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凌驾万古 » 第四十二章 杨绝姜锦

第四十二章 杨绝姜锦

    与此同时,云天派遣飞熊军与血鹰骑借由杨绝谋逆一事,正在全力清除天子九城残余的姜国势力。

    当剪除姜国余孽的军报,呈放在云天的书案之上时,云天并没有看军报,而是抬头看向了独自站在窗前的君惜若。

    “惜若,你说杨绝,也就是姜锦,到底是如何化身两人的?”

    “嗯?”

    君惜若回头似笑非笑地道:“之前你不是都猜到了吗?”

    “我也只是模糊猜了个大概,剩下的具体细节就不清楚了……”

    “知道细节有那么重要吗?”

    君惜若回过头,继续看向窗外,似乎并不想多说什么。

    “你就告诉我吧,姜锦为了可以在云中隐藏身份,一定谋划很长时间。”

    “姜锦代替杨绝的这几年,杨绝的女儿分明看出了端倪,为什么不肯揭穿他?”

    云天十分好奇。

    “陪我出去走走吧……”

    君惜若说完这句话,当先走了出去。

    云天有些疑惑,快步追了上去。

    自从君惜若到了云都,云天总感觉他有些奇怪。

    十年北疆御敌,其间多次往返云都和北疆。

    按照惯例,司战回京参加朝议,军师虽然没作强制要求,但通常也要随行前往云都,一起参与重要朝议的。

    可是这么多年,君惜若或推托有事,或直接拒绝,竟没有一次到过云都。

    云天和一些将领也疑惑过,君惜若只是推说时机未到,云天他们也只好作罢,不再追问了。

    杨绝已然伏诛,真相大白,一切都已经结束了,难道你还要如此不可吗?

    君神策!

    君惜若步出武司大门,看向刑狱司的方向,深沉的目光中,隐含担忧。

    云天看着君惜若脸上的担心,刚想开口。

    君惜若回过头,又恢复云淡风轻,潇洒闲适的样子。

    强装轻松地说道:“你之前不是想问,姜锦是通过什么方式隐藏在云中的吗?”

    “他是怎么做到的?”

    君惜若回头的那一刹那,云天分明在他的眼中看到担心。

    但是,惜若既然不想说,云天也只好顺着他的话问道。

    “世上从来就没有天衣无缝的计谋,再缜密的计划,也只是谋划之人自己的看法。”

    “所谓的完美计策,不过是一颗完美剔透的水晶,看起来完美得无懈可击,但是放在阳光下,便能清晰地看出任何内部瑕疵。”

    君惜若捡起地上的一枚石子,轻轻抛起。

    “或许一个不起眼,表面看来,根本就是计划之外的细节,就能让整个计谋犹如龟裂的瓷器,轻轻一碰,就崩碎满地了。”

    “就像是平静无波的水面,一枚小石子,便可以皱起一池春水。”

    君惜若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展开后,纸张的一边纸茬细碎,粗糙不齐,看起来像是从什么书画上撕下来的残页。

    “姜锦的计划有一个称不上破绽的疑点,如果不是认定姜锦有嫌疑,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

    君惜若抖了抖残页,边走边说道。

    “什么疑点?”

    “疑点就是,他太顺了!起伏跌宕,有升有谪,在官场上都属正常。”

    “自古至今,就连神策那样的异类,也不敢说自己的仕途有多顺遂……”

    “咳咳……”

    云天低声咳了几声,无奈地看了君惜若一眼。

    君惜若接着说道:“可是姜锦化名的杨绝,官运亨通,有罪他无尤,论赏,他必在其间!”

    “铢积寸累下来,到最后,他竟坐上了云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司谏之位,统领一殿文臣!”

    “一个毫无背景的杨绝,本该被纷乱的朝臣派系碾压倾轧,沦为牺牲品。”

    “然而,他却是最后渔翁得利之人,这一点不得不令人感到惊讶。于是,我让军中谍报顺便探查了一下,意外地得到了这个……”

    “这是……”

    云天看着君惜若手上的残页,上面的字迹恣意流转,狂放不羁,犹如逃出牢笼的困兽一般!

    “所谓言为心声,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这是杨绝担任刺史时,府上一位仆役在杨绝醉酒后偷偷藏起来的。”

    “结果,三天之后,这名仆役被发现莫名其妙地死在自己的房间,全身上下没有一丝伤痕,因为九城巡检司找不到仆役被谋杀的证据,一时间沦为悬案。”

    “这页纸片便是与仆役相熟的刺史府管家,察觉仆役死因异常后,偷偷留下的。”

    “在得到这片残页之后,我陆续找了琅玕学宫数十位学士分析了这页纸片,还有杨绝担任司农后的所有私人书信。”

    “最后他们告诉我,纸片上的字迹与私人书信上的笔迹,虽然看起来一模一样,但却不是同一人写的!”

    “这么说,杨绝在担任司农之前与之后,果然不是同一个人?”云天吃惊地道。

    “不错。十位学士不光辨别出字迹不同,还得出一个结论——这两种字迹筋骨极其相似,几乎一模一样,但运笔有细微差别。如果不是精研书法的大家,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这二人不光字迹相似,他们之间还同出一源!”

    “同出一源?难道,这两个人是……”

    “有时候找寻真相就如同拼图一般,如何从纷乱错杂,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图案中,找出一丝有用的线索,继而拼凑出完整的拼图,这就需要一点大胆的想象力了。”

    君惜若放缓脚步,看着前方几个衣饰华贵,一眼就能看出家境殷实的孩童扎堆玩游戏。

    一个破衣烂袄的小乞儿,脸上脏兮兮的,正扒在街角,露出半个脑袋,一脸憧憬地看着正在游戏的几个孩童。

    小乞儿微黑的脸上,黑一道,灰一道的,但一双大眼睛却分外明亮。

    看着几个孩童玩游戏的欢快模样,眼神中带着羡慕,脚步却怯懦地踯躅不前。

    云天随着君惜若慢慢停下脚步,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

    君惜若收拾心情,继续说道,可是云天却发现君惜若的脸上,闪过一丝异色。

    “姜国宣帝,也就是姜无碍的父亲,曾在姜锦二十一岁担任太子侍读时说过,‘吾家诸子,若能亲睦如姜侍读这般,寡人虽死无憾矣。’这句话,曾经明确记载在宣帝起居注里面。”

    “但是随着姜无碍继位以后,关于姜宣帝的起居注之中,这句话却被删改成了‘若吾长子能与姜侍读多亲近,寡人之心,甚慰矣’。虽然删改了,但不巧的是,君氏族中留有原本。

    “更加不巧的是,我偏偏只要看过,就能过目不忘。”

    “所以,很显然,在天下人印象里是家中独子的姜锦,其实是有兄弟的!”

    “这么说,姜锦为了改换身份,隐藏在云中,亲手杀了自己的兄弟?”云天吃惊地道。

    君惜若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姜锦行刑的前一晚,我曾经去过天牢。我问过姜锦,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他说了什么?”云天问道。

    “想要将人藏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