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青山宗主 » 第十六章:下山入世

第十六章:下山入世

    夜深了,可朱八却是难以入眠。

    只因白天张子圣所讲的那些话,和其亲眼所见的那些由气运所化的乱象。

    世道沦丧至此,他大可以继续避世于山间,可是在听闻了那么多英雄故事之后,他又如何不知乱世出英雄,此时正该拨乱反正青史留名的时候。

    想到这里,他便从房间内起身,走到山顶庭院之外的悬崖边上,时正值严冬,大雪如鹅毛般纷至沓来,虽是夜晚但仍可依稀借星光见那群山被一片洁白所完全覆盖。

    “在想什么?”

    突然听到传来的声音,朱八不禁一愣,转头一看,随即笑道:“妹子,是你啊,你怎么在这里?

    “外面天寒,还是不要久呆为好。”

    这边说着,却是回答了她刚才的问题,“咱却是在想,这天下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夜里起夜,刚才偶然看见于你。”

    “重八,你是想下山吧。”

    只见这马兰身着一身厚袄,对其如此轻声细语道。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妹子你,咱的确动了这个念头,只是………”

    “只是怕对不起先生?”

    “呵呵,重八,你若不想下山,这才是对不起先生的栽培啊。”

    只听这马兰,却是突然对他如此说道。

    “啊?这却是为何?!”

    朱八听此却是不禁一愣,对她如此疑问说道。

    “还不明白么?”

    “还记得先生讲的那些神话故事,以及论历朝兴衰之由来么?”

    “吾虽为一介小女子之身,却也明白此乃帝王之术而轻易不可授人也!”

    “你就是先生所选中的人!”

    此刻马兰那振聋发聩的话语传来,只让朱八浑身一震,最后,他却又是带着那不知什么心情的语气迟疑道:“可是于先生处听讲的,又远不止我一人。”

    而那马兰听此,却是不禁对其如此温婉笑道:“然机缘不可强求,就算是一同于先生座下听讲的,真正能够举一反三懂这其中真意一二的,便也就只有你了。”

    这边说着,只见马兰又最后鼓励了他一句,“重八,我相信你。”

    “你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

    “妹子……”

    朱八只觉得此刻的马兰好似会发光,震颤充塞了他的整颗心灵,想要娶她的念头从来没有比此刻更加坚定过。

    就在此刻,就在这无名群山中的风雪之夜里,朱八决定了,他此生非马兰不娶,天地一时寂静,又好似正无声的在见证着这一切。

    ……………

    第二日,雪后初晴。

    张子圣叫来了还在观想练功的朱八,如此说道:“小八,你可知你在山中已多少时日了?”

    而朱八听此,却只是这么憨憨一笑道:“具体多少时日,俺却是不知,只知这庭院内的银杏树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从咱来此至今已有十二次了。”

    “是啊,十二年了,你到我这里暂居已有十二载,如今却是你我缘分将尽之时,你且走吧,山中不是久留之地,那山外的浩荡天地才是汝用武之地。”

    只见这张子圣,却是不禁对他如此感慨说道。

    “先生!!”

    “咱………”

    只见朱八几度哽咽,心情激动难以言表。

    “痴儿,切莫做小女儿状,且去吧。”

    “山中若还有愿随汝一道者,尽皆一同去吧。”

    只见这张子圣,却是对他如此唏嘘道。

    而朱八听此,最后却是对其如此感激说道:“无论先生是否愿收朱八为徒,朱八都决意终生奉先生为师,它日若果真有功成之时,愿请先生出山终生侍奉,以报先生指点知遇之恩!!”

    “若有那一日,不必再来寻我,你已然有资格为吾徒矣。”

    只听这张子圣,却是对其这么说道。

    而朱八听此,却是不禁再而下拜道:“先生于我有再造之恩,纵观古今之事,但凡欲成大事者,需有长者贵人为其取字改命,恳请先生为朱八取字改命!!”

    而张子圣见此,也只得如此说道:“也罢,你我缘分一场,既然如此,贫道便就冒然一回了。”

    “正所谓,止戈为武,今方乱世,贫道愿你能终结乱世,拨乱反正,便就改名为武,字洪武,如何?”

    而朱八听此,却是不禁大喜过望,再而拜道:“朱洪武谢先生赐字!!”

    这时,一旁静立的马兰竟也是出言说道:“先生何故厚此薄彼?”

    “兰儿跟您许久,却也还未得先生赐字呢!”

    而张子圣听此,却也是不禁哑然失笑,最后说道:“好好,那贫道便好人做到底吧。”

    “所谓兰者,秀外而慧中也,夫古人云英雄者:乃兽中为王者为雄,花中为王者为英。”

    “不若取字秀英,如何?”

    话音刚落,便就只见马兰听闻此言,美滋滋的对着那张子圣如此回道:“秀英,谢过先生取字!”

    下午时分,山顶庭院之内。

    张子圣对着这庭院之内所站立的那三百多号头角峥嵘的男女们,如此说道:“从今往后,尔等不必再来此听讲,今方乱世,尔等何去何从,且自行选择各凭本心吧。”

    “先生!!”

    “好了,且自去吧。”

    只见张子圣一拂其身着白色儒衫之长袖,如此平静说道。

    最终,那三百多号青年男女,纵有万般不舍,却也不敢违背张子圣之命,也只得含泪下山而再不来此得其指点了。

    ……………

    十二年,春二月,太祖得高人授业,率三百人自徽州而返濠州。

    当适时,有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

    太祖时年二十四,乃于乡里行义除恶,随即募兵,一时响者云集,得精兵五百,当适时,有儿时伙伴汤和闻其名声自濠州郭子兴军中来投。

    后以徐开山、常春宁、汤和为副将,太祖自领正将,号太平将军。

    “正此时,元相脱脱复徐州,尽屠之。随即回师,加脱脱为太师,建生祠立《徐州平宼碑》于徐州,以著其功绩。”

    “红巾军与元廷战于山东、山西、陕西、辽阳等地。”

    “而太祖起于濠州乡里,尽收周遭乡镇,以“均田免赋”“废徭役”之事而屯田练兵结寨以自保。

    ————————《武史·太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