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血统:大贺探案录 » 拨开乌云见明月(十)

拨开乌云见明月(十)

    “我要见你们老大,周大胆!”穿着一身破破烂烂衣服的杨正来到了留乡县乞丐聚集的地方,聚汇楼。

    聚汇楼曾经是留乡县最红火,最出名的酒楼,准确来说应该是周边这几个县最出名的酒楼。红烧蹄膀、翡翠花雕、玉中珍珠、清灼松鱼、百花盅都是这里的招牌菜。时常有人不惜千里、万里来这里就是为了品尝它们。那时的聚汇楼可真是风光无限!

    可惜4年前,老板在进货的途中,不幸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风暴,连人带船沉入了江中,由于在世时,还没有来得及明确家里财产的分配,导致他才一失踪,都不知道是生是死,家里的几个儿子就不管不顾的,开始了家产的争夺。真是:“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几个儿子闹到最后,谁也没有占到便宜,家败了,人散了,聚汇楼的门也关了。就这样,风光了几十年的酒楼,曾经大名鼎鼎的聚汇楼最终也只是落得了一个惨淡的结局。

    “你是谁?凭什么要见我们老大?”站在门口的乞丐拿着一根棒子甩来甩去地说道。

    “你不用管我是谁,你只要知道,我能治好你们老大的病就可以了!”

    “你是大夫?”乞丐从上到下,对眼前的杨正打量了一番,眼睛一眯,一脸不相信的表情。

    “呵!看来你不相信?”杨正朝着乞丐逼近了几步,继续说道:“周大胆,这段时间胃口不好,什么都吃不进去,对吗?哦!对了,还拉不出屎,对吗!”

    “你怎么知道的?”

    “听帮你们老大看病的大夫说的。”

    “你真能治好他的病?”乞丐又再次打量了杨正一次。

    “你说呢!”

    见眼前这个新来的乞丐态度十分嚣张,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进去和我们老大说一声,不,汇报一下。”

    很快,杨正以座上宾的身份暂住在了周大胆的“府”里。

    几天以后,病了很长时间的周大胆被这名新来的,叫不止的乞丐医治好了。从这时起,不止成了周大胆眼里的救命恩人,也成了这群乞丐的二把手。

    在这里,杨正可以轻易的借助他们的广泛分散以及数量众多,打听到很多消息。

    “不止兄弟,我们已经找到李家全部下人的家了,一共有18处23个下人,你都要去吗?”

    “嗯!是的,我都要去。”杨正一脸严肃的说道。

    而周大胆则是一脸狐疑地继续问道:“不止兄弟,你对李家火灾为何如此上心?”

    杨正头一抬看了看屋顶,一脸伤感的说道:“李大善人,是帮过我家的恩人,虽然现在我已经沦落为乞丐,但现在他家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也想尽一份心意。”

    杨正没有撒谎,无论过了多少年,他都清楚的记得杨家被抄家的绝望时刻;父亲、母亲、大姐、二哥以及自己还有家仆被那些凶神恶煞的官兵押着带走的无助时刻;那些强行被拉开与自己亲人分开的痛苦时刻:那些被押送在路上颠沛流离的悲惨时刻。

    还算好,兜兜转转了一圈的他最终还是又回到了京城,被陈书昂的父亲陈子明想尽办法成为了陈书昂的书童。

    可他的大姐就没有这样好的运气了,本是去了一等功臣家做官婢。可,谁知天降横祸,一次平常的聚会,功臣贪杯,说了不该说的话,人的酒还没有醒,就接到了被调往塞外的调令。全家只得连夜启程奔向那不毛之地。

    途中,杨正大姐突发疾病。不敢耽搁时间的功臣,只得随便找了名大夫为其看病,可这个大夫就是一个半吊子,差一点就让其姐命丧当场,幸好遇到了李誉,他大姐才算在鬼门关绕了个圈。之后,大姐就在李誉安排的客店养病,等病养好后,李誉又命人把她送去了塞外功臣家。

    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功臣离世,全家返京的时候了。

    “不止兄弟,这里是李家下人王老五的住处,他家三口都在李家做事。”

    杨正和周大胆来到一处房屋外。“这是他们的家?”满脸疑惑看着房屋的杨正问道。

    “是的,他们家自己的。李家下人,在外基本都有自己的家,他们在李家做事,月钱又高,还时常有各种好处和休息时间。对了,如果下人家的孩子聪明,李大善人还出钱送他们去私塾。听着都令人羡慕。”周大胆回答道。

    “看来,真是不错。”

    敲敲门,来人是王老五,他把他们引了进去。

    杨正经过一个小院子,院子不大,右边一个炉子正在烧着东西,左边则晾着一些被褥,毕竟这段时间最难见到的就是太阳。进屋后,王大婶端来了茶水,请他们坐下。屋子不算大,收拾的很整洁。

    “老王,这位是我们新来的不止兄弟,他的医术可高明了,连我的病都治好了。”

    “是吗!”王老五看着眼前年纪不大的杨正一脸不可置信。

    “王师傅,我想打听一下,关于李家的事情。”杨正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王老五惊愕的看着他,又转头看向了周大胆。

    “老王,不是和你说了嘛,李大善人对不止兄弟家有恩,他就是想了解一下,李家失火的这起意外,现在外面传闻那么多。说实话,我也挺好奇的。”

    王老五扭扭捏捏地欲言又止。“可,可官府说了,不让我们乱说。”

    “什么乱说,我们就打听一小点点,况且,李大善人对你们那么好,你也不希望这起火灾是人为的吧!李家人是枉死的吧!”

    “这,这,哎!我——”

    “李家人枉不枉死,关我们什么事!少来烦我们。”一青年男子从另一间屋里走了出来,斜着眼睛看了杨正和周大胆一眼后,匆匆走了出去。

    “不好意思,这是我儿子,李家人死了,现在我家又要为生计愁了,所以我儿子心情不大好。”

    “是啊!李家人死了,我们这些李家的下人,也是——哎!我儿子本来都要娶新媳妇了,只是李家人一死,人家就退婚不干了。所以我儿子。哎!”王大婶一边叹息,一边擦拭着眼泪。

    听到这里的杨正,拿出了一小把碎银子递了过去。

    王大婶看着杨正手里的银子呆了一会儿后,连忙向王老五看过去。

    “这是在做什么啊!大胆,管管你兄弟。”王老五边推辞,眼珠子却不住地往杨正手里瞟。

    “王师傅,这次来,我就只是想报恩,请王大哥成全我。”

    “可是——”王老五似是为难地皱着眉头。“好,既然这位兄弟也是为了报恩,那你问吧,我把我知道的,都说出来。”

    “谢谢,谢谢了!”杨正笑着答道。

    “王师傅,你们这次和平时放假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没有,和往常一样。”

    “哦,火灾之前,李家人和平时一样吗?”

    “一样的。”

    “谁说一样的?明明二老爷和大少爷就在急着卖老爷的家产,老爷才走了几天,真是没有良心。”王大婶说道。

    杨正一惊,立刻问道:“王大婶,你是什么意思?”

    “李老爷走后,二老爷和大少爷就开始盘算老爷的家产,还在悄悄联系买家。这可是我和老丁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

    “是吗?他们家人的关系如何?”

    “这个家,除了老爷,其他的人看都不看我们,更别提和我们说话了,李家人压根就看不起我们这些下人。”

    “他们一家人亲吗?”

    “亲什么,如果不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谁会觉得他们是一家人。”

    “他们关系不亲?”

    “何止不亲,简直是像有仇。”

    “正常嘛!都是家产继承人,应该说是争夺人,谁可能和谁关系好。”周大胆插嘴说道。

    杨正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王老五问道“王师傅,李家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情,所以家人之间关系不好。”

    王老五挠了挠头,似是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倒没有,我差不多是老爷来留乡县安家时,就去李家当了下人,过了好几年,老爷的这些亲属才跟着来留乡县生活。我记得他们从一来开始,都不和我们打招呼。在我影响中,在留乡县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也可能是李家人本来感情就淡薄。”周大胆说道。

    杨正点了点头。“王师傅,你们见没见过一个叫‘李继峰’的青年男子出现在李家?”

    “见过几次。你想问李继锋是不是老爷的私生子?”

    杨正笑着回答道:“是的!”

    “我看不像。”王大婶说道。

    “不好说!”王老五摇了摇头。“我看每次他一来,李老爷很高兴,但不像是亲人见亲人的那种高兴。哎!不过主人家的事,我们也不好的总是在背后议论。”

    “你们知道李继峰是来干什么的吗?”

    “不知道,一般在我们放假之前的两、三天,他才会来,等我们回去复工,他已经走了。”

    “你们就没有和李继峰说过话吗?”

    “没有,从来没有,他一来,就被李老爷直接安排去了一座独立的院子,不需要我们这些下人去伺候。”

    “王师傅,李家没有护院吗?”

    “没有,老爷说,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必要浪费钱。”

    “这起意外中烧死的管家和下人,都在李家多久了?”

    “老管家是跟着老爷一起来留乡县的,他倒是从来不离开李家,也就没有什么放假之说。至于李辉来了将近2年,他这次是因为生病,才留在李家休息,想不到!”

    “他们在留乡县没有家?”

    “是的,老管家无妻也无子女,就一个人,所以从不离开李家。至于李辉才来留乡县差不多2年,在这儿也是没有亲人,平时放假都是到处逛逛,之前好像也没有见过他有亲人来留乡县看他。”

    “你们其他的人在留乡县都有家?”

    “差不多,在李家干了这么多年,我们基本都可以在这里安家了,况且我们大多数本来就是这里的人。”

    原本设想的问题,答案在此时一一被揭晓,可疑惑却依旧没有被解开,此刻的杨正更是一头雾水。

    从王老五家出来后,他们又连续去了李家其他下人的家里。连续忙了4天,可依旧没有得到杨正想要的答案。

    唯一有些许价值的是李家另一个下人,曾经亲眼见到,之前猜测或许是私生子的李继锋居然在年纪老迈的李誉面前斥责他。或许李继锋的确不是什么私生子,那他到底是谁?究竟和这起意外有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