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本无为 » 第24章 丹道至简

第24章 丹道至简

    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大殿之内已经渐渐氤氲起淡淡的丹香,那是所有药材在炉鼎之内开始融合所散发的气息。本来正在闭目的老人一跃而起,身形倒转,自上而下,一掌击在药王鼎顶盖上,轰地一声,巨鼎传出一阵深远的嗡鸣,震荡得周围的空气都能看到剧烈的波动。老人飘然落地,绕着药王鼎迈着玄妙的步法,手上也是毫不停歇,一个个道家手印打出击打在鼎身之上。一声声悠扬的嗡鸣,仿佛是什么大道之音,与天地共鸣,韵味深邃,奥妙无穷。

    老人突然朝后跃出一丈,双手平举,掌心朝向巨鼎,雄浑如潮水般的真气沛然涌现,将鼎身完全包裹……“簌簌簌”的声音传出,那是丹药已然聚形,在鼎内极速旋转的声音,吸收着剩余的能量。丹药的香味越来越浓,老人一扫方才轻描淡写的神态,目光锐利、全神贯注,仔细地感知着鼎内的状态……

    巨鼎之内,能量越来越澎湃,气息震荡如沸水一般,鼎盖都有些震动,此刻的丹心殿内,丹香弥漫,浓郁得似乎要凝结成液体,众位药王宗的高层们哪里见过如此声势,个个心中感慨,这才叫炼丹啊,与这比起来,敢情以前自己就像小孩子玩泥巴……

    就在此时,鼎内传出器灵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吃力:“老头儿……差不多了……”

    老人厉声喝道:“还不行,再坚持十息……”

    “呃……喝……”器灵稚嫩的声音不断传出,众人屏息凝神,心中气血澎湃,只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老头儿……不行……了……”

    老人瞬间猛然合十,口中高呼:“开!”

    轰隆!!!

    一声巨响之下,鼎盖高高飞起,悬在空中,一股肉眼可见的淡金色能量波动,以药王鼎为中心向四周轰然扩散,绵延数十里……

    紧接着,巨鼎之上,一抹金光越出,竟是一尊龙影,金色龙影盘踞在空中,双目睥睨四周,似乎有些灵智一般,审视着周围。

    “嗷!!!!”

    一声龙吟若霹雳惊雷,席卷开来,金光冲破整个大殿,在药王宗上空冲起一道金色光柱,耀眼夺目,上干九霄!

    孙柏尘也是被这等异象震惊了,片刻之后,他威严的声音随之传遍了整个青城山:“药王宗有神丹出世,众人不必惊慌,切勿上前探查!宗内弟子门人各司其职,禁止靠近丹心殿百丈!”

    孙柏尘不愧是一宗之主,震惊之余也是反应迅速,主动宣告四方神丹出世,以避免各界探查猜测。先发制人,反而能让各界有所顾忌,不敢侵犯药王宗威严。神丹一词,并非丹药品级,只是赞词,但有着如此异象,不需暴露实情,又给人留下了更大的悬念,是仙丹?还是地丹?甚至天丹?药王宗果然不愧为天下炼丹第一宗,竟能炼成如此神丹,其宗主又是何等境界!

    对于孙柏尘这点心思,老人自然一点就明,却也不太在意,乐于成人之美。两位长老和三位堂主却是心思各异,有人惊叹宗主思维敏捷、手段高明。有人却是想到了今日没到场的两位堂主,有些感慨……禁止靠近丹心殿,禁止探查……虽然他们也不一定在宗内,但看来他们已经被另眼看待了,当然,倒不是同情,只能说咎由自取吧……

    叮呤呤……

    清脆的声音响起,如金属之间的碰撞,此刻是如此悦耳。终于……成丹了!药王宗的几位高层,此刻才发现自己几人无一例外都汗流浃背……几人都是这方国土内赫赫有名的显耀人物,经历了今日这一遭,他们也都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天外有天,自己那点微末的道行,实在是难登大雅。尤其是那赤焰分堂主魏烈,想起先前自己那翻质疑之言,什么地丹师都是凤毛麟角云云,瞬间面红耳赤,如井底之蛙般无地自容。

    老人也是长吁一口气,虽然炼丹过程风平浪静,对老人来说也不是没有消耗的。举重若轻是因为老人底蕴深厚,但地丹却不是大白菜,哪能真有那么轻松?老人轻轻挥手,三点金光从鼎内飞出,落入老人手掌之中。

    “成丹三枚!”才刚刚平静下去的众人,又再次被震撼了,一首丹方,是在理论上的最小剂量,因为炼药过程中是会有很大损耗的。也就是说,九成五的炼丹师以丹方的剂量炼制,只能成丹一枚。且丹药的等级越高,这个成丹的难度越大,地级丹药,毫不夸张地说,炼制十次能成丹一枚,都已经很高了!因为若要论价值,一枚地级丹药,即便是下品,也要超过一份炼丹药材成本千倍不止!而若是成丹三枚,那便是三千倍的收益……当然,丹药的价值要看功效,不是按照成本去计算的。算了,几人都觉得,不论之后再遇到什么事,都没什么好惊讶的了。

    就在此刻,那器灵傲娇的声音却是适时地传来:“三枚丹药,只有两枚生了丹络,我就说你不如主人吧……”

    …………

    这一次,大家确实平静了许多,丹络嘛,理所应当!虽然炼丹几十年了从来没见过,但今天见到的事情不都是以前没见过的吗?有什么好奇怪,有什么好惊讶的呢?

    这天夜里,在诸位长老、堂主的极力挽留之下,老人也是盛情难却,在偏殿与大家一起用膳。由于药王鼎器灵的诞生,大家也都知道眼前的这位老人,竟然是三四百年前开宗祖师的师兄,不由得愈发恭敬。借着酒劲,魏烈举杯道:“前辈……老魏我嘴巴笨,方才胡言乱语,实属井底之蛙,还请前辈恕罪,今自罚一杯,当做赔罪了!。”

    老人摆摆手:“你叫魏烈是吧?”

    魏烈精神一振:“请前辈训话!”

    “你性格直率,口无遮拦,脾气火爆,这些是你的本性。吾之所见,万事万物皆与炼丹相关。就炼丹而言,你阳热之性强盛,属太阳之人,故炼丹之时,速度快于他人,但失败的几率也会更大。”

    “嘶……”不止魏烈本人,其余熟悉他的堂主同样暗自吃惊……魏烈猛地起身,单膝跪下,拱手道:“前辈洞若观火,还请前辈不吝赐教!”魏烈的确也是脑子一根筋,快人快语,完全不觉在大家用膳之时如此行为有什么不当。

    老人思考片刻,平静道:“我等源头皆是道家,且从道家论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根源在于一。简而言之,一为炁,二为阴阳,三者,卦之三爻是也,不断演化而生万物。只见万物,形而下也,若能以阴阳的角度洞悉万物,便是悟道……大道至简,那是从高维度洞悉事物本质的结果!所以,若是以阴阳的角度看待炼丹,那便是……丹道至简!”

    见众人一脸茫然看着自己,十常啊,你的这些徒子徒孙悟性还是差了些许啊……无奈一笑,“算了……你们可知,为何炼丹总在最终聚丹之时,最易失败?”

    “聚丹之时,丹师已心力交瘁,无法很好地控制火候、镇压炉内剧烈波动?”一位堂主答道。

    老人不语,看向其他人。

    一位长老又道:“聚丹时,最考验心境,期望丹成高品,又担心功亏一篑,以至于心中踌躇,气息不稳,控制不佳?”

    ……众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老人待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才道:“其实大家说的都是对的,炼丹之所以失败,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任意一点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但是,这些又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魏烈你说,凭你自己的经验,聚丹的过程,难在何处?”

    魏烈思忖片刻,回答道:“聚丹,是将药液凝练成形的过程,但由于先前的炼制吸收了巨大的能量,每一滴药液之间实际上是相互排斥的,但要使液聚成丹,又须用外力压迫其彼此聚合,这是一个矛盾,因此在炼液聚丹之时,对力量的掌控必须非常细致,使内外之力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缓慢凝练,并且维持绝对稳定方能成功。压力太大,能量暴动之下可能炸炉,力量太小又无法汇聚成丹。”

    老人点头微笑道:“你们也都是如此认为吗?”

    在座之人无一例外,皆点头称是。这也是每一位炼丹师的苦恼之处。

    “说得不错,炼丹一途本就依靠火,火性炎上、燔灼而躁动,药液吸收了火热之性,自然也会变得躁动无比,此刻若是妄图以外力将之强行聚合,碰撞之下,炸炉是常有之事。除非你修为高深、真气足够深厚,远超所炼丹药品级,那自然无虞。但若是你已到达那等境界,又何需去炼制低级丹药?”

    老人目光顿时变得犀利,看向孙柏尘:“孙宗主,若是药王宗有人不服你,想要叛出宗门,你当如何?”

    孙柏尘一愣,一下子没明白师伯祖的意思,老人继续道:“是就地革杀,还是强行镇压?”

    孙柏尘想了想,说道:“若是无才无德之人,交付一定赔偿之后,自可离去。若是德才兼备之人,自然是尽力挽留……我自问药王宗内部,还是有很强凝聚力的,虽然……门人之间多少有些小矛盾,但叛出宗门之事绝无可能!”

    老人看着孙柏尘,淡淡道:“凝聚力……”

    孙柏尘先是不解,不断地思考着,他知道老人意有所指,叛逃……镇压……凝聚力……?

    陡然间,孙柏尘只觉得脑海之中闪过一丝灵光!凝聚力!他脱口而出:“凝聚力!师伯祖,您的意思是,增加药液的凝聚力?可这……如何能做到?”

    其他几人听闻,也都齐刷刷看向老人。

    老人露出一丝笑容,缓缓道:“悟性尚可,反应不慢。我方才说过,世间万物皆生于阴阳,那何谓阴阳?经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胎始也。’阴阳是万物之始,万物必有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在内,阳之守夜,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平衡,是世间第一法则!”

    老人语声琅琅,如大道真言,醍醐灌顶,让众人气血止不住地翻涌,心潮澎湃。老人继续道:“尔等虽修外丹之道,也同样是道家真气,何故阴阳不分?布散躁动为阳,聚拢收藏为阴,道家元炁,刚柔并济,阳刚者自强不息,阴柔者厚德载物!一味地以蛮力凝聚丹药,岂不闻过刚易折?聚丹之时,用阴柔的真气灌注药液,融入其中,若能使每一滴药液带上阴柔收敛之性,自然会从内部诞生一丝凝聚之力……”

    “呼……”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惊呼,对老人更是敬佩得无以复加。本以为自己对炼丹一道已经是轻车熟路,却不知其中蕴藏着此等深刻的道意!

    一位堂主忽然道:“前辈……”他并非妙应真人嫡系一脉,此刻也不能像宗主一样称呼师伯祖,师承上还是非常注重脉络的。“我等虽勉强算得上是道家门庭,所修功法却算不得道门正宗,再加上志不在武道,修为浅薄,对这阴柔之力…实在是浅见寡识……”

    魏烈突然有些嫌弃道:“老宁你小子还想怎样?前辈已经说道这份上了,还要教你如何修炼不成?要不要把《道德经》传你?”

    这位宁堂主顿时有些羞愧,又有些恼怒地看了一眼魏烈,好像在说,你小子发什么疯,难得老前辈传法,恳求一番说不定老人家一高兴,传个一经半卷的,岂不美哉,你在这装什么清高?!

    哪知孙柏尘也是说道:“魏堂主所言甚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今日师伯祖所言,已是至简大道,莫要不知足了。何止炼丹,回去仔细斟酌感悟,阴阳之道,何尝不是武道至理?!再者说,即便你目前不擅阴柔之力,至少有了方向,世间功法万千,不能去学吗?哪怕做不到让药液诞生凝聚之力,起码也能中和一些阳刚躁动之性吧?如此不也已经大大降低炼制失败的风险了吗?”

    宁堂主心说,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为了大家着想,希望前辈再多多要点好处嘛……事到如今,也只好闭口不言。

    这些小心思当然是瞒不过老人的,老人忽然意味深长:“换功法也不是不行,同属道家体系,修自然元炁,只是真气品质和精纯度有些差别,但是你们所能接触到的功法,应该差别不是太大。而道家功法,需要对道的感悟达到相匹配的程度方能修炼,因此,改修功法并没有太大意义。当然,你们若是要,我倒有一门小诀窍,唤作《二气聚丹诀》,倒是能帮助你们理解道家真气的阴阳属性……”老人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说起来,当年我创下这门法诀之时,你们老祖还骂我歪门邪道呢……哈哈哈哈,你们……要学吗……?”

    众人讪讪,有些尴尬……这……您老这么说,是故意不想让我们学吧?要是说想学,算不算欺师灭祖?

    而老人把几位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有些小得意,这要是让十常师弟看到,一定很有趣。他继续道:“若是这样的话,今日借贵宗炼丹之因果就算了结了。老头子我就差不多离开了,我那小孙子有些事,不好再耽搁了。”

    药王宗主一听,忽然想到了一点,连忙道:“师伯祖,烦请再留片刻,法诀我们不用了,您老已经指明道路,我辈自当奋发图强,而非不劳而获!徒孙斗胆,请师伯祖讲解一番丹络之密……”其他人本来见宗主直接替自己等人做主,还有些不满,这一听,丹络?对啊!老前辈可是以一份药材炼制出了三枚地丹,两枚生了丹络!对对对,什么《二气聚丹诀》,我们不要了,您老快讲讲丹络吧……

    这可是丹络!同样品质的丹药,有了丹络,药效那是急剧提升,青松王室的那枚地丹便是生了丹络,传闻品质极高,据王室的丹师判断,能提升三成药效!若是仅仅如此,丹络还不至于受到如此追捧,因为高品丹药炼制难如登天,更别说出现丹络了。可若是丹药品级不高,这种药效的提升并不显得珍贵,毕竟成本太高,哪怕你提升五成,我大可买上两枚普通丹药,花费也许还更少。

    而丹络还有一个让天下修道者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那便是服用生络的丹药,很大程度上不受修为高低的限制!

    普通丹药,若是超过自身修为太多,药力过于雄浑,人族的肉身、经脉是无法承受的,强行服用只会经脉破裂,甚至身死道消。而若是生了丹络,这些细小的脉络便能锁住药力,服用之后会在体内缓缓释放……

    极端地说,有了丹络的存在,即便是普通人家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可以服用!仅凭这一点,其价值就不可估量了!当初在天虞山山洞之内,陈墨给林大勇的小续命丹,那便是下品宝丹的层次,宝丹的药力便是十个林大勇也承受不下来的。然而那枚是生络的宝丹!如此一来,虽然服药之后有些冲击得难受,但却是完完全全地吸收了药效。

    此外,还有第三点,丹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药效流失。时光也许是世间最为不可思议的力量,没有任何事物能逃过时光的磨灭。丹药更是如此,随着时光流逝,药效会不可避免地衰弱,因此很多名贵的丹药都得依靠阵法或器具等手段延缓药效的流失,而丹络无疑是最有效的。

    丹络生自丹药自身,并非外来手段,有丹络的封存,丹药将变得不朽,虽不敢说绝对地抵御时光磨灭,据典籍记载,保存万年不在话下,这便相当于永恒了。又有谁会将一枚丹药放置万年而不服用呢?

    如此看来,又有什么比丹络之秘更能吸引炼丹师?

    魏烈第一时间帮腔:“宗主所言极是!《二气聚丹诀》乃前辈所创,我等不敢贪心!还是讲讲丹络的好!”

    那位宁堂主嘴角抽抽,还说我呢,你看看你魏烈现在什么嘴脸!于是大义凛然道:“我等丹师当有骨气!前辈所创法诀乃是捷径,我等经验浅薄,不敢贪图捷径,理当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靠自己感悟道家真意,掌握阴气聚丹的诀窍!”