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我的文娱时代 » 第4章 发表

第4章 发表

    三人在街上逛了一会,江桥提议去西风巷看看有没有鸡枞菌卖。

    这个时节,鲜美的鸡枞菌开始出土,有时候会有人拿来卖。

    西风巷比较长,但不是很宽,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

    他们运气不错,走了二十多米,就有一个小伙在卖四朵大鸡枞,约有两斤多,要价50多元。

    江桥讲了一下价,对方表示没得少,说是天灰灰亮,就从山上挖下来的,非常新鲜,并且像这么大的鸡枞很少见。

    江桥嘴馋得厉害,就掏钱买了下来。

    众人回到江桥家,等着一起吃鸡枞大餐。

    江桥奶奶已经煮好饭,并且炒好了两个菜。江桥就赶紧把鸡枞洗干净,切好鸡枞和青辣椒,还有少许大蒜。

    然后下油,等油翻滚,先放大蒜,然后放鸡枞翻炒,最后放青辣椒、盐巴。

    起锅时,鸡枞香气扑鼻。端上饭桌,众人开始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

    嘟嘟一边往嘴里送,一边含糊不清地说:“下次还要买,真好吃……”

    之后的半个多月,江桥时不时去两女家里窜一下门。

    其余时间,则是在家写东西,他想写写身边这座很熟悉的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也许将来随着时光的变迁会发生很多改变,但他想用文字把这座城还有身边在乎的人留在美好的1998年,一个人们的时光没有被智能手机攻占,古城古街古屋还没有被钢精水泥楼房所霸占,一个邻里乡情还淳朴厚实的年代……

    他拿出文稿纸,刷刷几笔,很有力地写下“临水记”几个字。

    “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他写了东门城楼,写了文庙,写了旧衙署、朱家花园,他更多着墨的是水井巷,这里的一屋一瓦,生活着人们,还有曾经随风而逝的往事……一对青梅竹马,住在街头巷尾,从小形影不离,男的到京城上大学后,却喜欢上了同班女同学,并结婚生子,远赴国外使馆工作。女的暗自神伤,许多年未嫁,却再也不回水井巷……水井巷的很多老人自今说到此事,都为这对青梅竹马的玉人感到无尽的惋惜……

    8月初,天气越发地热了,还只是大上午,坐在家里的江桥就热得不停地扇扇子,他不太喜欢吹电风扇。

    扇了一会,又拿起奶奶泡的酸梅汤喝上几大口。

    这时,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来,一接,是杂志社龙主编打过来的,最新一期的《临水文艺》出版了,让他和安芷溪、林瑞雪去领稿费和样刊。

    他挂断后,又分别给两女打去电话,问她们去不去,不去他就帮忙代领。

    两女都说太热了,不想出门。

    他只好一个人孤身前往,并把新写好的《临水记》带上。

    到了地方,先办理手续,领了稿费,不多,他3万多字才300块钱,两女的就更少了,才几十块钱。

    没办法,杂志销量比较少,也就在南山地区卖卖,才两三千册,完全靠财政拨款维持,能有点稿费也是龙岗在尽力争取了。

    样刊也才两本,这还是因为江桥发表的是长篇文章的缘故,像前面他们发表好几期的短篇,就没有样刊送,都是自己掏钱买。

    他翻开杂志,里面刊登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他的《南渡记》,一次性全部刊载完,占了30来页的版面,完全就是这期杂志的重头戏。

    然后,又翻到安芷溪和林瑞雪的文章处,看了几眼。他这才不紧不慢地从包里拿出新的书稿递给龙岗。

    “龙主编,这是我新写的文章,请你看看。”

    龙岗顿时眼睛一亮,又是厚厚的一篇,写作速度很快啊,他很好奇写的是什么。

    一看,写的是临水城。他以前也陆陆续续写过不少有关临水古城的散文,细数下来也有十几篇,他是颇有心得,也是很自傲的。

    所以,在往下看时,也带了几分挑剔审视的眼光。

    但看着看着,他就逐渐被细腻的文字所散发出的真挚情感所吸引和产生共鸣,再到对水井巷的叙述,历史与现在的交织,巷子里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乡邻之间的淳朴感情,从小青梅竹马、相互爱慕到最后爱恨交加的一对玉人……写出了这座城的古朴、温情、沧桑和变迁,写得比他的好,这个少年在文学之路上会比他走得更远、更高。

    “写得很好,我们会在下一期上刊登。”

    “谢谢龙主编。”

    两人又聊了一会,江桥才起身离开。

    回到家,江桥还是很骄傲地拿着杂志给奶奶看他发表的文章。即使他重生前都三十四岁了,但是啊,在长辈面前,他还是有种自己是小孩子的感觉。

    奶奶很高兴,笑眯眯的,这孙子怎么看怎么满意,年纪不大就开始有出息了,比他老子强,也比他老子有眼光。年纪大了,见得多了,就会见微知著,她是完全看得出这孙子很在意那两个姑娘的。这就对了,水井巷的姑娘哪有不好的?长得又俊俏,品性也很好,还有就是知根知底。这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话说以前巷子里的小溪那个姑娘多好啊,和他老子两个从小玩到大,又温柔又勤快,结果他老子上了大学,就喜欢上了大城市里的女孩子,反正她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江桥炫耀完后,带了些大清早买的新鲜芒果,拿着两本杂志,去两女家。

    安芷溪正在看书,她的爸爸安达正在一旁练书法。

    江桥先看安达写字,看了一会才说:“安叔叔,你这字写得是越来越好了,

    不但有颜体之形,更有其神韵跃于纸上。”

    安达哈哈笑了笑:“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夸人了?”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他这才走到安芷溪面前,把稿费和杂志拿给她:“来看看你的大作。”

    安芷溪接过杂志,却翻到江桥的文章处,拿给安达看:“爸爸,这是江桥新发表的文章,3万多字的长篇,杂志的龙主编都说他写得特别好。”

    “那我要好好拜读一下。”安达拿过杂志认真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