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成了剑门关 » 第三十四章 蜀锦和蜀茶

第三十四章 蜀锦和蜀茶

    一晃,刘禅在广元盘桓了也有半月有余。

    对于这刘禅想要亲自去当豪强,创立皇家品牌茶叶的想法,王大龙一时还真挺诧异。

    这还真不是他有意引导,完全是糜竺自己想出来的。

    几次入梦,似乎还真让他学明白了一些东西。

    对此,他自然没什么可说的,糜竺的思路总的来说是对的,这不就是带有三国特色的大央企么,带着一部分明事理的豪强一块搞,这不就相当于是股份制改革么。

    这种企业运作好了,自然便是先那啥带动后那啥,当然要是搞得不好,那便是民不聊生也就是了。

    至于具体刘禅会如何做,他自然也懒得管,他这个神仙没有这方面的业务,只是点头,告诉他们此法确实是可行而已。

    这糜竺,应该也是从剑阁养殖场中吸取到的经验。

    现如今的剑阁养殖场发展得也是异常的好,生猪虽然还没有出栏给王大龙直接享用,但鱼和鹌鹑却是已经先一步养成了的。

    每日里出产的鹌鹑蛋都不在少数,又有着王大龙这个神仙的加持,自然将其吹成了滋补的上等佳品。

    神仙卖蛋不图钱,可谁还能不给施点香火钱呢?

    再说鹌鹑蛋这东西确实是营养价值挺高的,再加上鱼,其实赚了不少钱。

    而糜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在尝试去当一个好豪强,每天收豆榨油,不亦说乎。

    一个小小的养殖场,带着点油坊,却是真真正正的让广元地带和周边地区的百姓,生活上拥有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养殖场的辐射范围终究是太小,而且整个养殖场最大的产出:猪肉,都是给尊神吃的,属于是消耗品。

    而现在诸葛亮既然设置了茶官,甚至还对标锦里设置了茶里,充分说明,这是一项丝毫不弱于蜀锦的蜀汉又一战略物资。

    久不理政事的糜竺却是破天荒的开始掺和了起来,诸葛亮想要仿效锦官、锦里设置茶官、茶里,糜竺却是破天荒的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却居然是在这等着呢。

    因为在糜竺看来,蜀锦的利益虽然带来了蜀汉的国运,乃是诸葛亮治蜀的根基所在,但为祸其实也并不在小。

    那就是对本地豪强妥协太过。

    所谓的锦官,说穿了无非就是负责蜀锦的统购统收,又通过蜀产直百钱与蜀锦进行金融绑定,使得魏蜀吴三国必须通过直百钱才能购买蜀锦,也即是通过蜀锦的价值强行绑定直百钱的价格,然后再由直百钱强行向天下人,甚至包括魏蜀吴收铸币税。

    谁让曹丕搞出了九品中正制呢,门阀士族分成了三六九等,可如何区分?顶级门阀当然要靠文化和人脉,可中三品、下三品呢?

    可不就得穿得好,穿的贵,用得起奢侈品么。

    你家里要是老婆要是连一件蜀锦做的衣服都没有,你好意思叫自己门阀世族?

    买蜀锦就得有直百钱,要想得到直百钱,就只能将蜀汉急缺的粮食啊,皮革啊,甚至马匹啊什么的去汉中换。

    陇右豪强和羌胡光是给魏蜀两家当二道贩子就能赚个盆满钵满,这也是姜维一嗓子能喊来几万羌兵助阵的原因,天水姜氏虽是凉州大豪,但面子总不至于大到了这般地步。

    很基础的金融战,但放在三国时代,只能说,诸葛亮真不愧是千古一相,历史上把曹睿气得不行不行的,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原地区的军事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汉中,然后等什么时候诸葛亮觉得物资攒够了就出来打他。

    这蜀锦走私关乎国内的世族门阀评品,即使是曹睿再如何英明神武,也根本管不了。

    这般手段,最重要的就在这统购统销四个字上,其实两千年后的白象三哥国用的也是这种手段,其恶果全世界都知道:严重侵害了小农阶级的利益。

    朝廷要的是被蜀锦绑定的直百钱,而不是蜀锦本身,而这蜀锦本身的巨大利益,几乎全部都落入了本地豪强的口袋,使本地的这些豪强愈发壮大,甚至不断的有新豪强冒了出来。

    因为统购统销,就是不允许你小农小户亲私自卖啊!蜀锦这东西再值钱,不让卖,老百姓难道还能把这么贵的东西穿自己身上?

    朝廷不可能派官员挨家挨户,尤其是从那些小门小户的手里去收丝,所以实际上这些零散的收购肯定还是通过各乡豪强,通过官方身份委派的方式放下去的。

    所谓的锦官,锦吏,其实也都是以本地豪族出身之人为主。

    朝廷买丝的价格是固定的,做不了假,所以对豪强来说,其利润来源几乎就只在收丝价格上,那肯定是能压多低压多低。

    虽然诸葛亮也制定了严苛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蜀锦相关坚决打击了强买强卖,但这毕竟是三国啊。

    从东汉末年过来的三国,以及未来的两晋南北朝,正是历史上豪强最强盛,最嚣张的阶段。

    不用去强买强卖,有的是办法让桑农被折腾的死去活来。

    到头来辛辛苦苦种的桑,明明是价值千金,却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谁敢偷着卖丝,本地豪强就可以打着朝廷,打着诸葛亮的名号,整得你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朝廷还没法管。

    这,便是糜竺一直以来所认为的,豪强之恶。

    事实上他自己本身也是豪强出身,他当然知道豪强都是敲骨吸髓的东西,什么时候把作为朝廷根基的自耕农吸完了,朝廷自然也就完了。

    然而王大龙带他的两次入梦,却是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诸葛亮鼓捣出来的茶叶,更是让他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的兴奋。

    茶叶可是个新东西,目前蜀中还没什么人在种植,都是野生的,且多位于益州百蛮所在。

    若是能在这一开始就定下利国利民之策,是否可以避免蜀锦的覆辙,而是像刘氏兄弟一样,利国利民呢?

    那这件事就当然不能像蜀锦一样,落入本地豪强之手。

    那不用豪强,还能用谁呢?

    历朝历代不是都有现成的答案么:宦官!

    或者说,他要把茶里直接开在宫里。

    允许本地豪族从茶叶上获利,但不能像蜀锦一样,至少,这破天的利益得给黔首贫民们留下三分,百姓有了钱,所谓的循环才能转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