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84章:李世民的愧疚

第84章:李世民的愧疚

    陈平安先演示了一遍,上手剥开了土豆表面的一层皮。

    新鲜的土豆煮熟之后很好剥皮,薄薄的一层,很容易就剥下来了。

    然后,放在了另外一个碗中,用筷子夹破,直接吃起来。

    一颗小小的土豆,竟然吃出来高级感。

    只不过,土豆入口的那一刻,感受到土豆的香甜软糯,那一种土豆独有的淀粉味道。

    陈平安差一点儿就哭出来了。

    闭上眼,眼泪已经让双眼湿润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

    才睁开眼。

    “香。”

    李世民也学着陈平安,给长孙皇后和自己剥好了土豆,然后尝了一口。

    一下子就被土豆的特殊香气给迷住了。

    长孙皇后也是一样,只是一口,就爱上了土豆的味道。

    “入口有一股香气,吃起来,香甜软糯,还有一点儿沙沙的口感,确实美妙。”长孙皇后开口道。

    李世民点头道:“嗯,观音婢所言不错,这土豆很好吃。”

    陈平安好生地回味了一下。

    每一次,拿出手机看一看,都有一种自己是现代青年的恍惚感。

    而吃上这一口土豆,才真正算是怀念。

    他已经来大唐,五个月了。

    “阿耶,阿娘,这个土豆当真是好吃。”李承乾也不免开口称赞。

    坐在他旁边的李丽质也是眨巴着水灵灵的双眼,“嗯嗯,阿耶,阿娘这是丽质吃过最好吃的。”

    李世民看向了陈平安,在刚刚,他似乎也感受到了陈平安似乎有一点儿淡淡的忧伤,应该是吃了土豆之后,想到了千年之后的家吧。

    毕竟,他也是人,虽然来自于千年之后,却也是有着父母家人的人。

    如今孤身来到了大唐,必然也会思乡,也会想念家人吧。

    “这土豆之香甜口感,再加上高产,比之黍栗还要适合当做是主食。”

    “陈卿以为呢?”

    陈平安平复了一下心情,抱拳道:“陛下,臣以为,土豆的种子不多,真正推广开来,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至于以后,土豆的做法很多,当做主食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土豆耕种的时间比较早,二月初就要种下,其实和小麦、黍栗等也能岔开,并不影响其他主要农作物的耕种。”

    “而且,种植土豆的时候,其实可以一行一行套种,比如,这一行,种植土豆,这一行,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再这一行,种植土豆。”

    “这在……这个叫做套种。”

    土豆可以成片成片种植,也可以套种。

    不能因为土豆的口感比较好,就直接舍弃了黍栗等其他主食。

    李世民点点头。

    吃完土豆。

    李世民看了看李丽质,又看了看陈平安,想到刚刚陈平安那微微有一些落寞的神情,又暗自叹了一口气。

    挥挥手,让长孙皇后带着李承乾、李丽质离开了。

    “陈卿,朕记得你只写了贞观二十三年的史册,在这之后,在朕……死了之后,又是谁继承了皇位,之后的大唐又如何,你还没写吧?”

    “朕还记得,你有言,在这之后,大唐的下一位帝王开疆扩土,让大唐的疆域无比之大,称之为盛唐。”

    “朕也有一些好奇,下一位帝王既然能继承皇位之后,还有一番大作为,你为何还要建议朕,好生培养承乾,并且要稳固他的太子之位。”

    “若是承乾以后的功绩不如那一位呢?”

    等到长孙皇后带着李承乾和李丽质走了之后,李世民让郭安收了碗筷,换了茶水,漱了口,才开口问道。

    这也是他很早之前就有的疑惑。

    他让陈平安把唐史,之后的宋史、明史都写出来。也好看一看,这些王朝的兴衰更替,看一看,这些王朝的国策制度。

    用来对比一下,好有一个前车之鉴,好的国策,直接拿来用,不好的国策,也能避免。

    只不过,那时候,陈平安又是喊出高炉炼铁,可练出来质地更好的铁,可以让陌刀削铁如泥,可以让盔甲无比坚硬。

    李世民也就没有让陈平安写什么唐史,而是专注于高炉炼铁。

    再后来,陈平安又弄出来曲辕犁,然后,提出了扩张将作监的建议。

    总之,一直忙,一直都有任务。

    前不久。

    听到陈平安要改良造纸术,要建造大唐造纸司,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大唐之兴盛殚精竭虑之时,李世民还心生愧疚呢。

    如今,倒是想要让陈平安稍微歇一歇,写一下唐史,多和敬晓月亲近一下,早一些有一个孩子。

    在李世民看来,有了孩子之后,陈平安或许才会真正承认那个家,才算是在大唐有了根基,有了血脉延续。

    陈平安却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思,抱拳道:“陛下,臣……臣这段时间忙着将作监那边的事情,一时间,忘了写史册。”

    “还请陛下见谅。”

    李世民温和地说道:“快免礼,朕并非是责怪你之意,这段时间,你兢兢业业,一直秉承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朕也是看在眼中,何曾责怪你,”

    “你啊,来大唐五个月,已经让大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朕有言,从不会亏待你。”

    “如今,你给了朕一个五年规划,朕也会坚持践行这个五年规划。”

    “朕知道,你自己应该也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五年规划吧?”

    “雕版印刷术、造纸术、造纸司、对徭役的见解、报纸等,或许都在你的规划之内。”

    “不过,不必那么着急。”

    “你这段时间,就写一写唐史,多陪一陪家人。”

    陈平安这才知晓李世民的心意,当即抱拳道:“多谢陛下。”

    这就是陈平安在知晓李世民的身份之后,知道自己是来到了大唐贞观年之初,才松了一口气的原因。

    给李世民当官,要比给汉武帝刘彻、明太祖朱元璋当官要舒服多了。

    土豆种子被李世民妥善放置,只需要通风、阴凉一些的地方,放个半年都不成问题。

    等到明年正月二十几之后,就能在皇庄那边耕种,得到第三批种子。

    到时候,就能挑选小的,办一个土豆宴,让朝臣们尝一尝味道。

    然后呢,把土豆当做是恩赐,赏赐给有功之臣。

    李世民现在的主要目光,还是焦距在长安城的修缮,东西两市的分化,长安城官道的修建,许敬宗在淮南治水的工程上。

    其次,就是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程咬金四位大将军训练将士们,以筹备明年年底北征的规划。

    陈平安坐着自家的人力车,由张超拉着,回到了侯府。

    这段时间,忙着雕版印刷术、造纸术,确实很少回家,没有好生地陪一陪敬晓月。

    当天下午,就和敬晓月一起削了竹签,准备了花椒粉、茴香粉、胡椒粉、香油,来了一场烧烤。

    也是因为尝到了土豆的味道之后,确实有一些思念千年之后的那个家,现在想要吃个烧烤,再怀念一下。

    只是可惜,没有辣椒,若是加点儿辣椒油,味道绝对正宗。

    到了晚上。

    自然又是一场全自动。

    第二天日上三竿了,陈平安才起床,洗漱,健身,吃饭,散布。

    又是午休,下午茶。

    这才去了书房,摊开纸张,开始提笔。

    “李世民啊李世民,不知道,你看了女皇史册之后,会是什么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