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如果我可以如果 » 第四十四章 解元

第四十四章 解元

    享受了一会儿现代的生活,林如山就坐着闲不住了,决定玩一把大的,找个有意思的任务。

    打开了电脑,搜索大家的遗憾,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清朝与世隔绝,国力从原本的遥遥领先,到后来的谁来都可以来分一杯羹的悲剧,林如山在读书的时候就非常气愤,仅仅因为这个制度,后面不知道挨了多少年的毒打。

    看到这,林如山瞬间感觉已经热血沸腾,自言自语站了起来,大喊了一句全体起立。

    “系统,我发现了大家的遗憾”林如山激动的说道。

    “宿主是否要开启任务,任务为劝说乾隆取消闭关锁国,任务完成后可获得遗憾碎片*1”系统传来了声音。

    “开启!”

    .......................

    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作响,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不平凡的大事。林如山在家里正等着穿越,突然一道闪电掠过,将他整个人吞噬。

    当林如山再次睁开眼睛,他惊愕地发现自己不再是在家里,而是躺在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茅草屋中。

    “怎么系统给我来了个地狱开局,开局一个茅草屋,连见到乾隆都是噩梦难度,还要劝说乾隆简直痴人说梦”林如山在心中疯狂吐槽。

    环顾四周,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破败的木头家具、纸糊的窗户甚至带洞、还有那挂在墙上的清朝衣服。他挣扎着坐起身,头脑一片混乱,直到一个温柔的声音打断了林如山的思绪。

    “峰儿,你总算醒了,昨晚的风雨太大,你在外面昏倒了,幸好被村里的猎人发现,把你送了回来。”一位中年妇女走进屋内,眼中满是关切。

    林如山瞬间愣住了,这回玩大了穿到一个穷苦人家里面了,眼前的这位妇人穿着布衣,说话的语调也与现代人差距不大。

    林如山试图理清头绪,脑袋回想发现自己的记忆与这个身体的主人林峰,一个清朝乾隆年间的苦命穷书生,融合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如山慢慢适应了这个穷书生身份,他开始学习在清朝工作生活,学会用毛笔写字,学会吟诗作对。

    林如山想起自己拥有跨几个时代的超前知识,拥有绝对的上帝视角,这让他看到了改变林峰命运的可能,只有改变命运才有可能接触到乾隆。

    在村里的私塾,林如山用博学多才和独特的见解,很快就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

    林峰的名声渐渐在村里传开,甚至吸引了附近城镇的学子远道而来交流。林如山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知道要想真正改变这个历史,就必须成为大官,直接影响到乾隆的决策。

    于是,林如山开始了比高考难一千倍的科举之路,他白天劳作维持家里生计,夜晚则挑灯夜读,钻研四书五经。

    在这条孤独的求学路上,林如山也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偶遇到一位隐居于此村的老秀才,被林如山的执着与聪慧所打动,决定传授他深奥的学问与应试的秘笈。

    老秀才的侃侃而谈,如同春雨般细腻,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让林如山的学识日益丰盈,思想越发深邃。

    岁月飞快流转,转眼已过三载春秋,林如山此时已经脱胎换骨,他的文章,字字珠玑,句句铿锵,看到的都只能用二字形容,牛X;他的诗篇,颇有意境,情感丰富且有层次。

    林如山的名声,也如同春风拂过原野,悄然传遍了四邻八乡。人们都说,他是那颗即将升起的文曲星,注定要照亮这个清朝的夜空。

    然而,命运总是爱和人开玩笑,在乡试的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整个村落,家园顷刻化为了乌有,村民的生命岌岌可危。

    不过在灾难度面前,林如山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独自挺身而出,带领村民们筑堤抗洪,用着在明朝学的医术救死扶伤。

    在这抗洪都没时间休息的日子里,他依然不忘手中的书卷,那份对完成任务的渴望,对系统的憧憬,支撑着他走过每一个艰难的夜晚。

    终于来到了乡试的日子,林如山穿着朴素的衣裳,背着沉甸甸的书箱,踏入了那庄严的考场。

    在这里,林如山将用毛笔尖上的智慧,去征服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难题。几天几夜,他沉浸在答题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饥饿,仿佛如有神助,直到最后一笔落下,林如山才缓缓抬起头,慢慢望向窗外,那是一片澄澈的天空,预示着未来可期。

    当乡试的榜单张贴出来的日子来临,村里锣鼓声震天响,鞭炮声此起彼伏,林峰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悬挂在那张红色的榜单最顶端。

    林峰,以解元的身份,站在了众人瞩目的山峰上,这一刻,林如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赢得了百姓们的称赞以及会试的入场券,林如山的科举征程才刚刚开始,正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大画卷,正在慢慢的展开。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树木丛生春意盎然,京城的街道两旁,长出了许多嫩芽,点缀着这座古城的繁华。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又到了动物的XX季节。三年一次的会试如期而至,吸引了无数怀揣大官梦的学者前来应试,他们中有一位用有上帝视角的佼佼者,便是来自乡下的解元林如山,当然目前他的名字叫林峰。

    自从在乡试中一骑绝尘,林峰的名声便如春风中的柳絮,小风一吹飘散至四面八方乃至五湖四海。他所做的文章甚至被民间广为传颂,诗篇更是被誉为“一字万金”。

    不过,林如山并不会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刻苦钻八股文,以求在会试中能够再创佳绩。

    转眼间,到了会试之日,贡院门前人山人海,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乡里都是顶端的存在。

    此刻各路英才汇聚一堂,空气中散布着满满的火药味,每一个人都坚信自己能拔得头筹,林如山则是悠闲的在人群中哼着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