。”

    看来父皇与这道姑早就相识,她在凤鸾阁中的地位应该不低。

    灵焚瞥了一眼瘫坐在地上的成王,淡淡道:“贫道若是提前通知陛下,也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了。”

    父皇干笑几声道:“安秦议和的些许小事,远不到麻烦真人亲临的程度。”

    “看如今这个情况,陛下是已经确定了入质西秦的人选了?”灵焚轻轻抬起手中拂尘,成王竟平空站了起来。

    父皇沉声道:“不错,摄儿深谙西秦风土,经诸位皇子议举,朕欲遣他入质西秦。”

    灵焚道:“既然是议举的话,那贫道是否也议举一人?”

    “何人?”

    “大皇子德王赵仁。”

    父皇双目微眯,神情渐渐转冷:“灵真人举荐德王,可是李阁主的意思?”

    灵焚点头答是。

    父皇问道:“为何?”

    灵焚清丽的目光轻轻掠过德王:“德王慷慨有大节,又喜交豪杰,门下食客已逾三千,若入秦为质的话,必然可在西秦朝堂上如鱼得水,大有作为。若贫道没有记错的话,裴丞相在秦都咸阳设有密谍七十三人,舅甥俩人配合起来,自会比他人亲密无间。”

    灵焚一番话直击德王的命门,加之她对成王的回护,看来王皇后或许也是凤鸾阁的弟子,再加上丽妃的话,李寒蝉的门徒就几乎把持了整个大安的后宫。很庆幸我将纪兰从一个宫女扶持到婕妤,这是我向鸾凤阁宣战的第一步,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步。

    父皇扫了一眼裴俭,只见他面露窘态,默默低下头去。父皇复而笑道:“灵真人所言甚善,仁儿,你可愿入秦为质?”

    “父皇,我……”德王满脸惊惧,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裴俭连忙出声道:“陛下,微臣有一言,既然为议举的话,不如让诸位皇子票选出德才兼备之人入秦为质,不仅公平公正,而且……”

    说到这里,他又瞥了灵焚一眼,笑道:“想必灵真人也会心服口服。”

    父皇点了点头道:“爱卿所言在理,其实朕平日里都不了解这帮孩子的秉性,唯有他们兄弟之间才算得上是相互了解。若是由诸位皇子票选的话,自然能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不知灵真人意下如何?”

    此时我突然感觉有一束异样的目光扫过周身,那种既如冰寒彻骨又如同千斤坠石般的威压,让我不由得后退了一步。

    我凭借着极大的毅力缓缓抬起头来,这才发现殿中的其他皇子皆是被莫名的威压折服的低头垂首,甚至有几个人还在浑身打颤。

    此时灵焚也注意到我,我们四目相对之间,只见她的寒眸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诧,继而又变得冰冷无比,最后竟幻化成一座噬人的深渊。我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草枯花萎,又看见脚下的大地在崩塌颤抖,我体内的血液在抑制不住的沸腾翻涌。

    情急之下,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正一守心诀的要义,默念一遍后方才感觉平复了些许。

    灵焚的美眸中闪出一丝异样的色彩,她收回目光,淡淡道:“德王身后站着八人,而成王的身后只有七人。”

    成王倒是被她的话语提醒,口中嗫嚅道:“父皇……这……这不公平。”

    父皇冷冷扫视了成王一眼,对灵焚笑道:“朕这帮孩子平日里就没有规矩,若是灵真人喜欢,朕也可以让他们全站在成王身后。”

    灵焚神色依旧清冷,淡淡道:“若是陛下觉得公允的话,贫道也觉得公允。贫道看今日的天色已晚,不如改成三日之后早朝时再行议举之事,而且公开议举难免会伤了皇子之间的和气,贫道也建议改成暗票。”

    灵焚淡然的语气中充满了莫大的自信,难道她有什么手段亦或是抓住了什么变数,能改写这八对九的结局。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暗自苦笑,要说德王这一派最大的变数,除了我还能有谁。

    我回到冷宫的时候,脸色煞白异常,在看到李惭恩后,我再也忍不住吐出一口鲜血,便倒在了李惭恩的怀中。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从昏迷之中悠悠转醒,刚一睁开眼就看到李惭恩焦急而又担忧的表情。李惭恩忽然哭出声来,他一边哭一边说道:“殿下方才昏迷的时候,奴才发现你的脉息中断了一刻钟,奴才差点以为再也见不到殿下了。”

    我笑着安慰说我没事,让他从匣屉中取来了一枚九转护心丹,服用过后才感觉舒缓了些许。

    我和李惭恩说起了在乾元殿遇见灵焚的事情,李惭恩神色渐渐凝重:“奴才记得寿公公说过,这世上有一本叫做太玄经的绝妙武功,修炼大成之后能以目力杀敌,看来那个道姑修炼的应该就是太玄经了。”

    我心中不禁骇然,鸾凤阁就连一个护法的武功都能恐怖如斯,那阁主李寒蝉岂不是等同于妖孽般的存在。好在我误打误撞之下默念起正一守心诀,不然今天我八成会殒命在灵焚手里。

    德王在半个时辰后叩响了冷宫的大门,我连忙用清水净了净脸,方才命李惭恩看门迎客。

    德王甫一进入冷宫就热情执起我的手臂,在一阵滑腻的寒暄过后,我引他进入了正殿,德王紧了紧身上的大氅,问道:“十七弟,你这殿内缘何比殿外还要冷?”

    我不好意思的向上指了指,德王抬头看向我指的方向,只见殿顶大部分瓦片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损毁,有几处片瓦不存,光秃秃的能直接看到夜空。

    因为傍晚下雪的缘故,消融的雪水顺着破瓦的缝隙,淅淅沥沥的滴在了殿内的地板上。

    德王面露愤慨道:“岂有此理,这宫里的太监都是一群吃白饭的。十七弟你放心,我明日就禀明父皇,让他下旨重新修葺冷宫!”

    德王睁眼说瞎话的功夫真是一绝,纵观天下诸国八百年的历史,我还从未听闻有哪位君主大发善心去修葺冷宫的。

    我强忍着笑意,装作一副铭感五内的模样。我很想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拉拢,因为我知道等票选结束之后,德王肯定会把今夜说过的每一个字都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不待德王话入正题,我就指天发誓说我三日之后肯定会投成王一票。德王却还不依不饶,他神色颇为严肃的对我说道:“十七弟,你有所不知,凤鸾阁向来是我大安的心腹大患。不知你可曾听闻,父皇能以藩王的身份问鼎帝位,离不开李寒蝉和凤鸾阁的鼎力襄助。这些年来,凤鸾阁挟恩自重、居功自傲,父皇早已对她们有所忌惮……”

    其实毋须德王多说,从今日父皇的反应来看,我就已经隐约感觉到凤鸾阁嚣张跋扈乃至肆意干涉大安的朝堂内政,种种的行为几乎都触碰到了父皇的逆鳞。

    我甚至还感觉到父皇对王皇后和成王也是颇为忌惮,今日若是没有灵焚的突然出现,成王入质为囚的事就会成为定局。

    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我能巧妙的利用父皇对凤鸾阁的忌惮,并将这种忌惮不断放大为杀机的话,那么我的复仇之路便会顺畅许多。

    但想要去影响父皇的判断,乃至搅动大安的整个朝局,我就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权力。

    从无人侧目的冷宫皇子,到郡王,再到亲王,甚至再到储君……这条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的道路,该如何才能迈出第一步呢?

    此时,我突然想起那夜在秋阁时我用金色茶汤写的那个“因”字。我清楚的记得那“因”字在拂去时,里面的一横已经干涸,形成了一个金黄的“囚”字。

    难道这是上苍在冥冥之中暗示我,入秦为质对于别人可能是一条死路,而对于我来说,会是一个难得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