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与呼唤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康杰早上听到了这个消息问:小孩什么病?外甥回答: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们很着急,康杰对外甥挥了一下手:去吧,没事。

    皮卡慢慢开到康杰的面前,刘永伟从车上下来,这是刘永伟和康杰第一次见面。刘永伟先开口:康兄弟我昨天,还没等刘永伟说完,康杰摆了摆手,没事,我知道了,孩子怎么样,刘永伟回答:没什么大事了,就是急性肺炎,康杰点点头,刘永伟说了声:谢谢了,转身离开。

    康杰上车要到镇里买东西,点着火,他看了一眼油表,油箱给加满了。

    刘永伟回到石头屋,老任夫妻马起身问:小新怎么样了,刘永伟不想让他们着急语气平和地回答:没事了,很好。任嫂说:哎呀妈呀,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刘永伟对任嫂说:大嫂,小新愿意吃什么,您给他做点。好,好,想了想,他这个小崽子最愿意吃锅塌豆腐,我马上做。

    中午刘永伟赶到医院,小新正在和丽娟说话,小新先看到刘永伟,刘大爷来了,刘永伟问:小新好了,小新使劲的点了一下头。丽娟对刘永伟说;你又赶过来了,辛苦了大哥,刘永伟看了一眼丽娟,发现不像昨天那么紧张,回答:没事,看小新我给你带来什么了,丽娟打开保温饭盒,小新看到是锅塌豆腐说:我饿了,丽娟看着小新,叫到,小新,小新马上回答:谢谢大爷,刘永伟摸了小新头一下说:不用谢我,是你任奶奶给你做的,她知道小新爱吃这个,快吃吧,下面还有大米粥,弟妹,你们俩人的份。丽娟回答:谢谢。你吃了吗?刘永伟点头回答:我吃过了,你们吃吧,我出去办点事。丽娟微微点了一下头。

    刘永伟走出医院,他急需要办两件事,正好在市里才能办到。他首先来到了市里人才交流市场,相关人员接待了他。您需要什么样的人员,会计,男性,会开车,有,有,刘永伟对接待人说:您多找几个,我明天来面试,好好,您是什么单位,刘永伟回答:灵泉村养殖场,噢,我知道,就是那个石头房那个地方,刘永伟回答:对,接待人说:那个地方’老美了”,特别是秋天,刘永伟微笑着回答:是的。工作人员有些疑惑地问:可一个养殖场用招会计吗?那得多大规模,您的待遇,刘永伟反问:你这市里现在一般会计是什么待遇,一般工资是三千,刘永伟点头:按这个标准,接待人回答:好,好。

    一个汽车4s专卖店,快要关门了,经理心想今天又要“探”了(一个也没卖出去),看到有人来,对下属喊道:来人了都精神点。您好,欢迎光临,刘永伟回答了一句:您好,接待经理问:先生您需要看什么车,刘永伟看了一眼四周回答:我先看看好吗?刘永伟慢慢的围着车走着,汽车销售员看他不像买车的,穿着一套干活的工作服,腰板倒是挺直,是不是装买车的,不像能买得起车的样,而且专门到进口车前看,可能是来欣赏玩的,店里经常来这样的人。刘永伟招手,销售经理过来,刘永伟指着一辆皮卡问:经理,这辆车省油吗?先生,非常省油,而且是柴油发动机,您要是了解,柴油机器的动力非常好。刘永伟点点头,这辆车折扣价和团购价是多少钱,销售经理一听此人还明白一些,可能是逛车店多了。他说:这个太贵了,您还是看看别的车吧,刘永伟停住脚步说:您说说看,小经理看了一下面前的车回答:这个车我还真不太了解,我刚来不久,刘永伟看着他。好,我去叫经理去。

    经理在不远处一直盯着他们,他急忙走了过来,经理还是一个比叫有阅历的人,先生您好,我是这个店的经理,刘永伟说:你好,这款车您把您搞活动最大的优惠价报一下,经理看了一下时间说:这位先生,我可以把我最低的价报给你,您可以在咨询别处,看我报的真不真实,它的价格是六十七万元,您可以看看它的配置,说着打开车门,刘永伟问:有现车吗?经理说:这辆您可以开走,说实话,这么贵的车在这销量少。刘永伟问:用银行卡结算行吗?经理愣了一下,行,行,完全可以。

    第四天小新出院,刘永伟要抱着他,小新急着说:不用,大爷我自己走,小新一只手扶着墙向前走,丽娟和刘永伟在后面跟着。出了门口后,丽娟拽住了小新的手,丽娟对刘永伟说:刘哥叫辆出租车吧,刘永伟微笑着回答:不用,我们有车了,丽娟问:有车了?刘永伟回答:是的,来,他抱起小新来到新车面前,小新喊道:我们有车了,我们有车了,丽娟不懂车,问,这啥时候买的,刘永伟一边开门一边回答:刚买的,我们用的着,上车吧。小新上到新车后非常兴奋,摸摸这摸摸摸那,丽娟对小新说:小新不要乱动,刘永伟对小新却说:没事。

    丽娟想起来什么,刘哥到商场停一下,我想买点东西,刘永伟回答:好。到了商场门口,丽娟问:家里还需要什么,我一块买了,刘永伟回答:家里用的都买全了,一会丽娟拎着一个鞋盒回来,刘永伟说:我们可以走了,丽娟点头回答:好了可以了。小新问,妈妈这鞋是给我买的吗?丽娟看了看小新说:你不缺鞋,这是给张林同学买的,小新;噢。我知道了,那个叫苞米鞋的,丽娟训斥小新:小新不准叫人家外号,小新吐出来一下舌头,丽娟叹了口气,都这个年头了,还有人穿不上鞋的。刘永伟收了一下油,车慢了下来。有这种情况,丽娟回答:是呀,农民有的家庭日子不好过,留守的儿童就更难了,缺乏关爱,爷爷奶奶只是能管吃的,不可能对他们有未来和新生事物的灌入。刘永伟理解的点点头。刘永伟一边开车一边用余光看丽娟,当你知道他(她)心地善良是一个好人的时候,你就想为他(她)无偿付出,这是上帝创造人的最美的本性。

    丽娟领着小新走进房间,大家都等着呢。任嫂看见小新:妈呀,可回来了,小新好了,小新回答:奶奶我好了,任嫂对小新说:看奶奶给你做什么了,都是你爱吃的。小新高兴晃着脑袋。丽娟对小新说:小新,小新马上说:谢谢奶奶。老任说:来吧,洗手吃饭。

    晚上,孙波把出租车交给了下一个班的人。他买了一些吃的。还特意给丽敏买了一件鸭绒棉大衣。来到岳父家。开门的是岳母,孙波叫了一句:妈,杨母看了看他,进来吧。孙波半鞠躬;哎。这时丽敏接着孩子回来了,看到他马上说:你来干什么?不是告诉过你吗,不要进我家的门吗,你还舔着脸来干嘛。孙波无助地看着岳母,这时杨校长从里屋出来了,看到这一幕,叫到:小敏。丽敏瞪了一眼孙波,嘴里,哼了一声,拽着两个双子进了里屋。孙波一脸的无奈看着岳父,杨校长看了看他,你坐吧。孙波没坐下,看了看丽敏里屋的方向,小声说,爸,我走了,校长没回答什么,只是看着他。孙波放下东西出了杨家,耷拉着脑袋往回走。

    杨母做好了饭,喊道:小敏,叫孩子们吃饭。两个“双子”飞快的从里屋跑了出来。

    到了晚上,校长躺在床上想着心思。老伴看到他也叹了口气,老杨,这也不能老这样啊,这都多长时间了,你得想一个办法呀?校长看了看老伴,半天回答:办法到是有,可小敏还没过这个劲,需要点时间。杨母问,你有办法了?校长没正面回答问题,反问;你看小敏天天闹着离婚,可真的要离婚,对谁不利。杨母略想了一下,那肯定是对咱姑娘不利了,就是一人一个孩子,小敏也不好带呀。校长点点头,难就难在如果他俩真的离婚,压力都挺大,而且我观察,孙波没有再赌博的意思,再说,他对小敏一直不错,只要我们都盯紧点,问题不大。杨母急着问:那咋办?校长说:我想再给孙波一些压力,而且他还能欣然接受,杨母问;是吗?你快说。校长看着老伴微微笑了笑说,那你得暂时做一下牺牲了,就当为了小敏吧。

    丽敏慢慢打开鸭绒衣服,穿上试了试,大小正好。可她突然停了下来,迅速脱了掉,把鸭绒大衣狠狠地摔在了床上,趴在床上哭了。

    半月以后,一个星期天。杨母做了八个菜,把俩个孩子高兴坏了,大双子看着满桌子的菜,眼睛瞪的老大:姥姥,怎么做这么多好吃的,姥姥今天高兴。吃饭的时候,校长看着女儿,叫了一句;丽敏.丽敏回了一句:爸,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我就是想问你,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丽敏一时语塞:我,我,她一时答不上话来,我去上班,那两个孩子怎么办,丽敏无奈地看了看母亲,母亲没有回答,转脸看着老伴。父亲看了一眼老伴回脸看着丽敏说:姑娘,你看你妈还有那个能力吗。丽敏低下了头。校长停了停说:姑娘,不是我们不想管你,是你也不能这样生活。我观察了孙波,看到他已痛改前非,只要你盯紧点,他不会再犯了。校长又停了停,这么多年孙波对你还是不错的,他的恶性不多,不抽烟,不喝酒,对你很衷心,我们不能一棒子把他打死,这样把你们和孩子都给毁了。丽敏低头在哭。再说,你的公公婆婆对你也好,亲生的还能咋样。丽敏身体在抽动,校长看火候已到。姑娘,还得为了孩子着想呢。父亲对着老伴说:她妈,把最后一道菜上来吧。

    杨母从卧室了拿出一个纸包,放到了女儿面前。丽敏抬头抹了一下脸上的泪水问:妈,这是什么?杨母看了看老伴,轻声说,这里是六万块钱。丽敏问:拿钱干什么?我不需要。校长说:不是你需要,是我和你妈借给你和孙波的,丽敏瞪大了眼睛。校长这时看着老伴,母亲回答:好吧我说,我和你爸商量了一下,这个钱你拿回去,给孙波买一辆出租车,他在这方面的技能还行,你这样回去,面子地位都有了,那多好。校长紧跟一句:面子地位可不是我说的,老伴撇了他一眼说:行了,是我说的,不过钱你们是要还的,这是我和你爸的”过河”钱,丽敏看着父母说:爸妈,不行,这也太便宜他了,做了坏事还能得到好处了,不行,这钱不能给他买车。校长说;姑娘,这个世界要想好就得付出,再说;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值得。我和你妈暂时用不上这笔钱,等你们有了再给我们付出也一样。丽敏哭着说:爸妈,你们,丽敏说不出话来,放声哭了。

    校长看了看女儿,回脸冲老伴点点头,老伴点头说;好,我给孙波打电话。

    牛羊多了拉粪的车也经常到养殖场来拉粪,这个拉粪的人大家都叫他老孟。五十多岁,老孟看到这么多牛粪很高兴,心想,这才几天就又这么多,还是牛羊多,大养殖场呀,他给老任递根烟,老任接了过来,并马上叮嘱,老孟千万不要在有草料的地方抽烟,而且抽完必须灭死。老孟回答:大哥,您放心我可不敢,出事我可包不起。他给老任点上。老任吸了一口问:对面粪多么?老孟回答:越来越少了,停在那个数量了。老孟想起了什么:对了大哥,跟你说个事,老任看着他:说。老孟说道:这几天我到别的养牛场拉粪,听说有的养殖场有丢牛的了,老任急问:什么,有偷牛的,那么大的牛怎么丢的,老孟回答:他们说是用汽车偷的,车离的很远,不开车灯,把牛牵到车上偷走的,有丢好几头牛的,紧接着说:现在一头牛太值钱了。你们家可是个养殖大户,你们一定要小心了。老任有些惊讶说:还有这事,老孟谢谢你告诉我,我还真的不知道能发生这种事。

    老任找到老邢把这个事情说了,老邢着急说:那咋办,不行我在牛棚睡,看一阵子,等到公安抓到偷牛的就好了。老任说:不行,这大冬天的太冷了,老邢说:那没别的办法。老任说:要不我俩轮流守着。拉到吧大哥,就你那腿脚能撵上小偷吗,再说我们的牛羊大棚离石头房太远了,好了,大哥我先守几天再说,老任只好点头同意。老弟多穿点。

    晚饭快吃完的时候,外面有摩托车的动静。丽娟觉得奇怪问:这么晚了能是谁呀?她起身想出去看一下,老任摆摆手,不用了,是老邢。刘永伟问:有临产的牛了?老任叹口气说:不是,他把白天的事跟大家说了。他老伴问:怎么还有这种事,老任回答: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要是抓住偷牛贼就好了,刘永伟对老任说:大哥,让老邢回去,这不是一个办法。老任回答:老邢那个犟脾气,他是不会走的。任嫂说:养条狗看着,老任回答:没用,这帮“犊子”都下药还不把狗毒死,丽娟露出惊恐的表情。刘永伟像是对大家说:我们得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大家同时都看着他。

    第二天,刘永伟开车来到市里一家电脑商贸城,下午就来人给牛羊大棚进出口安装了警报装置。警报器在老任房间,声音可调大调小,安装的人给他们试了两次非常灵敏。老任白天关上晚上再打开。

    一天快到夜里两点钟,警报果真响了,老任第一时间关掉了警报。老任老伴说:我地妈呀,还真有偷牛的。刚要开灯,被老任及时喊住了。别开灯,刘兄弟不是告诉我们了吗,老伴:哦,对了,我差点忘了,那现在咋办,老任说:你别动,他拨通了刘永伟的电话,刘永伟马上回答:大哥,千万别开灯,老任小声回答:你放心。

    他们透过窗户隐约看到远处有四个人,他们给牛带上鼻环,前面拽着后面的人用木棍戳着牛往山下赶,气的老任想跑出去打他们,可有刘永伟的交代,他握紧拳头忍着。刘永伟没着急打电话,他在一直看着,直到这帮偷牛的到了公路往右边走,确定了方向,他才拨通报警电话。

    他悄悄来到屋外,打开皮卡车门,这时老任也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搞钯。他点了一下头,二人上了车,他没打开车灯,轻轻放下手刹,车慢慢向山下空挡滑行着。远处一辆半截车后边搭着一块大木板,其中一个人是一个老手,小声说;在两边护住,一个在后面赶就行。一头牛不肯上车,一个人老练的抓住牛尾巴折弯,牛乖乖上了车。五头牛终于都上车了,他们轻轻关上车的后箱板,发动车,没开灯慢慢向前开着,开了一小段路,他们也没敢开着大灯,只开着行车灯继续向前开,开了能有两公里处,经过了一个拐弯,半截车打开大灯开始加速。老任急坏了,但看到刘永伟非常沉得住气,他没说话。好了,刘永伟开灯开始跟在后面。前面的车发现后面有辆车,一人对司机喊:快开,有车来了,司机看了一下后视镜,没事,开那么慢不是撵咱们的。那个人喊道:你他妈还是快点吧,司机很踩了油门。

    刘永伟电话响了,回答:好了,马上到。半截车又拐了一个弯,突然看到一辆小轿车停在路上,打着双闪,不当不正的,一个人靠着车,在外抽烟。这条路就这最窄。司机骂道,他妈的他怎么停这了,快去叫他靠边,要是他的车坏了帮他推一边去。下去两个人,叫到:哎,你的车赶快挪一下,我们好过去。那个人有点紧张,回答:车坏了,动不了,我们帮你推一下,那人扔掉烟回答:好的谢谢。这时刘永伟的车也赶到了,停在了半截车后面,堵住了他们的后路。车上的一个人反应了过来,不好,他刚要开门逃跑,来不急了,一个人跳上车,一把枪顶在他的太阳穴上,一群人围了上来。这时不远处,三辆警车同时亮起了灯。

    中午老任在对大家讲昨晚发生的经历,刘永伟默默地走开了,丽娟一言没问,只是默默地听着,她打开房门,看着刘永伟走向鱼塘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