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挽心承明录 » 第53章 夏言的傲骨

第53章 夏言的傲骨

    杨廷和并不知道,夏言与他是同一类人,都是那种正直到骨子里,清高到不食烟火的人。夏言并非没有机会,江彬一直想拉拢他,可是他屡屡断然拒绝。在正德这一朝,不趋炎附势,不谄媚逢迎,那对不起,这张冷板凳,是永远捂不热的。

    不同的是,杨廷和经历了刘瑾这死太监、又遇到了江彬这佞臣,白白荒度了许多年。为了争取机会,他也未能摆脱官场的泥沼,深陷其中,染了一身污渍,可自己却不知道。他以为夏言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可他太不了解夏言了。

    夏大人道:“自古功过不相抵,瑕瑜不两分,臣如实以报,请皇上圣裁。宣府总兵龙本怀、大同总兵罗叔雄,罪状有三:其一,吃空饷。以臣探查,两镇每年军饷合计近百万两,实际剩余军户老兵至多六千人,实际贪墨超过九十万两;其二,募私兵。根据臣的初步估算,两镇蓄养了精锐私兵近两万人,其余佃户、工匠等从人,超过二十万人;其三,结逆党。根据镇抚司指挥佥事张忠维、镇抚使容赞口供,龙、罗二总兵曾与江彬有密信往来。这三条罪状证据确凿,请皇上明察。”

    杨廷和听了甚是满意,刚要落井下石,哪知夏言并未打住。

    夏大人接着说道:“根据下官走访调查,有三则情况,亦须禀告皇上:其一,两位总兵经略边镇十余年,挪用的银子近千万两,可他们几乎没有家眷、子嗣,名下也没有像样的宅邸、下人,绝大多数的银两全部被用于武装私兵。其二,虽然名为私兵,两镇军士都是以卫所建制成营操练,各级军官自副将、游击、千户往下,均是忠直老将。其三,即便江彬曾蒙骗二人谋反,可二人并无实际谋反的行迹,反倒是这几年痛击鞑靼,屡有斩获,为国戍边,坚若磐石。”

    庭上众人闻言,无不大出所料。这一番话,与其说“如实禀告,理性客观”,不如说“一言一驳,只为开脱”。

    最感不可思议的莫过于杨廷和。于公于私,夏言当然应该参那两个总兵。现在王宪、陈文瑜已经玩完,龙、罗二人如果一起垮台,那在内阁的保奏下,夏言晋升兵部侍郎,是毫无难度。甚至努努力,捧出个龙心大悦,一步到位当上兵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能。杨廷和从未想过,夏言此举,一心为公。在他眼里,这种行为,皇上与夏言一定有私下的阴谋。他暗骂一句:没想到你夏言这个浓眉大眼的,也是个奸佞小人!杨大人认定,皇上一定会赏这条走狗一个高官重爵。

    嘉靖确实对夏言印象非常不错,却实在没想到在这个场合他如此帮忙。他并不知道杨廷和的心思,心中也未曾把夏言当做兵部尚书候选人,自然也没有体会到,夏言仗义执言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既然他给了嘉靖这么好的台阶,那皇上不顺势来个“圣裁”就实在伤人的心了。嘉靖道:“如此说来,两位总兵是功大于过了?”

    陆炳接话道:“自太祖立国以来,大明与蒙古、鞑靼的战事无休无止,土木堡之变以后,三大营精锐尽失,边患一直是历代先皇的心头大患。龙、罗二总兵以精兵替代原本的卫所,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多次痛击鞑靼。如果此二人得以拔擢,一来可以对当前的卫所制度进行改革强化,二来也消除了边军叛乱的风险,请皇上明断。”

    杨廷和在边上听着,这倒确实是一举两得。如果斩了那俩总兵,边军真的哗变,如果他们真如陆炳、夏言说的那么强悍,五军都督府怕是也顶不住。虽然他老大的不愿意,但杨大人私心虽有,公心更大,便道:“此举甚妙,臣附议。那江彬一案,就止步于陈文瑜,不再株连边军边将了。”

    嘉靖听懂了杨廷和的意思,就是龙本怀、罗叔雄的晋升我认了,你要安插你的人去兵部我也接受了,但作为交换,王宪和陈文瑜这两个江党就不要留了。我们内阁已经够委屈的了,皇上大人咱一人让一步得了。他想着这倒也说得过去,便道:“既然杨首辅也认可,那就宣两位总兵进京吧。”

    嘉靖同意了这笔买卖,陆炳可不太满意,他说道:“臣有一忧,不敢不奏与皇上。”

    嘉靖道:“说。”

    陆炳装模作样道:“陈文瑜是宣大总督,他贪污行贿,又是江彬一党,斩之无话可说。可龙、罗二人见此情形,难免心中惴惴,镇抚司诸位指挥使,怕是也担心秋后算账。君臣一心,最为要紧;离心离德,朝堂又怎会安宁?”

    杨廷和心想:小兔崽子好一个指桑骂槐。你说谁离心离德?况且斩了陈文瑜是你自己说的,出尔反尔的小贼人。

    嘉靖心中本就不忍,虽然陈文瑜急匆匆赶来勤王,最后啥功也没捞着,属于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可毕竟忠君之心还是昭然若揭的。他见陆炳似有办法说服内阁,自然配合他道:“陆炳直话直说,为之奈何?”

    陆炳道:“贪污受贿,不过是钱财上的罪责,流放抄家也就是了。念他那日赶赴京郊,孤身犯险策反外四营,全心全意保护皇上。陆炳奏请,皇上饶他一命。”

    嘉靖感觉这个说法勉强站得住脚,尤其是“孤身犯险、全心全意”帮杨大人贴了不少金,想必也算说得过去,便问杨廷和道:“首辅大人意下如何?”

    杨廷和已经气坏了,他原本计划,带着三法司要打个漂亮仗,巩固自己及党羽的势力,再拉拢夏言的。结果半路杀出个陆炳,一众皇党一个没事,向自己靠拢的王宪倒是被定了个死罪,当真是莫名其妙。他明知不认也不行了,可气愤得不愿说出口,便对三法司堂官道:“陈大人的案子是三位大人主审的,尔等是什么意思?”

    这三个堂官已经当了很久的观众,他们原本准备好各种说辞,要在杨大人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现在看首辅都败下阵来,自己强出头不是脑子有坑?他们纷纷表示“皇上圣明”,并宣称“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幅谄媚嘴脸,比江彬、神周有过之而无不及。

    嘉靖留下陆炳,招呼余人解散。杨廷和带头气鼓鼓地走了,夏言和其他官员刻意磨蹭了一会,毕竟杨大人心情不好,被他找到了茬,自己可要喝一大壶。

    见众人走远,嘉靖道:“你瞧夏言这人如何?”

    陆炳道:“回皇上,他今天这番话一说,不日就要遭老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