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水未逆 » 第二十九章 瘟毒

第二十九章 瘟毒

    不紧不慢的走了十来天,一众人已经来到了吐蕃与大理的边界。

    段正严指着前方的一座雄关说道:“前面便是察瓦绒,乃是吐蕃进入我大理的最后一道关口,出了察瓦绒便算是进入大理了。”

    几人进入察瓦绒,果然好一座雄关,关卡据道路正中而筑,依山势而建,东西长约六七丈,墙高三四丈,占地一二亩,配合着雄壮的山脉,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内吐蕃多弥部的士卒四处巡逻,人数不多,却个个矫健,看到这样的情景,才明白为何吐蕃内部再乱,却也很难被他国攻入。

    在这不大的关卡内,竟然酒肆、集市、驿站、旅店一应俱全。

    段正严去办理出关事宜,其余人等找了个茶舍歇息。

    茶舍内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宋人、大理人、吐蕃人、辽人、夏人等等比比皆是。

    几人要了一壶茶水,一碟咸菜,几笼馒头,坐在那打量着四周。

    “三师弟,你以前可曾到过大理。”老棍儿问道。

    “不曾到过,我在西北当了二十多年兵,西夏、大辽都曾到过,但这西南地区却是第一次来。”鲁通摇头道。

    几人正说着闲话,忽被几个大理商人的交谈声吸引。

    商人甲:“这次也是不凑巧,急着前去西夏交货,不然我定要见一见那大宋国来的神医,这陈年旧疾困扰我多年了。”

    商人乙:“神医?他在何处,我倒是还有许多时间正好可以拜访拜访。”

    商人丙:“前些天我倒是在腾冲府见过他一面,但又有什么用,听说那神医性格古怪,哪是那么容易就能请他出手医治的,而且就算他愿意出手,你又能拿出多少钱来请他,要知道他可是神医啊。”

    商人乙:“也是,哎,也不知这神医为何不好好地在大宋呆着,跋山涉水来大理作甚?”

    商人丙:“我倒是听到那么一点儿消息,好像那神医是来土崩山找五神窟麻烦的。”

    商人甲:“五神窟!他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敢去惹五神窟的妖人。”

    商人丙:“小声点,你不怕被别人听去。”

    商人甲:“怕什么,这可是在吐蕃,难道这还会有五神窟的人吗。”他嘴巴上不怕,却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

    后面的话几名商人声音很小,倒是听不清了。

    毛羽咬了一口馒头说道:“他们说的是什么神医,我们去找寻一下,看看是否可以请他医治义父的内伤。”

    “哈哈哈,傻小子,这天下间哪有那么多神医,大多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罢了。”鲁通哈哈笑道。

    张庆之想了想问道:“好像义父以前提起过五神窟,那到底是个什么门派啊,怎么被人叫作五神窟妖人呢。”

    鲁通低声道:“这五神窟乃是大理数一数二的门派,江湖上有着赫赫威名,但他们那些威名都很是让人不齿。”

    老棍儿接着道:“正是,五神窟的首领高雾,虽然号称‘瘟主’,并位列五圣十三杰,但却性格乖张阴毒,睚眦必报,其门下弟子也都是些好勇斗狠之辈,经常四下惹是生非,而且五神窟擅用毒蛊降术,与他们发生冲突的人,经常被毒得面目全非,十分可怖,他们行事让人不寒而栗,所以江湖中人都称他们作妖人。”

    “这么骇人?”毛羽咋舌。

    鲁通说道:“三年前,我在六扇门中任职之时,就亲眼见到过他们出手伤人,那五神窟弟子用一只血红色的蜈蚣毒杀了整个镖局的人,二十多口人无一人幸免,死后才三个时辰就全部变得如烂泥一般不成人形,你说骇人不骇人。”

    毛羽听得连馒头都吃不下了,吐了吐舌头不再言语。

    “这‘五圣十三杰’到底是什么人,以前义父便说起过。”张庆之好奇地问道。

    “江湖上有‘二奇之下四绝顶,五圣相伴十三杰’的一种说法,说的是武艺卓绝,名扬天下,出类拔萃的二十四人。”鲁通答道。

    毛羽问道:“两位师伯这么厉害,想必也位列这二十四人中吧。”

    “呵呵呵,说笑了,我们这低劣的手段哪能说得上什么厉害。”老棍儿道。

    “除了那五神窟的高雾外,还有什么人在那二十四人中啊。”毛羽又问。

    老棍儿道:“除了瘟主高雾位列五圣外,我还知晓一人,那便是大理国保定帝固尘师弟,固尘师弟原是大理国皇帝,俗家名字段正明,他的段家绝学已臻化境,一手无量剑法威震四海,连少林方丈都对他推崇备至,江湖人称‘无量剑神’,位列十三杰之一,前些年他传位予玉儿的父亲段正淳,现在崇圣寺出家,法号固尘。”

    鲁通接着道:“还有一人位列五圣之一,那便是六扇门总捕头陈广,他枪法出众,天下一绝,再加上为人义薄云天,忠勇无双,故江湖人称枪圣。”

    “还有谁?”毛羽听得入了神。

    “其他的人,虽知名号,但不识其人,不好评价,若是有缘,你们日后自会遇到。”老棍儿道。

    几人又说了些江湖上的趣事,就见段正严来了。

    “通关文牒已经办理好,我们可以出关回大理了。”段正严拿了个馒头咬了一口说道。

    老球儿倒了一杯水递给段正严,“慢些吃,要离开也不急于一时。”

    “我们还是趁着天色尚早,赶快上路,天黑前估计能赶到罗裒间,在城里留宿能安全些。”段正严边大口啃着馒头边说道。

    “为何?”老棍儿奇道。

    段正严道:“刚刚我打听到一些消息,这段时间也不知那五神窟的人发了什么疯,无缘无故四处下蛊下毒,但却不将人杀死,弄得人心惶惶,听说我父皇已经派出无为寺和崇圣寺许多高手外出调查这事了。”

    “哦?还有这等事情!”老球儿道。

    几人匆匆吃了东西,随后牵马驾车离开察瓦绒返回大理。

    快马加鞭,一行人很是忌惮五神窟,不敢耽搁片刻,朝着大理边境重镇罗裒间赶去。

    夕阳西下,在天黑之际,一行人勉强到达罗裒间。

    这罗裒间是吐蕃进入大理第一站,由大理虎威将军杨天阳带兵镇守。

    骑在马上,段正严指着不远处罗裒间的城门,对老球儿说道:“那是杨将军吗,怎么这个时候守在城门,也不知有什么紧急之事。”

    老球儿皱着眉头道:“事情果真有些不对,玉儿,你可曾看到那城墙脚下。”

    段正严看了看城墙脚下,脸色凝重了起来。

    来到城门,众人这才看清,那墙角下一排排,一列列竟躺着数百人,躺倒之人呻吟着、哀嚎着乱成一片,一队队大理士卒用布捂着口鼻,四下巡逻,防止骚乱。

    段正严来到守城军士身边,问道:“杨将军,罗裒间发生何事,为何这般景象?”

    杨天阳看到段正严愣了一下,随后欣喜道:“世子,你终于回来了,陛下让我在这里迎你,我已经等了好多天了。”

    “迎我!为何?我不是已经向父皇说清楚状况了吗。”

    “世子殿下,你有所不知,这段时间大理境内不太安全,陛下担心你们的安危,才让我来迎你们。”

    “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快快说来。”段正严急道。

    杨天阳说道:“大约一月前,我大理国内各处,出现一些感染瘟毒之人,由于不太严重,各地官员就不太重视,可是过了五六天后这瘟毒却传染开来,轻者咳嗽发热,重者皮肤溃烂,死者不多,但却十分骇人,陛下征招大量郎中医者巫人,前往各地医治,效果却不甚明显,直到十来天前,从大宋国来了一伙人,他们四处熬汤炼药,散予百姓,才将瘟毒控制住。”

    杨天阳指着墙角躺着的人说道:“虽然大多数百姓的瘟毒被治好,可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症状较重,难以医治,其中大部分是各大族子弟和一些江湖门派的弟子。”

    “那为何不将他们安置在城内,就这样任由他们睡在城外。”老球儿出声道。

    杨天阳拱了拱手说道:“长老,不是我不让他们进城,而是那大宋来的神医交待过,不可让中了瘟毒的人与健康之人混居一起,那样有可能让健康之人患病。”

    “那神医身在何处?”老球儿问道。

    “三天前已经离开罗裒间,现在不知在何处。”

    老球儿走近躺在地上的人群细细观察,发现有的人面色乌黑,呼吸不畅,有的人面色墨绿,身上起了很多水泡,有的人面色潮红,不停咳着嗽。

    他蹲下身,抓起一人的手腕把起脉来。

    “脉象急如豆落,散如花瓣,正是中毒之象。”老球儿又问道:“可有查清这瘟毒的来历。”

    杨天阳想了想小声说道:“无为寺与崇圣寺的各位护法,还有皇家熊虎卫都四处调查,倒是找到些线索,这事似乎牵扯了五神窟,还有西夏一品堂,只是没有真凭实据,无法指证。”

    段正严道:“一品堂!看来李乾顺是急着对我们出手了。”

    老棍儿道:“事不宜迟,我们也不要入城了,赶快返回羊苴咩城(大理皇城),和陛下商量对策。”

    “也好,那我派一队人马护送你们回去。”杨天阳赞同道。

    众人一致同意,纷纷调转马头。

    鲁通突然问杨天阳道:“杨将军,不知那大宋来的神医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