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45章:叮嘱

第45章:叮嘱

    站在船头上,朱瞻墡看着前方的大海,若有所思。

    大明是禁海的,任何私人的船只都是禁止下海的,这是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

    后世有很多人针对这件事情去批判朱元璋,甚至一度将朱元璋和清朝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联系了起来。

    对于这个禁海政策,朱瞻墡表示理解,但并不认同。

    之所以理解,是因为朱瞻墡知道这个禁海政策制定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那时候的大明正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稳定的时候。

    那时候大明初定,经历了改朝换代的一战之后百废待兴,北方还有草原的威胁。

    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会以北方为优先防范的对象,但是这不代表大明就没有别的威胁了。

    在张士诚和方国珍倒台之后,他们麾下的人大多跑到了海上。

    禁海,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海上流寇给大明造成的伤害,二是能杜绝出现有商人趁着出海行商的机会给这些余孽运送物资。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抑制商业的发展。

    自宋朝之后,中原的商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开拓了海商这条路。

    大明一直都是重农抑商的,而且因为朱元璋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因此更加看不起,甚至是仇视商人。

    第三个原因则是为了降低损失。

    在大明初期,海疆并不安定,上有倭寇侵扰,下有海盗劫掠,禁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两种势力造成削弱。

    但是!

    之前就说了,从禁海政策制定的时间点和局势出发,朱瞻墡对禁海政策表示理解,但并不认同。

    在朱瞻墡看来,一切的问题都是要解决的,而不是逃避。

    这就好比大禹治水一样,他父亲鲧的治水方法是堵,但成效并不明显,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

    而大禹则是用疏这个办法,最终彻底治理了水患。

    无论是商人、倭寇还是海盗,对于大明来说就是洪水,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禁海政策并不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而是逃避问题。

    但是,逃避不会让问题就此消失。

    所以,朱瞻墡觉得自己的爷爷朱棣做的就很好,郑和下西洋清理了很多的海盗,这就是疏。

    ……

    想到这里,朱瞻墡突然笑了,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管是堵还是疏,这都不是他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他并不是做决定的人,他也做不了决定。

    “皇孙殿下。”

    似乎是看出来朱瞻墡已经回过神来了,在后面站了许久的郑和这才走上前来。

    “嗯?郑指挥使?”朱瞻墡转头,看向郑和的目光有些意外。

    “前方就是雷州府了,我们会在今天中午左右抵达那里。”郑和朝着船队前进的方向指了指。

    “嗯。”朱瞻墡微微点头。

    “那接下来就得交给郑指挥使了。”

    “不过郑指挥使者已经是第七次下西洋了,经验之丰富可以说大明无人能及,最起码我是相信的。”

    “殿下谬赞了。”郑和闻言微微低头。

    “虽是第七次了,但对于这次,下官依旧是没什么信心。”

    “这次冒昧打扰殿下,也是希望殿下能和下官再交代一下在面对各国时候的细节,避免因为下官个人的失误导致西洋诸国认为我大明是贪财之国。”

    “放心吧。”朱瞻墡闻言笑了起来,这样没信心的郑和还真是挺少见的。

    “我之前就说过了,虽然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交换实际上就是经商,但有些话只要你不说出来,那就不是真的。”

    “况且,这种事情也并非是我大明自己得益,先不说郑指挥使你下过六次西洋,就说在京城时你应该也没少见到西洋诸国的使臣大量购买茶叶、丝绸等东西吧?”

    “嗯。”郑和闻言点头。

    “的确,西洋诸国的使臣都很喜欢这些,甚至有好几次返程的时候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载重过大,以至于陛下后来不得不亲自下令,规定每个使臣可以携带的行李重量。”

    “那不就得了?”朱瞻墡闻言双手一摊,一副就是这样的模样。

    “郑指挥使你的担心是害怕给大明抹黑,但全然忘了这其实就是一件互惠互利,对谁都好的好事儿。”

    -----------------

    未时一刻。

    船队抵达雷州府的时间比郑和预计的要晚了一些,但不是很多,整体来说还是在预计范围之内的。

    在雷州府的这次停靠其实并不在计划之内,单纯是因为朱瞻墡会随着此次船队出行,所以才临时决定在雷州府停靠,所以船队并不会久留,放下朱瞻墡后简单补给一下就会再次出发。

    趁着补给的空挡,站在码头上的朱瞻墡将朱磷、朱缁和王景弘都叫了过来。

    “对于郑指挥使,我是放心的,而且其实郑指挥使最终做到什么程度跟我都没什么关系。”

    看着面前的三人,朱瞻墡严肃地说道。

    “你们所率领的船队对于我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王景弘。”

    “下官在。”听到朱瞻墡点到自己,王景弘赶忙躬身应道。

    “在这支船队中,你是掌舵人,但你要清楚一点,那就是你的职责只是掌舵,是在航海上给朱磷和朱缁建议,而不是事事都由你做决定。”

    “至于航行路线和沿途停靠补给的地点,我在海图上做了标记,而海图我交给了朱磷和朱缁,等到船队和朝廷的船队分开的时候,他们二人自会将海图给你看的。”

    “当然了,我没有下过西洋,对于航海更是一窍不通,我可以保证海图是正确的,但是停靠地点则是要见机行事,在这方面我会给到你足够的权力,哪怕是朱磷和朱缁都不会反对你。”

    “但是,有一点。”

    说到这里,朱瞻墡的语气变了,让王景弘心里发紧。

    “海图一事,你不能告诉任何人,哪怕只是一点点。”

    “相信我,如果你将海图泄露了出去,哪怕是皇爷爷也会听从我的建议。”

    “下官定当谨记于心!”王景弘心中一凛,赶忙躬身应道。

    ……

    朱瞻墡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王景弘也知道其中的意思。

    所谓的建议……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