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孤星情缘 » 第3章

第3章

    母亲的希望与我的梦想

    我出生在HEB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姓李,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母亲姓刘,年轻时在BJ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是位大学老师。文化大革命发生后,知识青年纷纷下乡劳动改造,正是这个时期,母亲认识了父亲。

    我取名“慕南”,据母亲说是有来历的:在我出生的前天晚上,南方天空出现了一颗极亮的星星,只见它不断朝我们这个方向飞移过来,最终落在我家屋顶上方纹丝不动,并发出奇光异彩来……然后,我第二天凌晨就呱呱坠地了。按照该颗星来自的方向,父母便给我取名叫“慕南”。

    尽管我的名字来历带有神奇色彩,但后来我到南方去求学、工作,该名字可能也是一种寓意或暗示。

    上苍赐予了我一位聪慧的母亲和一位勤劳的父亲,但并不给我机会去孝敬他们,而总是给我带来厄运与苦难——他们都先后离我而去,使我在中学毕业后成了一个孤儿。

    在我小学六年级那年,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从此,可怜的母亲不得不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地照料我们三兄妹(我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省吃俭用以供我们读书。

    在家庭经济窘迫的情况下,母亲对她的第一个孩子始终寄予某种希望。

    在我开始上学不久以后,她就确信将来的某一天我会成为一名作家。她总是不断地提醒我:“不仅要成为作家,而且要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

    我始终切记着母亲的希望,并将它作为自己追求的一个梦想。对我来说,当一名伟大的作家实在是太好了。而且为了不让母亲失望,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当别的孩子争着读童话故事和漫画书刊等通俗易懂的读物时,我已经开始写些短小精悍的小说,并读一些成年人才看得懂的书籍。在整个中学读书期间,我加快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一时便在学校建办的“绿芽”文学社担任副编辑,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高二时,我在参加全级“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辩论赛中获胜;同期我就题为“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作用”作了精彩的演讲。

    一九九六年七月,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广州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本科。离母亲的希望与自己的梦想似乎更接近了。正当全家沉浸在我考上名牌大学的喜悦之中时,有一天,母亲在家中拥挤的厨房里正为我们做晚饭,她那颗上苍赐予的慈善之心突然停止了跳动,母亲就这样近在咫尺地离我们而去了。

    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我整个人变得极度悲伤和消沉,几乎不能自拔。我开始想放弃上大学、结束自己的梦想到南方去打工,挣钱以供弟弟和小妹完成学业,毕竟他们一个才读初中,一个还在念小学呀!

    亲友们都劝我不要放弃上大学深造的机会,纷纷慷慨解囊,为我筹够了上大学第一年所需的费用。而且为了消除我的顾虑,姑姑收养了小妹,在珠海工作及落户的叔叔也将弟弟带到他珠海的家里,打算供他读完中学。

    在亲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终于踏上了南下求学的旅途。

    大学一年级里,我靠着亲友们的资助,刻苦攻读并参加了学校专为贫困学生设立的勤工俭学;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在广告公司里兼职……

    待到学期末,我已经攒够了第二学年的大部分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