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青山宗主 » 第十八章:洪武北伐

第十八章:洪武北伐

    应天城外,朱武看着城下元军那不战自溃的模样,却是不禁唏嘘道:“朝廷有贤却不能用,合该灭亡啊!”

    “王上所言极是,当今之世,若论英雄者,非王上莫属。”

    只见应天城墙之上,一老者模样的官员对其如此说道。

    “哈哈哈,允升何时也学会那拍马之言了?!”

    “此事还是怨我,因未全听汝之言,这才招了此等祸事。”

    只见这朱武却是对其如此说道。

    “王上严重了,为臣者只需建言献策便好,余下的,自有明君雄主圣裁。”

    只见这小老头朱升,却是对其如此不动声色的恭维了句。

    而朱武听此,却也亦是心知肚明,好听的话人人爱,就看其如何说了,没有接他的话茬,只听朱八如此说道:“走!随本王一道下去看看!”

    ……………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如白驹过隙而转瞬即逝。

    元至正二十七年,洪武十三年,武王朱武亲率水师舰队二十万与汉王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决战于鄱阳湖。

    早在几年之前,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而僭称帝号,在占据了江西与湖广之地之后野心膨胀,曾顺江而下攻打过朱武所据的应天府,便被朱武使计而败还丢了其都城江州,今又不甘心像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尽起大军不成功便要成仁。

    而武王朱武见此,也亦是决心将计就计于此地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麻烦。

    双方在鄱阳湖内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较量之后,起初,因汉王陈友谅方的战船高大且铁锁连阵,导致武王朱武一方的战船攻势艰难而伤亡甚重。

    不过,又因武王朱武一方的战船瘦小而机动灵活的缘故,朱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用火船使火烧连营之计而大败陈友谅。

    身立战船之上,看着不远处那一烧一大片的敌方战船,朱武却是不禁脱口而出道:“吾势成矣!”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纵观天下之势,元廷腐败黑暗而早已不堪一击,而南方群雄者唯虑陈友谅也,今王上杀败友谅,则北上鼎定之期而不远矣!”

    同立战船之上,那朱武的谋臣刘基,却是不禁如此提前恭贺说道。

    “哈哈哈,先生此言还为之过早,且等咱扫灭东南再谈吧!”

    只听这武王朱武,却是不禁如此谦虚而又意气风发的说道。

    而其心里想的却是:“为了当年之言,先生,咱这辈子,有生之年,定要到那北方看看………”

    而他心里所想的这先生,对于朱武而言却是有着那非比寻常的意义。

    ……………

    “十四年,九月,太祖破平江城,士诚乃俘至应天,自缢死。”

    “十五年,集王师五十万,号称百万,广告人曰:“驱逐鞑靼,复我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是年,太祖乃亲率大军自应天北上而两路攻取之。以徐开山为征虏大将军,常春宁、汤和为副将军,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以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取福州、广州。”

    ————————《武史·太祖本纪》

    北地,河北行省。

    “驾!驾!驾驾!!”

    “快跑啊!!”

    自武王朱武北伐行军以来,沿路城池不是望风而逃便是望风而降,偶有坚持抵抗者也都全被北伐大军的人海所淹没。

    朱武的北伐计策很简单,分为三个战略阶段,第一阶段先从江淮地区北上山东地区,再打下山东之地之后,第二阶段兵分两路,一路往河北而去直插元朝首都大都,一路转战河南再下潼关而自守。

    最终,在攻灭大都之后,主力再由大都南下攻灭山西、甘陕之地的元军,直至实现一统北方的终极目标。

    ……………

    此时此刻,元大都,皇宫之中。

    当今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只觉得如那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而又不知所措。

    突然,大殿之内一太监疾步走了进来,还未等他跪下说话,只见妥懽帖睦尔立时便就抓住了其双手,急切问道:“外面的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那太监被吓得一抖,连忙挣脱其双手跪地俯首贴耳道:“回皇上的话,那伪王朱武已经打下直沽,如今已兵临大都城下了。”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朕的援军呢?!!”

    “朝廷养士多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事到如今他们反倒是一个个忘恩负义而尽皆辜负于朕!!”

    只听这元朝当朝皇帝妥懽帖睦尔,如此疯狂咆哮道。

    “皇上且暂息雷霆之怒,奴才估计各地也已是自身难保而凶多吉少了!”

    只见这报信太监,如此浑身颤抖的带着哭腔道。

    “什么?!”

    “你这狗奴才可曾看清了那城外的敌军究竟有多少人?!!”

    只听这妥懽帖睦尔,又是如此急切的问道。

    “回皇上的话,奴才未曾细看,可城外逆贼大军旌旗遍地,士卒甲胄人皆齐备,人数更是接天连地,少说也有那数十万之众呐!!”

    “完了……”

    颓然坐在这皇宫大殿之内的宝座之上,妥懽帖睦尔发现他对于这天下形势的认知竟是如此的陌生。

    这一瞬间他想到了很多,这其中既有他早年间被权相伯颜把持的经历,也有那一丝后悔,悔不该杀那脱脱啊………

    但这其中想的最多的,还是他的荣华富贵,那至尊而又奢靡的享受。

    因为他不问朝政已久,对于那些王公大臣们的勾心斗角他早已厌倦,于是他便就一心沉迷于那下人进献于他的藏传秘术,那欢喜活佛的双修房中术。

    于是他动辄白日宣淫,于男女间赤裸相见,还令王公贵族进献贵女和令手下士卒去强虏那良家妇女于他,供他享乐。

    如今山穷水尽之时,他更加不舍的还是这些,不过转念一想,妥懽帖睦尔觉得还是小命要紧,于是他便又急切问道:“那城下大军可曾把大都围死?!”

    而那报信太监听闻,却是赶忙回道:“回皇上的话,除建德门外尽皆围死!”

    “该死!”妥懽帖睦尔的眼里闪过一丝狠厉与痛心,不过转瞬还是被其求生欲给覆盖了,只听他如此说道:“如今大势已去,大都已不是久留之地,不若北狩上都,你且秘密通知皇后和朕的几个儿子,其余人等务必保密不可惊动!”

    “你可明白?!!”

    似是被这话给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那妥懽帖睦尔的心腹太监才回过神来,以头抢地的高呼道:“奴才明白!!”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大都城外,北伐大军中军大帐之内。

    一身戎装的武王朱武正和征虏大将军徐开山商议着那下一步的打算。

    “哈哈哈!咱料那妥懽帖睦尔必夜开城门而逃。”

    只见这武王朱武,如此爽朗自信的说道。

    “王上所言极是,如此我等即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将得到一完整的大都城。”

    那徐开山也亦是笑着对其附和说道。

    “能少打一场大仗便少打一场好啊!”

    “本王一路行来,北地人口十室九空,尽皆荒芜人烟,万顷良田尽皆做了那蒙古诸王公们的牧场。”

    “蒙元行如此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之事,合该我等举义旗而除其国也!”

    “王上所言,臣也亦深有同感!”

    只见这征虏大将军徐开山听闻,也亦是深有感触的赞同道。

    “哈哈哈!若那妥懽帖睦尔果真识趣让位,本王将来在为他修史之时,便就赏他个顺帝的谥号!”

    只见这武王朱武,在这帅帐之内如此调笑说道。

    “王上当真不怕,这放虎归山之举会带来后患吗?”

    那征虏大将军徐开山,却是不禁如此笑道。

    “放虎归山?那他得是虎才行,哈哈哈。”

    “也是,哈哈哈。”

    一时间,君臣二人到是不禁很有默契的一同大笑道。

    “重八,开山,都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王后娘娘!”

    “妹子!你来啦!”

    突然,只听一道声音传来,朱八抬头一看,原来是已经成为朱武老婆的马秀英端着食盒走入大帐,如此问道。

    而征虏大将军徐开山见此,也亦是赶忙问好道。

    这次北伐出征,王后马秀英却是放不下朱武,执意要跟着他随军出征,她也不算后腿,其既是武王政权当中的妇女拯救会的会长,还兼着朱武所设立农民协会旗下的宣传主任,手里管着农会旗下的所有宣传队。

    因为武王朱武主张士农工商、人皆平等的思想,是以无论是工匠还是商人皆可读书做官,并且那些社会地位卑贱的妓女、乐户,朱武和马秀英向来都是主张劝其从良和帮助其重获新生。

    在其麾下,从各行各业夜校扫盲班和军中讲武堂所出来的吏员及军官将领,简直如井喷般狂涌出现。

    事实证明,底层人从来都不乏智慧,其缺的只是一个能解除他们身上枷锁的机会而已。

    所以武王朱武的这次改朝换代,虽然彻底得罪了那些缙绅士大夫集团,但也由此得到了那广大贫苦农民们的坚决支持,是彻彻底底的改天换地。

    说是再造新天,也亦是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