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剑风华 » 第三十七章 乘风好去

第三十七章 乘风好去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一日傍晚徐渭正在山间扩展迷踪阵法。前几日他只是在池塘附近布置了阵眼,现在他用这剑阁群山为脚,以山林为旗设置了一座巨型的迷踪阵。

    他此时刚刚设置完最后一处阵脚,回头望去,只觉山洞已经隐匿在云雾之间几不可见。

    “成了,就算在这在里撒下十万人也决计寻不到山洞。”正当徐渭暗自得意时,突觉山洞的方向出现了剑气波动。前几日辛弃疾研习剑法有得,此时正在山洞闭关。

    “糟了!”徐渭暗叫不妙,连忙施展踏雪无痕的身法向山洞跃去。

    “二弟,你怎么样了?”徐渭急道。

    辛弃疾端坐在断崖外,他眉头紧皱,嘴角溢出一丝鲜血,道:“只差最后一点点,还是没能突破。”

    这是第三次冲击先天失败了,辛弃疾毕竟年龄太小,缺了心性和磨砺,徐渭不禁安慰道:“贤弟切不可操之过急,也许只差一个机缘罢了。”

    辛弃疾点头称是,道:“正因如此,是我贪心了。古往今来,还没听说过有谁十六岁就突破先天境。”

    “是啊,我十五六岁的时候还是个炼气期的小道士。”徐渭心道。他不禁又想起了林晚舟的风采,道:“就是红花楼主也没那么快进入先天高手行列。”

    辛弃疾听到红花楼主的名头,心中顿时升起一阵豪情,道:“对,大哥说的没错。”

    但随即他又神色黯淡,道:“唉,可是这世间有几人能及得上林楼主的绝世风采。”

    徐渭道:“江山代有才人出,贤弟怎知自己不能成为下一个红花楼主。”

    辛弃疾道:“我?我从来没想过能有如此成就。”

    徐渭取出酒壶递给了他,又道:“有朝一日贤弟难道不想能率军北伐,恢复中原?”

    辛弃疾闻言一震,道:“大哥,你...你怎么知道?这可是我家祖孙三代的梦想。”

    徐渭微微一笑,道:“我们相处已经快半个月,你背《满江红》和《蜀相》背得我耳朵都快生茧子了,我再猜不出来岂不成了傻子?何况你家祖孙三代的梦想又何尝不是大宋千千万万百姓的梦想。”

    辛弃疾一时间面红耳赤,道:“让大哥见笑了。”

    徐渭哈哈一笑,道:“贤弟才智高绝,我相信总有一日你的梦想会实现,总有一天你的名声也会超过红花楼主。”

    辛弃疾猛地灌了两口酒,念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好,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贤弟之志着实让人钦佩。”徐渭道。

    辛弃疾却道:“可惜报国无门。”

    徐渭道:“你得先有实力、地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迷踪阵已经布好,我们该出去建功立业了。”

    辛弃疾点了点头,道:“愿随大哥一道收拾旧山河。”

    说完他看了看手中的剑,道:“老师留下的这和风剑也是一把削金断玉的绝世神兵,不如我们带出去?”

    徐渭见他征求自己的同意,想来是因为张良已殁,他以自己为师门之尊的意思。这柄和风剑是一柄八面汉剑,剑身古朴致雅且周身充斥着浓郁的天地灵气,虽不及碧游剑,但也绝对也是一把神兵。

    “如此利器埋没在此,岂不可惜。”徐渭心想。

    他看着辛弃疾期盼的眼神,道:“老师的八面汉剑你佩戴便是,等将来我再寻到一块髓引,便是将它炼为灵器也未尝不可。”

    辛弃疾此刻内心无比激动,他向徐渭施了一礼,道:“谢谢大哥。”

    徐渭道:“贤弟不必客气,你我既是义结金兰,又是师出同门,便是为兄倾囊相授也是应该的。”

    他看了看辛弃疾,又问道:“贤弟如今可有表字?”

    辛弃疾道“我子幼离家,尚未有表字?”

    徐渭又问道:“可读了圣贤书?”

    辛弃疾道:“不瞒兄长,经史子集都有所涉猎。”

    徐渭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我为贤弟取一表字,可好?”

    辛弃疾知道,这表字自古以来都是师长所赐。此时张良已不在世,徐渭这几日可以说是代师授艺,这个师长如何当不得。想到此处,辛弃疾向徐渭拱手施礼,道:“请兄长赐字。”

    徐渭缓缓地道:“就叫幼安吧,正合弃疾之意。”

    辛弃疾不由得心中大喜。徐渭却又从扳指中取出一本《霸王槊法》递给了辛弃疾,这本书是他在秀王宝库中取来的,本来想赠给临安十年未见的父亲。此时气氛烘托到这了,徐渭便想也没想赠给了他。徐渭道:“幼安,我俩志向相投,有朝一日定有恢复中原的机会,只是在沙场中拼杀用剑始终是劣势,当学长兵器。”

    两人又在此待了数日,徐渭和辛弃疾折木作槊,两人又开始研习槊法。他们都是天资卓绝之人,不到数日槊法已有小成。随后徐渭在辛弃疾身上设了一个符箓作为进入迷踪阵的秘钥,那符箓一到辛弃疾身上便在他胸口形成了一个火焰的纹身模样。徐渭道:“这道符是进入这迷踪阵的秘钥,只能带一个人进入。”辛弃疾点头称是,两人又对着张良的衣冠冢各自拜了几拜,便离开了。

    两人已在深山老林中生活了将近一月之久,此时出了山林见对方皆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不由得相对大笑。不久,两人在路人指指点点的目光中进了剑门,徐渭在客栈开了两间上房,又为两人买了衣服,购置了两匹骏马。

    两人沐浴更衣后,便开始把酒言欢,来到这世上让徐渭颇为苦恼的就是酒量下降的厉害,以前52的白酒怎么也能喝上七八两,现在这古法酿制的酒自己竟然半斤都喝不了。辛弃疾见徐渭酒量极差,竟也不免一阵嘲笑。

    徐渭也很无奈,辛弃疾见他这表情也觉得好笑,道:“兄长接下来不知有何打算?”

    徐渭道:“不瞒幼安,我现在任职皇城司,接都指挥使令要我中秋前到开封公干。”

    辛弃疾奇道:“皇城司?开封?兄长是要刺杀金国高官?不过要刺杀金国的政要也是去燕京,去开封作甚?”

    徐渭知道,在1153年也就是绍兴二十三年,完颜亮迁都燕京,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汴京为南京,将上京改称会宁府。此时虽未迁都,但完颜亮和朝中大臣已经开始在燕京行政。

    徐渭微微一笑,道:“此行属于机密,具体做什么我也不知道。”

    辛弃疾此时无比兴奋,只听他狠狠地道:“大哥定要带着我去。我父母兄弟都是为金人所害,此仇不报,如何立于天地之间。”

    徐渭知道辛弃疾过几年即将归宋,况且他突破先天也缺乏武道磨砺,于是点了点头,道:“好,就让我们兄弟俩捅一捅这大金国的屁股吧,哈哈。”

    听到此处,辛弃疾也是纵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