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44章:云南的难题

第44章:云南的难题

    听老爷子这么说,朱瞻墡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的确,就算知道是坑,草原也会跳进来的。

    互市,最开始是各取所需,通过互市,中原能够得到战马和牛羊等牲畜,在封建时代,畜牧业一直是中原的短板,尤其是战马方面。

    而草原则能够通过互市得到粮食和茶叶。

    在这个时代,草原的主要食物是畜牧业的副产品,要么是肉食要么是奶食,这两类食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长期进食这样的食物,肠道功能肯定会出问题,所以草原人将巴豆作为日常用品来使用,经常便秘的他们经常会用到巴豆。

    而粮食中纤维和茶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这就是草原在互市中所需要的东西。

    互市本是一种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弥补劣势的商业行为。

    但是,随着大明的势力日渐强大,河套被大明夺走,大明有了牧场,战马虽然还是缺,但早已经不是那种被草原和西域死死卡主脖子的时候了。

    如今,鞑靼已灭,兀良哈三卫名存实亡,仅存的朵颜卫也已经断了和瓦剌的联系,显然已经成了大明的犬牙。

    此消彼长,瓦剌是那个消,而大明是那个长。

    所以瓦剌急需找到一个大明需要他们,且基本上能够做到无可替代的东西。

    羊毛就是这个东西。

    大明有了河套,但不可能用来大肆放牧绵羊,而鞑靼旧地和兀良哈三卫大明暂时还不能完全掌控,所以羊毛一事,最好还是像朱棣所说的那样放出去。

    想到这里,朱瞻墡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亏自己此前还苦口婆心地想要做老爷子的工作,感情他老人家早就看清楚了所有的走向。

    现在回头想想,之前看似是自己在忽悠老爷子,但实际上是老爷子利用自己的手来达成控制瓦剌的目的啊!

    之前的装模作样不过都是试探,试探自己所说的羊毛一事到底是真还是假的!

    ……

    “想什么呢!?”见孙子翻了个白眼,朱棣当即便知道这个孙子是想通前因后果了,因此当即一个脑瓜瓢呼了过去。

    “过来!陪爷爷用晚膳!”

    “哦……”朱瞻墡撇了撇嘴,不情不愿地走了过去。

    糟老头子坏得很!

    -----------------

    随着乾清宫的那出戏演完之后,朱瞻墡算是真正的安分了一段时间。

    其实别看永乐年间大明做到了万国来朝,但其实这个万国来朝的水分还是有的。

    首先是西洋诸国。

    对于西洋国家来说,成为大明的从属国是一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儿。

    每年船接船送不说,最重要的是他们每次都能换回来价值高于贡礼的赏赐,而那些贡礼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些土特产,而大明的赏赐是按照那些东西在大明的价格给的。

    这就好比广西的水果很便宜,但你却用它换到了真金白银。

    除了西洋诸国,倭国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永乐年间,倭国年年给大明朝贡,但起因不是他们对大明有多尊敬,也不是他们自认为是大明的从属国,而是因为有利可图。

    这么说吧,就因为朝贡这事儿,倭国的那些望族每年都得闹一闹,甚至是打上一架,就为了得到朝贡的名额。

    对于他们来说,朝贡不是朝贡,只是一场商业交易罢了。

    还有瓦剌……算了,瓦剌就不说了,里面的弯弯绕绕谁不知道?

    因此,随着春节结束,各国使臣也都踏上了归途,而被宝船队接到大明的西洋诸国的使臣也开始准备前往太仓刘家港,做回家的准备。

    这,才是朱瞻墡得以安生的真正原因。

    不过,年过完了,代表着朱瞻墡也要开始忙起来了。

    ……

    慈庆宫。

    “娘,您别收拾了。”看着忙得停不下来的母亲,朱瞻墡感到脑仁儿疼。

    “虽然我很长时间回不了家,但不代表我就缺东西了,再怎么说儿子名下还是有不少产业的,总不至于没钱吧?”

    “这不一样。”太子妃张氏顿了一下,但在回过神过还是继续着手中的动作。

    “你的是你的,娘给的是娘给的。”

    “虽然你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了,但这次和以往都不一样。”

    “以前你经商,娘知道你跑不远。”

    “之前你去草原送补给,娘知道你爷爷和你大哥都会护着你,最起码不会让你受伤。”

    “但是此去云南,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不说,云南的沐家还和你的二叔三叔都有关系,娘担心他们为难你。”

    “哎哟,娘您想什么呢?”朱瞻墡无语地拍了拍脑袋,走过去按住了自己母亲的手。

    “云南沐家对我大明的忠诚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话您可不能再说了啊,这要是被有心人听到那可是要有麻烦的。”

    “娘知道了……”张氏轻叹一声,但很快就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儿子大了,知道关心母亲了。

    ……

    看着母亲笑了,朱瞻墡也笑了,但实际上他却并不轻松。

    他此行要和郑和的宝船队一同出发,但他不是要去下西洋,而是如同自己母亲说的那样在中途下船,去云南。

    两个原因,第一个很简单,就是云南现在已经……不能说已经是,只能说老爷子同意了,但距离名正言顺的成为朱瞻墡的封地还有一段时间。

    既然是自己的地方,朱瞻墡自然要提前去做做准备。

    至于第二个原因则很官方了。

    之前,老爷子将茶马互市的凭证金牌信符交给了朱瞻墡,让他负责茶马互市一事。

    云南是大明的主要产茶区之一,因为朱瞻墡本身就要去云南,再加上茶马互市一事,朱棣就将其合二为一并在一起了。

    不过,这也代表着朱瞻墡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首先他得处理程海湖的事情,以前程海湖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等以后羊毛产业形成规模的话肯定是不够的。

    其次他得处理茶叶的问题,然后还得亲自带队前往关西七卫和朵干都司以及乌思藏都司,这三个地方是大明茶马互市的主要地方。

    最后……

    虽然朱瞻墡没说,但他对沐家的态度……

    怎么说呢,正如自己的母亲所说,云南曾经是自己二叔的封地,而沐家和自己的三叔又是姻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