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天青色 » 五、我家的宅斗有点无趣

五、我家的宅斗有点无趣

    我母亲素来不是个太好相与的人,特别是父亲纳妾之后三姨娘简直就成了她的心结,再加上三姨娘凭着父亲的宠爱,总想出风头。于是这宅斗基本就在母亲与三姨娘之间。平素她们之间明争暗斗,几乎是忽略了二姨娘的存在。

    只是最近出了一件事,平素默默无闻的二姨娘拿了这家里的财政大权。这是祖父给的权利,把家里日常收支的帐务交由了二姨娘,特别叮嘱让她不要怕大胆管,管好了不会被亏待,管不好日子会更难过,一再强调的是要杜绝浪费。

    于是家里的蔬菜便都是买刘大娘种的,说起这个不得不服刘大娘,咱们憩园与她自己的院子里能种蔬菜的地方全让她种上了,连花坛周边一圈不是韭菜就是小葱,墙边能爬藤的地方都有藤蔓,说实在的,她这样种菜与院子的景致并不违和,而且季节变化中各有味道,这是院子的味道,也是餐桌上的味道。

    另外,三姨娘似乎是刘大娘的嫡传弟子一般,她院子里几个冬瓜可真是大。

    我最不喜的是三姨娘的院子,她院子门口那株凌霄花都让院墙裂了缝,椹弟弟都说有花妖,我也这么觉得。

    母亲喜欢吃时蔬与山珍,三姨娘喜欢吃好看的,至少在我们小孩子眼里,三姨娘吃的菜一定要做得好看。

    我记得有一次三姨娘菜是一朵朵的花,我说好看,二弟榆说是菜芯。我说:“这里这么多菜芯,那菜叶与菜梗都去哪里了?”

    三姨娘挟起用菜芯做成的玉色花儿放进嘴里,然后抿着嘴说:“二姐她不讲究。”

    边上的二弟榆还不懂三姨娘瞧不起他们母子,而从那一刻开始我开始不喜欢三姨娘,觉得二姨娘可怜。

    于是,我手上有好吃的,遇到二姨娘与弟弟妹妹们会主动给他们,三姨娘问我要我就说是留给祖父的,不能给她。

    也或许是我将这事告诉了祖父,祖父又不好出面,就想让二姨娘管这宅院的帐的吧。

    现在,每个院子去大厨房拿的菜都一样,不能随意了,各院也有小灶,可是都得各院自己掏钱。

    这样一来,母亲院里除了偶尔会去一品楼叫几个菜,小灶也只是偶尔开伙,平常都在大厨房拿菜吃,倒是影响不大。三姨娘院子里的小灶就热闹了起来,为了能吃好,还特地请了一个做菜做得好的妇人进来,因为大厨房的菜难得有她看得上眼的。

    其实三姨娘家家境也并非特别好,至少远不及我家,而且她又是从当年一起从沂州过来的,就算是家境好了,这路远迢迢的也没法仰仗家里,只是仗着我父亲的宠爱毛病越来越多罢了。可是现在小厨房要自己开销,自然要花掉她不少钱。

    这样过不了多久,这一日,三姨娘找到二姨娘,要求把伙食的费用每月单独给她,因为她都是吃自己小灶的菜。二姨娘就说以前三天大厨房开支为标准平分到各院后按月算钱给她。可三姨娘说,她一直没有上大厨房开支,所以平分的话不应算四个院子,而只能算三个院子。这时恰好母亲闻讯过来,冷冷地说:“大厨房备菜的时候你没说不用备你的,所以之前是也是算了你的,而且你也会在大厨房挑着拿些吧?怎么就不算了呢?还有算起来憩园过来吃得少,而且从来都不过来拿,是不是也可以算钱过去了?对了,过节与初一、十五的钱是不是也要细算进去?我说二妹妹就是太照顾你了,都没按人头算,就你院子里人少,咱们院子里可都是有孩子要养的。”

    最后一句话戳到了三姨娘的痛处,这会儿二妹妹梓还在她肚子里没现形,也没人知道她怀了孩子。

    三姨娘涨红了脸,又气又愤,最后终于说:“妾身肚子里已经有了。”

    平素看似木讷的二姨娘这次却轻笑着说了一声:“那恭喜妹妹了!”

    那一句“那恭喜妹妹了”与我母亲是异口同声的,只是我的母亲语带着讥诮。

    又气又羞的三姨娘帐也不算了,哭着往自己院子里跑去。

    母亲则在背后又补了一句给她:“有孕在身,走路小心点!”

    然后又淡淡地说:“没个规矩,这里谁不比她大?退下了也不告个安,不知道是谁惯的。”

    说完也转身离开,二姨娘在后面俯身相送。

    我们家的规矩是平日里可以在各院子自己做吃饭,但凡过节、初一、十五,都是要早起礼佛,晚上祭祖后全家聚餐的。

    一般家庭要求食不言寑不语,祖父没有这个要求,说平素大家各忙各的,一家人吃饭时多说几句也无妨。

    这日祭完祖,坐下吃饭,刚喝了一杯酒,父亲便兴奋地对祖父道:“爹,咱家有喜事了。”

    祖父浅笑着道:“说来听听。”

    父亲看着三姨娘道:“嫣儿(三姨娘叫沈嫣)有了。”

    祖父继续保持他的浅笑:“这确实是个喜事,你是大夫,明儿先开几付安胎的药回来。”

    父亲看着略带羞怯的三姨娘道:“已经吃上了。”

    这时,二弟榆插嘴道:“三姨娘病了吗?我闻到三姨娘院子里有苦苦药味呢。”

    母亲笑看着榆道:“三姨娘没病,是有宝宝了,榆儿马上又要多一个妹妹了。”

    父亲瞪了一眼母亲立马纠正道:“是弟弟。”

    榆忽闪着大眼睛看看母亲,又看看父亲道:“我还是喜欢妹妹,椹弟弟抢我吃的,桐妹妹不会。”

    父亲生气地对榆道:“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什么嘴。”

    祖父不满地看了一眼父亲道:“童言无忌,你这做父亲这像什么样子?”

    父亲嗫嚅着道:“是是是,我我我……”

    祖父恨其不争地看了父亲一眼:“行了,只要平安都好,我孙子孙女都有了,所以你们生男生女都一样。”

    父亲赶紧拍马道:“父亲开明,只是最近家里多了一只小狗到处跑,能不能拿根绳子拴起来,这狗看到嫣儿就叫。”

    三弟椹奶声奶气地道:“阿布不叫。”

    二弟榆也补腔道:“阿布都不叫的,就见三姨娘叫。”

    看着这一对拆台的儿子,父亲是气不打一出来。

    祖父看得明白,就道:“养胎的好好养胎,少走动,我会让人把憩园的门关起来,尽量让小狗留在憩园,不往别的院子跑。另外,你也别总往怡筑(三姨娘住的院子)跑,影响三姨娘养胎。”

    说完,祖父将杯中酒喝完,对我道:“栎儿,吃饱了跟我回去。”

    我没吃饱,但我看出祖父不高兴,就乖乖地站起来,反正祖父是不会把我饿着的,一会儿如果不是让刘大娘做饼子,肯定会给我吃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