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挽心承明录 » 第43章 这支铁骑足以倒反天罡

第43章 这支铁骑足以倒反天罡

    明朝边军卫所制,是太祖创立的。他曾说:“朕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洪武年间,这个模式只能说还行,之后那百多年,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原因说起来简单:守的不是自己的家乡,种的不是自己的土地,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能有好?九边重镇是大明长城,成日里要应付草原上的敌人。

    这几十年来,各边镇卫所都面临同一个的问题:那些游牧异族打起架来是真的拼命,他们的日子过得可太惨了。没有手工业,缺少各类经济作物和成品,除了牛、羊、毛皮、人参这些破玩意儿,他们可就穷的只剩下银子了。大明又不肯跟他们做生意,他们除了抢,好像确实别无他法。

    而明朝这边的军户日子过得也好不到哪里去。世世代代要跟人拼命,剩下的人还得种田耕地。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对不起,没有尽头。

    因此,军户逃亡变成流民也不是无法理解了。

    陆炳和黎有德原以为,在这样的状况下,卫所定然是死气沉沉、军纪散漫,即便宣府镇已经以私兵为主了,也无非和锦衣卫这般,能好到哪去?

    可当他们进了南桥卫,整肃的方阵列队迎接,人人一套铁甲,铁制长剑、铁胎弓、三眼火铳人手一套,这样奢华的军备,让陆炳瞠目结舌。

    副将一声喝令,全军高呼,喊声震天。他转身对黎有德道:“南桥卫将士合计一千一百七十员,接受上差检阅。”

    黎有德不由一震,气为之夺。他只得强装镇定,称赞一番。

    副将又道:“南桥卫尚有木工坊四座,木匠近百人;铁工坊五座,铁匠百三十人。其余民夫佃户后勤人等,合计六千三百余人。从此处到前方山脚下,便是南桥卫的军田。”

    黎有德闻言倒抽一口气,这制式这实力,横行天下,有何不可?

    陆炳已经缓过来,在旁插嘴问道:“马呢?”

    副将道:“马四千五百匹,若出战时,基本保证人均三马。”

    黎有德奇道:“你们是千里追击吗?要三马何用?”

    副将道:“一马载人、一马背人甲、一马披马甲。战时军士就如现在这般全副武装,骑铁甲马。”

    黎有德闻之,幻想那画面。千军万马排山倒海扑过来,全身铁甲包裹,箭射不穿,刀砍不破,那可真是纵横天下的铁骑啊。他如何不震惊?就外四营那万余人与南桥卫放对,除了跑,就只剩下死路一条而已。而对手,或许可以做到零伤亡。

    陆炳又道:“宣府镇有几个这样的卫所?”

    副将道:“标下不知具体,龙总兵帐下副将两员、游击一员,标下估测,总计兵员近万。”

    陆炳干涩地笑了笑,道:“你倒坦诚。”

    副将道:“龙总兵道,‘心下坦荡,事无不可对人言。’”

    黎有德不知道龙本怀的为人,他此刻不说被吓破了胆,至少也是心慌意乱,悄悄对陆炳耳语道:“陆公子,这龙总兵炫示武力,不知是善意还是恶意?”

    陆炳原本坚信龙总兵没有敌意,该当有些坦白从宽的意思。可人心易变,也难保他回了宣府又被人挑唆,有些变化也没一定。陆炳此刻自己也有些没有底,便对副将道:“来都来了,带我等参观下木工铁工坊。”自古有句话道,“战报骗人战线不骗人”。同样的道理,精兵良马可以聚拢了吓唬人,铁工坊实打实的生铁、火灶、铁砧可不骗人。

    副将也没二话,带着几人巡视了一番。但见木工坊外木料堆积如山,坊内各种军械军帐、车马器具等等干得热火朝天,便跟要打仗一样;铁工坊外各色生铁熟铁物料井井有条,坊内铁甲长剑、军民器具也是五花八门。黎有德算是见过世面,此刻也是大开眼界;陆炳全程沉着脸,盘算着最坏的打算该如何处置。

    出了工坊,副将又带到仓库巡查。几个大仓有粮米、火药、军器、兵刃等等各有分类,守卫将士一一打开仓门,仓内物事无不丰足。副将面无得色,反倒有些低落萧索之感。

    陆炳道:“副将大人如此坦诚,陆某便也开门见山了。将军任职多少年了?”

    副将答:“十六年又四个月。”

    陆炳道:“你上任时便是如此么?”

    副将道:“当时才刚开始,也是十余年的累积才达到现在的程度。”

    陆炳又问:“谁的主意?”

    副将道:“龙总兵带的头。”

    陆炳道:“这不合大明军制,犯法的,你可知道?”

    副将道:“当然。”

    陆炳道:“为何明知故犯?”

    副将道:“军户都不想当兵。部将未曾打仗,今日跑几个、明日跑几个,日日少几人,这队伍标下无力辖制。”副将语音平顺,听起来也没有抱怨的意思。可设身处地,这样的队伍谁又能带呢?

    陆炳无言以对。他甚至觉得龙本怀有什么错?这副将又能怎么办?良久,他问道:“你今天如实说了,不怕治罪吗?”

    副将原本对答如流,此刻沉默了许久,道:“奉龙总兵的命令,如实禀报而已。”

    陆炳此刻方知,副将的萧瑟冷峻是从何而来。他这是把自己的罪证一件件放到陆炳手上啊!就如同嫌犯指认案发现场、交代作案经过是一模一样的啊!甚至他心中,也不甚愿意,之所以如此做,只是因为“奉龙总兵之命”啊!

    如果说震撼了黎有德的是千军万马,那震撼陆炳的,便是这份隐忍和忠诚。

    陆炳一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完成使命。他本以为自己修心有成,已经脱离“本能境”、“是非境”、“利弊境”,进入纯粹的“道德境”。哪知,他忽然迷失在道德的界限之外了。

    “副将,带我们去见龙将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